作者:田思
文类:书评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ISBN:978-967-419-071-2
定价:RM32
内容简介
大将出版社“书写婆罗洲”可以既是文学的,也是文化的,甚至也可以是政治的。
它可以是在地的文学聚落,也可以是不在场的离散场域。它是开放的文学书写
系统,也是多元的认同社群。如此的婆罗洲,才能形成多方对话的文学与文化
书写空间。——魏月萍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全书收录作者针对砂华文学的书写,与整体马华文学的差异、文化、
形式等所多年观察并客观分析而得出的评论,是欲研究马华文学者的重要参考
资料。
作者简介
田思,原名陈立桐(应桐),笔名田思,古晋出生,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
毕业,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在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执教三十多年,并于课
余担任华文学会与华乐团指导老师。职业是教学,志业是文化。现为砂拉越开放
大学讲师,并任砂拉越星座诗社与古晋东方民乐团顾问,同时也是砂拉越华人学
术研究会副会长。
已出版19部个人著作,文类含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及学术论文等。主要
作品有《田思小品》《田思散文小说选》《田思诗歌自选集》《沙贝的回响》
《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心灵捕手》《心田思絮》《雨林诗雨》等。另编有文
集超过10部。
告別與認據:砂華文學的聚落與離散場域(魏月萍)
告別與認據:砂華文學的聚落與離散場域
─田思《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質(評論集)》書序
我們不是候鳥
我們永不離開
最最親愛的土地
為了她明天的幸福
我們誓言
把我們的青春和力量獻出
─節選自田思〈我們不是候鳥〉,寫於12.9.1987。
一、 告別與替代認同的建構
「砂華文學」這個名稱最早見於50年代。那時反殖反帝氣氛嚴峻,東南亞各地紛紛爭取獨立或自治,砂拉越華文文學自然脫離不了當時的政治與文化氛圍,尤其是砂拉越左翼報紙與刊物十分蓬勃,無論是報紙副刊或文學創作都具有濃厚的左翼色彩,作家們關注邊緣人物、低下層人民以及勞動階層等弱勢群體。讀田農所編《馬來西亞砂拉越戰後華文小說選(1946-1970)》,便可清楚看出50、60年代文學關注的對象、創作理念以及它所反映出那時代人面對的思想意識與精神狀態。特別是在砂拉越獨立前後時期,如何處理「認同的選擇」,「回去」或「留下」著實困擾著不少知識份子。那是「北歸」思潮熱烈熾長的年代。不少年輕人受到「祖國」的召喚,欲北上回去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但也有一些年輕人開始反思,究竟自己所認同的「祖國」和「母親」是誰?一如巍萌(魏國芳)的《可憐的孩子》,小說中描寫十八歲的阿牛在收到來自彼岸的信後,在北歸與熱愛自己土地之間掙扎,最終選擇留下來。
認同的糾葛,正是意識主體建立的起點,這當中重要的工作,是要處理自己和這塊土地之間的關係,而連接的問題是:該如何認知?如何宣示相互的關係?這時候,人們的感性或許比理性意識起更大的作用,探索與土地的親密性也意味著本土意識的滋長,而一旦確立了祖國對象的認同,告別便成了一種必要的儀式,才能清楚安頓「北望」的心理和精神嚮往。60年代「大馬計劃」的合併,更是增添了認同的困擾,不少東馬人在合併中感受淪為二等公民的屈辱感,雖說是脫殖,實際上卻是揉雜創傷的獨立。
一直到今日,砂拉越人對「馬來西亞」薄弱的認同,更加強他們對地方的存在感以及地方依戀。「地方」的依存感寄托著濃厚的「鄉土」意識,這個鄉土可以指向砂拉越,又或婆羅洲。在砂拉越,文學中的鄉土意識,不僅僅只是對地方歷史記憶的整理或紀錄,又或是通過人、景和物來建立所謂的「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它的深層意義恐還包含對「馬來西亞」的內在抗議,因此須弱化與轉化政治上的認同,找到另一種安身立命的替代方案。於是「犀鳥之鄉」成為獨特的心靈和精神圖騰,在無奈被推進建國與合併的強制性認同中,找到自由呼吸的空間,成為寫作人「替代認同」(alternative identity)的精神寄托所在。讀田思《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質(評論集)》,以上的思緒紛至沓來,似乎無法輕忽略過。
二、「書寫婆羅洲」為主體式的書寫認據
在這部評論集中,「書寫婆羅洲」是貫串整部書的主要書寫理念。田思在書中說明「書寫婆羅洲」的原意是出自一種有賣點的文學書寫策略或閱讀位置,但我認為這恰恰是建立砂華文學身份認同的書寫方案。文學的身份認同,向來和政治、歷史及文化有多重的交涉,不容易被釐清,而作品本身往往是最好的認證形式。「認證」(identification)需要經過特定的程序,例如必須先進行領域範圍的認據,再宣示某種主體形態,之後再提供一定的書寫方向,例如應該寫什么、反映什么。扼言之,「書寫婆羅洲」即是一種主體式的「書寫認據」(claiming for write)。
有趣的是,當書寫認據遇上不同的美學觀念,對於婆羅洲的書寫即發展出多元的書寫形態。婆羅洲作為文化認同的鄉土,會面對書寫者抽離和貼近兩種不同書寫距離的態度。簡單來說「婆羅洲」作為「原鄉的想望」和「生活場域」所投射出的共存與共生感,將反映不同的書寫態度。這不必然直接就是美學意識的差異,而是涉及「鄉土」是「回家」的途徑抑或「在家」核心現場不同的認知方式。這也迫使我們進一步思考所謂旅台作家「扭曲了婆羅洲的真實面貌」的文學價值判斷,究竟如何把問題轉換至──藉由文學創作提出對「真實的」或「想像的」婆羅洲的思考與反思?「婆羅洲」是一個單數或複數空間的存在?
由此,我們看見兩種廻然不同的文學姿態,可是巧合的是,兩種書寫認據都有共同的指涉,即拒絕承認「馬來西亞」以及提出對「馬來西亞」國家建制的批判,像李永平就不承認馬來西亞,而是認同於婆羅洲。因此在砂拉越,若論及「本土」,不像在西馬,直接就舉出馬華文學或馬華文化,它會牽引出「誰的文學」或「馬華文學」包含了誰、排斥了誰的複雜問題。砂拉越學者吳誥賜在〈中文《海豚》中的砂拉越本土認同〉文中,曾表露非常直接的態度,他引用Daniel Chew看法指說:「認同是一個社群對一片土地、政體或生活圈子的態度、看法及情感,它是理性與感性的融合。本土,指的就是婆羅洲,或在本章中所指涉的砂拉越。本土認同或意識,基本上是反殖民主義的,它可以是殖民主義瓦解後所出現的新主體」。田思在書中的「本土」更強調文化自覺,尤其是珍惜婆羅洲的「多元性」,如他所說「多元民族、多元生態、多元景觀」。在這當中,如何表現與原住民之間相處的友族的愛以及綠色雨林,是兩大主要的課題。而「超越族群」亦是「書寫婆羅洲」的一個特色。
田思在文中把「書寫婆羅洲」的實踐也視為一種文學運動。書寫實踐從雨林、飲食、草木、原住民等,有意從不同文化的遞嬗演變,傳達砂華華文文學中不同於西馬的文字與文學傳統,並以區域性文學的差異,加強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色,形塑出書寫婆羅洲的本土文學聚落與社群認同。
從「書寫策略」、「書寫認據」到「文學運動」,實際上可視為本土認同建構的過程,賦予了「書寫婆羅洲」豐富與多元的指涉與意涵。田思的本土特質的勾勒,無論是自然雨林或山水、小鎮風光與人文風俗,抑或地景或街巷故事等,同步在形構婆羅洲或砂拉越的在地知識。如前所言,書寫認據在劃出一定的界限範圍以後,需要填補本土知識內容,才能提供讀者「指認」渠道,感受其內含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如此一來,「書寫婆羅洲」可以即是文學的,也是文化的,甚至也可以是政治的。它可以是在地的文學聚落,也可以是不在場的離散場域。它是開放的文學書寫系統,也是多元的認同社群。如此的婆羅洲,才能形成多方對話的文學與文化書寫空間。
魏月萍
完成於2013年9月16日
(馬來西亞日。前馬共總書記陳平逝世。)
─田思《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質(評論集)》書序
我們不是候鳥
我們永不離開
最最親愛的土地
為了她明天的幸福
我們誓言
把我們的青春和力量獻出
─節選自田思〈我們不是候鳥〉,寫於12.9.1987。
一、 告別與替代認同的建構
「砂華文學」這個名稱最早見於50年代。那時反殖反帝氣氛嚴峻,東南亞各地紛紛爭取獨立或自治,砂拉越華文文學自然脫離不了當時的政治與文化氛圍,尤其是砂拉越左翼報紙與刊物十分蓬勃,無論是報紙副刊或文學創作都具有濃厚的左翼色彩,作家們關注邊緣人物、低下層人民以及勞動階層等弱勢群體。讀田農所編《馬來西亞砂拉越戰後華文小說選(1946-1970)》,便可清楚看出50、60年代文學關注的對象、創作理念以及它所反映出那時代人面對的思想意識與精神狀態。特別是在砂拉越獨立前後時期,如何處理「認同的選擇」,「回去」或「留下」著實困擾著不少知識份子。那是「北歸」思潮熱烈熾長的年代。不少年輕人受到「祖國」的召喚,欲北上回去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但也有一些年輕人開始反思,究竟自己所認同的「祖國」和「母親」是誰?一如巍萌(魏國芳)的《可憐的孩子》,小說中描寫十八歲的阿牛在收到來自彼岸的信後,在北歸與熱愛自己土地之間掙扎,最終選擇留下來。
認同的糾葛,正是意識主體建立的起點,這當中重要的工作,是要處理自己和這塊土地之間的關係,而連接的問題是:該如何認知?如何宣示相互的關係?這時候,人們的感性或許比理性意識起更大的作用,探索與土地的親密性也意味著本土意識的滋長,而一旦確立了祖國對象的認同,告別便成了一種必要的儀式,才能清楚安頓「北望」的心理和精神嚮往。60年代「大馬計劃」的合併,更是增添了認同的困擾,不少東馬人在合併中感受淪為二等公民的屈辱感,雖說是脫殖,實際上卻是揉雜創傷的獨立。
一直到今日,砂拉越人對「馬來西亞」薄弱的認同,更加強他們對地方的存在感以及地方依戀。「地方」的依存感寄托著濃厚的「鄉土」意識,這個鄉土可以指向砂拉越,又或婆羅洲。在砂拉越,文學中的鄉土意識,不僅僅只是對地方歷史記憶的整理或紀錄,又或是通過人、景和物來建立所謂的「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它的深層意義恐還包含對「馬來西亞」的內在抗議,因此須弱化與轉化政治上的認同,找到另一種安身立命的替代方案。於是「犀鳥之鄉」成為獨特的心靈和精神圖騰,在無奈被推進建國與合併的強制性認同中,找到自由呼吸的空間,成為寫作人「替代認同」(alternative identity)的精神寄托所在。讀田思《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質(評論集)》,以上的思緒紛至沓來,似乎無法輕忽略過。
二、「書寫婆羅洲」為主體式的書寫認據
在這部評論集中,「書寫婆羅洲」是貫串整部書的主要書寫理念。田思在書中說明「書寫婆羅洲」的原意是出自一種有賣點的文學書寫策略或閱讀位置,但我認為這恰恰是建立砂華文學身份認同的書寫方案。文學的身份認同,向來和政治、歷史及文化有多重的交涉,不容易被釐清,而作品本身往往是最好的認證形式。「認證」(identification)需要經過特定的程序,例如必須先進行領域範圍的認據,再宣示某種主體形態,之後再提供一定的書寫方向,例如應該寫什么、反映什么。扼言之,「書寫婆羅洲」即是一種主體式的「書寫認據」(claiming for write)。
有趣的是,當書寫認據遇上不同的美學觀念,對於婆羅洲的書寫即發展出多元的書寫形態。婆羅洲作為文化認同的鄉土,會面對書寫者抽離和貼近兩種不同書寫距離的態度。簡單來說「婆羅洲」作為「原鄉的想望」和「生活場域」所投射出的共存與共生感,將反映不同的書寫態度。這不必然直接就是美學意識的差異,而是涉及「鄉土」是「回家」的途徑抑或「在家」核心現場不同的認知方式。這也迫使我們進一步思考所謂旅台作家「扭曲了婆羅洲的真實面貌」的文學價值判斷,究竟如何把問題轉換至──藉由文學創作提出對「真實的」或「想像的」婆羅洲的思考與反思?「婆羅洲」是一個單數或複數空間的存在?
由此,我們看見兩種廻然不同的文學姿態,可是巧合的是,兩種書寫認據都有共同的指涉,即拒絕承認「馬來西亞」以及提出對「馬來西亞」國家建制的批判,像李永平就不承認馬來西亞,而是認同於婆羅洲。因此在砂拉越,若論及「本土」,不像在西馬,直接就舉出馬華文學或馬華文化,它會牽引出「誰的文學」或「馬華文學」包含了誰、排斥了誰的複雜問題。砂拉越學者吳誥賜在〈中文《海豚》中的砂拉越本土認同〉文中,曾表露非常直接的態度,他引用Daniel Chew看法指說:「認同是一個社群對一片土地、政體或生活圈子的態度、看法及情感,它是理性與感性的融合。本土,指的就是婆羅洲,或在本章中所指涉的砂拉越。本土認同或意識,基本上是反殖民主義的,它可以是殖民主義瓦解後所出現的新主體」。田思在書中的「本土」更強調文化自覺,尤其是珍惜婆羅洲的「多元性」,如他所說「多元民族、多元生態、多元景觀」。在這當中,如何表現與原住民之間相處的友族的愛以及綠色雨林,是兩大主要的課題。而「超越族群」亦是「書寫婆羅洲」的一個特色。
田思在文中把「書寫婆羅洲」的實踐也視為一種文學運動。書寫實踐從雨林、飲食、草木、原住民等,有意從不同文化的遞嬗演變,傳達砂華華文文學中不同於西馬的文字與文學傳統,並以區域性文學的差異,加強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色,形塑出書寫婆羅洲的本土文學聚落與社群認同。
從「書寫策略」、「書寫認據」到「文學運動」,實際上可視為本土認同建構的過程,賦予了「書寫婆羅洲」豐富與多元的指涉與意涵。田思的本土特質的勾勒,無論是自然雨林或山水、小鎮風光與人文風俗,抑或地景或街巷故事等,同步在形構婆羅洲或砂拉越的在地知識。如前所言,書寫認據在劃出一定的界限範圍以後,需要填補本土知識內容,才能提供讀者「指認」渠道,感受其內含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如此一來,「書寫婆羅洲」可以即是文學的,也是文化的,甚至也可以是政治的。它可以是在地的文學聚落,也可以是不在場的離散場域。它是開放的文學書寫系統,也是多元的認同社群。如此的婆羅洲,才能形成多方對話的文學與文化書寫空間。
魏月萍
完成於2013年9月16日
(馬來西亞日。前馬共總書記陳平逝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