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美里笔会新书推介、文学讲座与颁奖礼

美里笔会与富丽华购物中心于5月24日上午9时30分,在富丽华四楼联办新书推介、文学讲座与全砂小学童诗创作比赛颁奖礼。美里市长赖耀松律师受邀主持开幕式。上述活动已获得市政局列为美里节项目。美里笔会也在现场举行本地华文书展,并推介两本新书。该会推介的两本新书分别是张猷疋的散文《何止没鱼吃》、何秀英的《论语与弟子规心得随笔》。

笔会特邀请2位砂华作家──林离与石问亭──前来主讲文学课题。林离的讲题是《江山无尽,生死有时──分享散文心得》;石问亭的讲题是《网际网络与文学》。林离原名林国水,另有笔名方林、林夏浓、沙其、林顏等,资深作家,曾获“2007年星云文学奖散文组特优奖”,著有《水印》。石问亭,原名吴俊辉,资深作家,作品散见各华文报章,经营文学网站《犀鸟文艺》,为砂拉越第一个“文学窗口“,将砂华文学通过网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著名网站;筹备出版小说集《梦縈巴里奥》。


以下为筹备会名单:

顾问:田英成、蔡宗祥
主席:徐元福
秘书:许敬平
财政:蔡素娇
场地:蔡宗祥、杨顺才

宣传、交通、住宿:陈礼生
布条、襟花:蔡素娇
招待:陈美仙、全体笔会理事
司仪:黄素晶
主持人:张猷疋(石问亭讲座)、陈美仙(林离讲座)

纪念品、奖品:李锦瑛
售书:黄双露
委员:余求福、李友梅、黄双露、杨赛菊、何秀英。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砂州华语诗歌朗诵比赛


2009年砂州华语诗歌朗诵比赛已在美里富丽华大酒家
,美里省代表获得全砂总冠军。


这次全砂省份非常踊跃地参与,各省份地区都派出代表,
包括了来自古晋、诗巫、美里、民都鲁、林梦、木中、
加帛、沐胶、斯里阿曼、三马拉汉及泗里街省。


全砂诗歌朗诵比赛成绩

高中组(个人)
冠军:美里中华中学
(控诉一只烟囱) --黄秀立

亚军:古晋煤炭路政中( 妈妈,别哭 )-- 黄秀香

季军:林梦政中 (小窗之歌)--余秀倩(译音)


初中组(组合)
冠军:古晋煤炭路政中
(海唇街) --
许颖涵,彭凤杰,田水川,刘佑达

亚军:美里中华中学( 最美丽的颜色) --
纪美雯,温宣维,邓志威,陈微琳

季军:民都鲁政中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黄思羽,林丽仟,李备晶(译音)


国小组(组合)
冠军:SK METHODIST
(梦想) --
廖芊薈,江允恩,温迪,洁妮达


亚军:SK TERESA ( 妈妈的爱心)--
李琪,本莱尼,廖翎婷,芬比

季军:SK ANCHI (春天的秘密)--
诺苏哈达阿妃佧,普特丽巴基丝,诺尔咪托阿丽娜


中华小学组(组合)
冠军:美里中华公学
(七月七) --
杨政学,钟佳俊,何佩嘉,黄子瑜

亚军:三马拉汉中华三小(玩追逐吧) --
王禄璇,许俊豪,林妤恩

季军:诗巫卫理小学(一个奇怪的游戏)--
许旖宣,黄家宁,吴芝娴,黄欣颖


总成绩
冠军:美里
亚军:古晋
季军:诗巫

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风姐姐要梳头录影

风姐姐要梳头是我第6届花踪儿童文学
奖得奖童诗。
后由已故大马著名音乐家陈徽崇先生
改编成儿童歌曲,并在2005年第8届花
踪文 学奖颁奖礼上演唱。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简章




由教育部主催,本社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与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联办的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经开始征稿了。征文主题是分享教学心得和感受、教学的心路历程或者教学生涯的点滴。字数为2000至4000字,文类只限散文。参赛资格为国内在职和退休教师、讲师,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以下为参赛简章: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参赛简章
一、 宗旨:
a. 鼓励教师参与文学创作,奖励优秀的文学作品。
b.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素质。

二、 主催:马来西亚教育部

三、 联办单位: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四、 参赛资格:凡国内在职和退休教师、讲师皆可参加。

五、 文类:散文(包括抒情文、叙述文,不包括论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六、 征文主题:分享教学心得和感受、教学的心路历程或者教职生涯的点滴。

七、 征文规则:
a. 题目自拟,字数为2,000至4,000个字(包括标点符号)。
b. 作品必须以电脑打字(字体:宋体;字型大小:14 point),列印在A4纸张上,文末请注明字数(包括标点符号),并附上文字档(Word Document 格式)光盘。
c. 参赛作品只限1篇。
d. 参赛者须交上四份作品(包括原件),并完整地填写参赛表格(可在http://www.malayapress.com.my/和http://kuailejiaoxuebao.blogspot.com/下载),或是另以A4 纸张书写中英文姓名、笔名(如有)、身份证号码、联络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任职机构或学校、通讯地址、电子邮箱、个人简介和附上近照一张。

八、 评审:
a. 所有参赛作品分初审和决审两个阶段评选,由主办单位遴选委员评审。
b. 若有必要,评审团有权悬空奖项。
c. 评审团的决定为最后的决定,赛后谢绝任何的上诉。

九、 奖励方法:
特优奖(2名):奖金RM1,000 + 奖杯一座+ 奖状一张 + 得奖作品集 5本
优秀奖(3名):奖金RM500 + 奖杯一座+ 奖状一张 +得奖作品集5本
佳作奖(15名):奖金RM300 + 奖状一张 + 得奖作品集5本

十、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09年6月30日止,以邮戳为凭。

十一、 成绩揭晓与颁奖:比赛成绩将于2009年8月份揭晓,颁奖日期将另行公布。

十二、 注意事项:
a. 参赛作品必须未曾在任何一地通过任何平面和电子媒体(包括网站和部落格等)发表,在其他任何单位曾经获得任何奖项的作品,亦不得重复参加。凡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b. 如有抄袭他人作品,法律责任自负,并取消参赛资格。其已发奖金、奖杯和奖状,主办当局将索回。
c. 参赛作品如字数超出规定、参赛要求和参赛者资格不符规定 、字迹不清楚者将不予评审。
d. 本创作比赛一概不退稿,参赛者请自留底稿。
e. 获奖作品如果结集成书出版,不另支付稿酬。
f. 得奖作品的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拥有。

十三、 稿件请寄交:
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The Malaya Press Sdn Bhd
No. 1, Jalan TSB 10,
Taman Perindustrian Sg. Buloh,
47000 Sg. Buloh, Selangor  
(信封上请注明: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工委会收)

十四、 询问:  
电话:03-6157 3158 (谢增英、李慧芳)
传真:03-6156 7053  
电邮:1. jiaoxuebao@tmpsb.com , 2. jiaoxuebao@gmail.com



点击上图以下载参赛表格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犀乡华青文学奖征稿截止日期延迟

配合第2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诗巫省华青团主办主题活
动“我的未来不是梦”系列活动《第二届犀乡华青文学
奖》,开始接受应征稿件,
截止日期延迟到5月30日

是项文学奖在于提升本地的文学创作水平,推动文学风
气,传承文化薪火。 征文方法(征文种类及奖额分配):

1.小说类(字数以2000至2500字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10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次奖:奖金5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参奖:奖金3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佳作三名:奖金2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2.散文类(字数以2000字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7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次奖:奖金4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参奖:奖金300令吉+犀乡华青文学奖奖座+奖状
佳作三名:奖金2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3.诗歌类(行数以40行为限,含标点符号)
首奖:奖金6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次奖:奖金4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参赛:奖金2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佳作三名:奖金100令吉+犀乡华青文奖奖座+奖状

凡砂拉越州在籍学生皆可参加,每人可同时应征各类
文件,惟每类作品以一篇为限。所有投稿,必须未在
国内外任何媒体中发表或印刷过,严禁抄袭或一稿两
投,如经发现,当予公布并追回奖金。犀乡华青文学
奖工委会委员不得参加。

主办当局即日起开始接受应征稿件至5月15日截止,
以邮戳或投稿时间为凭,逾期不受理。
评选分别以传统的评选方式初审、复审、决审三阶段,
各阶段评审须开会讨论及投票决定优胜作品。所有得
奖的作品,版权归诗巫省华青团所有,将会在诗巫省
华团网站发表或出版作品合辑,得奖作品发表或出版
时不另致酬。

作品内容若涉嫌触及马来西亚法律所列明的宗教、种
族、政治等敏感课题,工委会将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来稿者必须以有格稿纸缮写清楚,打字亦可,字体潦
草者不易辨认者,不列入评选。每篇应征作品,除原
稿外,须另附4件复印稿,稿件上请勿填写个人资料,
请另用一张稿纸填写真实姓名,笔名,地址,联络电
话简介,并附上自留底稿,恕不退件。同时附上近照
2张。

来 稿请在信封上分别注明“第二届华青小说奖”,
“第二届华青散文奖”,“第二届华青诗歌奖”。并
请一律以挂号邮寄或送至诗巫省华团办事处,地址:
Lot 859, Section 9, Jalan Alan, P. O. BOX 1621,
96008 Sibu, Sarawak,Malaysia。
Tel: 084-211269\ 216269。

2009年5月10日星期日

文化与文学

  • 第五届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报导:陈玉珍



图: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徐雨村



图:砂拉越开放大学讲师暨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田思


以新加坡为鉴
文化不能单一而行


引言:新加坡曾经摒弃了华语,从商业利益角度思考,采以英语为尊的教育制度。政府宣导国民学习英语,学校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政府单位的书信往全都改用英文。这种制度采行多年后,弊端出现了。


讲英语,用英文的新加坡人,他们不是蓝眼金发的西方人种,未具西方历史累积而来的民族习性,和西方民族身份认同。而明明是黑发黄皮肤的华人,又不会讲华 语,不会看华文,更不明白所谓的中华文化。他们因此变成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一群人。所以李光耀说,他错了,新加坡的根,不见了。


砂拉越开放大学讲师暨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田思(陈立桐)表示,新加坡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告诉了我们,文化不能走单元主义路线。


从民族文化寻找传统
实践砂人文精神


华族文化研讨会是由砂州政府所赞助的文化会议,每5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5届。这次以“ 45年文化汇合及族群团结为主题的文化研讨会,出现了一个提问,砂拉越的人文精神,要怎么实践?所谓的人文教育又该如何贯彻在各层面?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而标准的解答,但有一个实行的大方向,那就是砂华人的人文精神,不能单一而行,让它顺其自然。


中国拥有超过56种民族,分居于不同省份,其文学作品,充满地域色彩,乡土生活的趣味,韵味,也因着其不同文化的多元发展,才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的百花齐放。
多元文化别具一格


多元文化有很多别具一格的传统,而这些传统正面临都市化的冲击,如果不把它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变质,衰微,甚至失传。


因此,田思等人才会提出书写婆罗洲的概念-突出本土特色,展现婆罗洲多元化社会背景的色彩,形成一个受关注的卖点,使创作成品吸引更多读者。而书写婆罗洲的另一层含义更在于深入了解各民族生活,把他们失去的传统,从民族与文化中间找出来。


砂华文学作家之一沈庆旺说过:传统不是落后,而是更接近本质,要能把人类最本质的生活状态,民族习惯,思维方式,通过文学手法表现出来。所以,不仅去写,去刻画,去挖掘,还包括写完之后的探寻出路,读者和定位,毕 竟文化研究或文学创作,不为孤芳自赏而诞生,出版后给谁看,就至为关键。


即使是同在一国度,西马对砂拉越也没有足够了解,因此要争取西马出版界的重视,让砂州的文学著作在西马流动,也在网络上介绍,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挖掘原住民生活本质

在参与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更需要去挖掘原住民的生活本质,因此能接触更多原始资料,使人对友族同胞怀抱关怀,并促进与友族的沟通与了解。像这样,先是砂拉 越兄弟民族间的了解,扩大到砂拉越与西马全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再扩大到不同地域读者之间的了解,进而到普世了解与关怀,这是文化工程中的最大共识。


展现文化优点优势


全球化的浪头不住打来,强势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骑劫各地方性的文化精神,而使其不致千口一面的方式,或许就是让文化更多元及自然地发展。田思表示,文化本身是一种资源,如果经过很好的去芜存菁过程,把它的优点,优势展现出来,它会变成一个很强大的吸引力,可能会变成一个文化磁场,吸引世界的目光。


这也许就是人文精神的增长。在全球化的浪头里,不断成就个性及人格的成长,同时,关心社会,思考生命。


方言流失
引发文学危机


在台湾网路论坛上,就曾有过一个问题,以前常听说马华文学很有特色,前阵子有机会翻阅了几本马华作品,从用字遣词或写作手法来看,和我们的台湾作品也没什么差别,请问马华文学出名的原因在哪里?


这个问题很耐人寻味,实际也已透露砂华文学及文化所潜在的一个危机。


语言和文字其实都是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工具。方言中的俚语俗话常带有历史内涵及民俗习惯。不讲方言,等同跟民族文化说了再见,就连在书写风格上,也 少了民族精神与节气。而地方文学最引人入胜处,常是其自然流露的地方色彩,如在用字遣词间会挟带地方方言,思维主题多反射乡土情感,文里流露的独特价值 观,砂华文学也是因此独树一格,并与中国,台湾,香港文学区别开来。


华语成家庭共通语言


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 徐雨村表示,砂拉越华族各个方言目前都面临流失危机。其中华语是华文小学与独立中学的教学语言,也是砂拉越华族母语教学的主题。学童在同时学习国语,华 语,英语三种语言的压力下,使用方言的机会与意愿有限。加上不同乡属的通婚相当普遍,华语成为教育子女的共通语言。在诗巫,即使人口占优势的福州人,也深 刻体认方言流失的危机。


现在虽然很多人学习华语(文) ,却不是为着个人民族文化,而是相中中国经济强大起飞所潜藏的经济利益,以利作为出发点地学习语言,并排挤方言,最终导致方言流失,更直接影响到了文学发展。


民族价值观无从传承


因为,都不讲方言,会与讲方言的上一辈有了隔阂,等同隔离了民族意识和价值观,民族价值观无从传承,就是方言流失的最大影响。田思说,方言所造成的影响, 在文学上所造成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他建议把方言自华社提起,以地方戏曲或方言话剧,建立使方言再生的桥梁。


婆罗洲文化局
对砂华文学贡献大


在提起砂华文学时,不得不提的还有1985年设立的婆罗洲文化局(婆罗洲文学局)


田思表示,报章副刊一直是砂华文学主要发表园地,不过婆罗洲文化局设立后,不仅每年主办不同语言征文比赛,也鼓励了砂,沙两地作家写作并出版。


1960年年至1976年,婆罗文化局培养了一批写作人才,出版华文书籍多达82种,其中创作与翻译各占半数,华文编辑黄俊贤功不可没。如李永平,煜煜,温玉华,钟济祥,钟济源(梦羔子) ,杨华等,都在征文赛中冒出头。


李永平以婆罗洲之子获得1968年征文奖,那时他刚念完高中,要往台湾深造。其小说写出华人与达雅人共处,做买卖,通婚,离异,结怨,和解,并在水灾 中互援互助的故事。小说的结尾,通过男主角的口,说出一个美好的愿望:我相信有一天,没有人再说你是达雅,他是支那了。大家都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


海豚推广阅读风气


婆罗洲文化局另一贡献为推广阅读风气,该局出版海豚华文学生月刊,销数超过一万三千份。该局对各族文学创作的鼓励,体现了英国人较开放的文化政策。该局营作到1977年,便被并入国家语文局砂州分局。


砂州华总曾多次致函语文局要求恢复早期出版各民族语文作的做法,均未受理,不过砂州语文局主办数届各民族文学奖,砂华作家吴岸,梁放,巍萌(已故) ,晨露以及田思本人都曾得奖。


深化乡土归属感
提升公民社会参与


1963年砂拉越参组马来西亚后,大多数本地华人已成为马来西亚公民。在全国与地方层次上,华族如何自我定位,培养多元文化能力,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大众讨论议题。


徐雨村表示,世界各地族群文化丰富多元,但彼此相互理解与认识实属不易,而且偏见与歧视无所不在。人类学指出:我族中心主义(民族优越感)的谬误,这种观点是将自己的文化视为最合理,最美善的,而用自己文化的标准来理解其他文化。我族中心主义凝聚族群意识,却也阻碍对其他族群文化的理解与 欣赏,甚至演变为族群积怨与仇视。


人类学家提倡另一种观点:文化相对观(文化相对) ,如欲理解另一个文化,须从他们本身想法着手。然而,文化相对观并不意谓某个文化风俗习惯全部都是合理的。如果某些风俗习惯违反普世价值观,则必须加以批判。


而这两种文化观,实际存在民族社会已久。在砂拉越这个多元社会,华族固然具有经济优势,但一向能与友族维持和谐共生关系。随着砂拉越各种族逐渐迁移到都市 谋生,华族与友族的经济关系也日趋复杂,兼具商品交易及劳雇关系的成分。友族学童与华族学童共同受教育,也有许多友族家长选择将子女送到华小就读。这些更 近距离的接触,可能有助于消弥刻板印象,却也有可能加深偏见。


理解友族风俗习惯


从文化相对论的立场,有助于理解友族的风俗习惯,并促进友族对华族文化的认识。有些华族人士开始省思,平日用来称呼友族的拉子这些字所潜藏的偏见。如欲研拟替代省思,或可参考世界各地的类似例子,并与友族意见领袖多做沟通,以寻求共识。


徐雨村表示,随着马来西亚国家政局的变化,砂拉越华族社会透过参与朝野政党活动,谋求更大的社会福祉。未来在提升砂拉越华族参与公民社会的意愿上,关键点在于深化乡土归属感,包括对于华族的历史源流与砂拉越文化的多面向认识,提倡各族休戚与共以及和谐共生的精神,共同维系砂拉越的各种人文生活环境 等。



砂华文学的本土特质

  • 第五届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报导:陈玉珍


图:砂拉越开放大学讲师暨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田思


体现犀鸟乡强烈归属感

砂华文学纯朴真实


2008
年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受访时曾说: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如地方性,技术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份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使我转向其他文明。


砂拉越华人文学界深具代表性的文人田思认为,上述谈话同时言明砂华文学的特质,或许正是它较少受到西方文明中某些负面的影响,而表现了人类世界中纯朴真实的一面。这也是砂拉越本土文化中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从椰风蕉雨的乡土 转目至书写婆罗洲


砂华文学,是砂拉越华文文学的简称,比起马来亚和新加坡,慢起步二,三十年。砂拉越 开放大学讲师暨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田思表示,砂拉越青年尤其受华文教育者,受二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影响,参与反殖反帝社会运动,通过组织政党与公会,唤醒民族团结意识,摆脱英殖民统治。当时的华文报 章多辟有文艺副刊,创作与阅读文学作品蔚为风气,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华裔文学作者,就在这时涌现。这也是砂华文学的成长期,以及奠定后砂华文学本土特质的奠 定基础。


确立明确乡土观念


砂华文学先行者如砂耶,巍萌,吴岸等与新马作者有个共同点,都受中国五四文学影响,服膺为人 生而艺术,注重文学的社会性。尤其重要的是,这批先行者,确立了明确的乡土观念,把自己立足札根于椰风蕉雨的土地上,有意识地和父辈那种眷恋唐山的情意结区分开来。这从吴岸于1957年发表之诗作祖国,可窥知一二。
祖国一诗描述在砂长大的华裔青年,送别回国的母亲,在码头依依不舍,而又毅然决定留下,为脚下土地奋斗的心情:你的祖国曾是我梦里的天堂,你一次又一次地要我记住,那里的泥土里埋着祖宗的枯骨,我永远记得-可是母亲,再见了!我的祖国也在向我呼唤,她在我脚下, 不在彼岸,这椰风蕉雨的炎热的土地呵!这狂涛冲击着的阴暗的海岛呵!


此诗即写明对砂拉越乡土的深挚感情,也言明1956年至1962年期间,新兴写作者处于萌芽状态的乡土观念和爱国思想。这与当时北归(回到大陆参与新中国的建设)的思想比较,无疑具有时代性的进步意义。


拉让文艺具影响力


反殖运动的开展,使得具有进步思想的文艺青年,即向新马文艺刊物投稿,也组织文艺小组,学习写作和文艺理论,并在报章主编文艺副刊。在砂拉越反殖时期最具 影响力的文艺副刊拉让文艺创刊编前小语即言:文艺,不论在任何地方,都应作为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的工具。我们学习写作,就是在学习如何掌握这种工作... ...我们希望这副刊能为大家所爱惜,并且至少它应些微地反映砂拉越人民气息,砂拉越的景色。


所谓反映砂拉越人民的气息,砂拉越的景色,是当时比较朴实的乡土文学观念。而拉让江与另一个意象犀鸟也似乎成为砂文学常用的符码,代表着某种本土特质。然而,刚萌芽的文种,却因十年动乱,引致衰蔽。


1963
年后,左翼政党浮起台面,加上前后发生的汶莱起义,印民政变,马印对抗,砂设三新村等重大事件,政府与地下份子斗争持续十年。而当局对文网监控也越严厉,报纸被查封屡屡发生,作者纷纷搁笔,新秀不见冒起,文坛逐淍蔽,为砂华文学黑暗期。


85
年后政局稳定
砂华文学蓬勃发展


1974
年斯里阿曼行动后,砂拉越基本进入发展政治的稳定阶段,但砂华文学却到1985年后才迈入蓬勃阶段。由各地华人社团总会发起的检讨十年国家文化政 策呼声,引起大气候的激荡。砂拉越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纷纷成立,包括1986年成立的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 1988年诗巫中华文艺社, 1993年美里笔会。加上1971年砂拉越星座诗社,都大振旗鼓,引进具有创作与活动能力的新血。


其中活动面最广的要属以诗巫为基地的中华文艺社。不仅与古晋,美里甚至西马作家保持联系,还在网络上设立犀鸟文学犀鸟天地网站,广泛登载收集砂华文学各种资料。


田思表示,每五年举办一次的砂拉越民族文化研讨会的诞生,也于1990年的年催生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这几个团体诞生后,纷纷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创作比赛,出版 刊物与丛书,以及在报章上主持主艺版位,一时文风鼎盛,提携各地的写作新秀,老作家也纷纷归队。


半世纪出现4文学史


由于 上述文学团体的推动,砂华文学变得活动与蓬勃,文艺副刊与期刊的出现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多,结集单本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另一项更大的成就是:砂华文学 半世纪的实绩中,竟出现了四部文学史,即田农的砂华文学史初稿,黄妃反殖时期的砂华文学,周翠娟砂华文学团体简介,沉庆旺雨林文学回响,田思形容这是马来西亚其他局域文学所无法比拟的成绩。


200212月,中华文艺社主办了文学讲座会,并由田思本人提出了书写婆罗洲理念。他说, “ 50年代起,砂华文学的名称就沿用至今,由于历史因素,我们认为砂华文学颇能结合我们砂拉越特殊的情况,在历史地理和人文方面,有别于西马。至于书写婆罗 洲,是种文学策略。


婆罗洲的文化特色就是多元民族,文化,生态,景观,它还拥有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的第二大雨林... ...在这样时空背景下,若以婆罗洲为重点,进行文学创作,它将形成中文阅读世界很受瞩目的卖点。


书写内涵超越族群


书写婆罗洲,可说是砂华文学的延伸。写作的文学语言尽管是华文,但其内涵却超越族群。书写婆罗洲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深入了解各民族生活范围,把他们失去的传统,在他们的民族与文化所存在的优质物找出来,我们需要去挖掘原住民的生活本质,所 以我们也在学习,接触很多原始资料,对友族同胞,带着更大的关怀心情。


由田思,石问亭,沈庆旺,蓝波等人提出的书写婆罗洲 念,受到不少砂华作者的认同,他们更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强调婆罗洲的本土特质,西马和中国台湾等地评论家也相当关注这个课题,迄今为止,十余篇相关主题的学 术性文章已被发表。杨艺雄猎钓婆罗洲,沈庆旺蜕变的山林,蓝波寻找不达大砂拉越雨林食谱等大将出版文物,都被列为婆罗洲系列丛书。


列婆罗洲系列丛书


另外列入出版计划的还有石问亭梦萦巴里奥,梦羔子新村纪事,李振源砂拉越左手港探源,田思编的婆罗洲乡土说选,石问亭编的砂拉越原住民的一天,杨贻钫砂拉越草木花卉图鉴


砂华文学体现文人对犀鸟乡的强烈归属感与感情,其文学内涵,不仅反映时代,更从演变体现本土特质,与中国,台湾,北美等国,甚至也与西马文学风格大不同。 其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为提倡种族和谐与关怀弱势者,尊重传统,维护环境,提示人性真善美。正如鲁迅所说,越乡土的,就越是世界,所以砂华文学有条件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


提出书写婆罗洲理念
深化砂本土文学特质


50
年代反殖反帝的民族意识,力求摆脱宿命及社会责任感的社会风气,浇贯了砂华文学根芽,也壮大了乡土意识及爱国思想。但60年代的政治势力对立,关 上社会现实创作题材的大门,完全忠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成为砂州文学新派,勇于标新立异的文学青年,与服膺现实主义文学派各有坚持。


早期星座诗社文人发表文章,多著重表现内心意识和技巧,不易寻找本土特质。直到八十年代后期,黄泽荣,林离,林武聪与沈庆旺等人才带出突破。等到提出书写婆罗洲理念,遂在以下不同面向,深化砂文学的本土文学特质:


(一)猎钓文学:以山林为背景,以山猎海钓作为写作题材,以杨艺雄猎钓婆罗洲为代表作。


(二)山水文学:将砂州景观与人文荟萃结合,进行诗意与翔实并容的记录,如吴岸美哉古晋,房汉佳世界著名摄影家黄杰夫,黄孟礼情系拉让江。此外还有报社专题之小镇风光系列,包括杨善犀鸟乡跑透透,杨贻钫小镇故事系列


(三)街巷写实:集合城镇街巷活动和市井佚闻的正史轶闻,具代表性的有郭良猫城古城古意,蔡宗贤在老街五脚基上看外阳。报社刊载特稿则有李振源之串街走向系列古晋古今系列闽潮波澜系列,温晓和走进浮罗岸系列


(四)种族探俗:出于共饮一江水的感情,探讨兄弟民族风俗习惯与反映实境,如蔡宗祥伊班族历史与民俗砂拉越华族民间信仰民俗探寻” ;沈庆旺蜕变的山林,林青青砂拉越伊班族的民俗说唱艺术及其文化色彩等。


(五)关怀弱势:关怀弱势的原住民,反映其受现代化冲击的困境,如沈庆旺诗集哭乡的图腾,黄泽荣奴英的抉摆夏秋冬刺青曼索的世界,宣扬种族和谐的有英仪璀璨的人生,梁放森林之火龙吐珠等。


(六)历史反思:以历史真实事件,加以文学想像,以衬托时代特性,如黄顺柳天地悠悠,杨锦扬晨兴圣歌” ;梁放锌片屋顶上的月光,凡民流民等。


(七)田园讴歌:早期砂州华人多是务农,有不少与土地相关的记载文字,使得许多出身农家砂华文学作,都能以饱满情感书写田园生活,如华雁人间有情,晨露荒野里的璀灿。另梦羔子的田园诗,风格独树,被称为砂华文学界的田园诗人。


(八)雨林美食:以热带特有食材结合民间烹制方法,将别具雨林风味的美食,采用散文笔法书写,为砂华文坛异数,代表人物为蓝波,著作有寻找不达大” “砂拉越雨林食谱


(九) 自然环保:重视环保题材是砂华文坛特色之一。由于砂州的发展与母亲河拉让江有密切关系,使砂华文人对于森林滥伐,生态危机,环境恶化及江河污染课题特别敏 感,散文著作有林离水印,黄孟礼情系拉让江” ;诗歌方面,田思,蓝波,李笙,万川,田风,雁程,蔡羽都有著作,但以田风所著之环保童诗最别开生面,还有田思的学术论著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


(十)草木有情:婆罗洲的多元景观,生态,民族,文化是文学上的灵感泉源,在草木花卉方面,各有习性,因此衍生以草木花卉为主要写作题材的 文人,包括黄叶时,蓝波和杨贻钫,著作有黄叶时有情天地有情人蓝波寻找不达大,至于杨贻钫则于报萃撰写特稿行道树系列雨林果树采风系列

子夜诗抄

<子夜诗抄>是田柯先生自编自选的诗集。所收的诗起于1956年至1963年。这正是当时砂拉越文坛比较强盛的时期。作者以青年特有的热情,独特的笔触,描写了砂拉越美丽的山川和景物,歌颂当地可爱的人民,反映了当时砂拉越若干事件,力图唤醒沉睡的人民。在此书,有对未来的向往,有对不幸者的同情,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也有现实主义的因素。他的诗,对砂华文学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一窥当时砂拉越的风貌。

田柯也是,原名田英成。19406月生于拉越古晋。祖籍福建诏安。资深报人、作家、历史学者。他常用笔名有田农,田柯,田平,吴韬,奥斯卡等。田农在念中学时就已开始写作。一九五八年,中学未毕业就 在报馆当新闻记者。後参加厦门大学函授课程,经营书店,出版文艺刊物兼报章文艺副刊主编。一九六一年前往香港大学攻读经济系。一九六五年获文学士学位。一 九六六年返回古晋,从事过多种行业,一九七零年又回报社,担任过多间报社的工作。一九七八年在古晋一间中学当教师,不久,辞去教职,前往香港、台湾等地进 行学术研究工作。他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在砂拉越出任多间华文报章主笔与总编辑。从报界退役后,在吉隆坡数间大专院校任教,讲授中国近现代史,马来西亚华人史及新闻评论等课程。1956年开始写作。迄今已出版著作十多部。包括诗集、文学史、政治评论、历史研究等。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培苗联会文学讲座暨名句精华比赛

高处眺望


参加者必经之路


部分参加的中学生


名句精华比赛


名句精华比赛


互相认识


分成小组




诗巫培苗联会于5月1日在石山公园主办文学讲座暨名句精
华比赛,吸引152位中学生出席。当天,由王振平讲解文章
的描写。之后有分组交流与游戏。

名句精华比赛成绩如下:
高中组
第一名:张玮倪(圣伊丽沙白中学)
第二名:江成翰(敦化中学)
第三名:吴婉婷
(敦化中学),林蓉(圣伊丽沙白中学)
安慰奖:陈筱晶
(圣伊丽沙白中学),陈元森(圣心中学)

初中组
第一名:吴莉雯(卫理中学)
第二名:黄伟杰(敦化中学)
第三名:郑莉菁
(圣伊丽沙白中学),黄祈颖(卫理中学),
邓效围
(圣心中学)
安慰奖:雷征原(圣心中学),许莹莹(敦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