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雨林食神藍波‧天然食材‧精譜佳餚



這個奇特的詩人,以一管細膩的筆、勇於嘗試的大膽舌頭,與美食家獨有的敏銳味覺,寫出了國內第一本中文原住民食譜砂拉越雨林食譜》。

因為他的用心記錄,那些向來只有原住民才懂得利用的雨林食材--河裡的泥鰍、林裡的木薯葉、沼澤旁的蕨類、樹上的嫩椰心等,都被賦予嶄新的靈魂,讓更多人的舌頭可以感受來自婆羅洲雨林的最真切滋味。

他是來自砂拉越大地的雨林食神,藍波。


季節性的雨林食材


藍波說,雨林食材有些是有季節性的,譬如榴槤花,由於寫書的時候碰不到開花季節,沒有辦法在書裡介紹。

砂拉越,榴槤花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每逢榴槤開花季節,原住民們就會到榴槤園裡去撿花兒,然後拿去市場賣。榴槤花的口感如蕨類那樣,但卻是帶有香甜甘美的清香,除去花粉、花柱後,留下花絲和花瓣,炒以椰漿或蝦醬,就是最美味的有機野菜

我問他,是否半島的榴槤花也能如法炮製,他說肯定沒問題,只是不懂誰願意摸黑到榴槤園中去撿花來賣,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藍波的童年是在一個叫作木膠(Mukah)的小鎮度過的。那時家貧,母親替人洗衣幫補家用。沒 有錢買玩具、零食的年代,甚麼都是自己來:玩具是用細竹枝做的風箏和用碩莪(Sago)葉子做的小船,嘴饞了就往林子裡的果樹上摘野果吃。因此,他從小就 與大自然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也學會及認識許多野生植物。

純樸的鄉區童年奠定了日後他與雨林的緣份。至今他仍然熱愛土地,喜歡與植物、大自然為伍。他在古晉的家中後園種滿了各種草藥,南非葉、黑面將軍、水龜草,還有各種可供觀賞的蕨類植物。

藍波用他樸實的文筆,通過食譜讓我們對犀鳥之鄉砂拉越的飲食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吃一口他親自炮製,來自雨林的菜肴,不僅味蕾得到滿足,仿佛心靈也得到了源自雨林的洗滌。

抵達採訪地點時,藍波正在廚房裡準備要招待我們的菜餚,如此精彩畫面當然不能錯過,立刻跟攝記往廚房重地一窺究竟。在狹小的廚房裡,只見藍波穿著及膝短褲和印著砂拉越特色圖案的T恤,正拿著鑊鏟在翻弄一團烏黑的物體。

問了才知道,鍋中冒著香氣的黑色物體是他拿手的豆豉燜泥鰍。泥鰍因為泥腥味特濃,不受食客歡迎,尤其是華人。但他偏不信邪,經過無數次嘗試,最後發現用香茅、黑豆豉燜煮魚肉,隔了一夜回鍋再煮,可以成就一道美食。

我嚐了一口回鍋後的泥鰍,肉質細緻柔嫩,醬汁鮮香馥郁,無法相信竟是泥鰍,他笑言,這是獨門料理,在外面餐館或食檔都找不到呢!

藍波就是這麼一個有冒險精神,凡事鍥而不舍的雨林食神

早在《砂拉越雨林食譜》出版以前,藍波已經被朋友戲稱為雨林食神。數年前,沈慶旺在吉隆坡舉行新書推展禮時,越洋而來的藍波將砂拉越獨有食材,如:野茄、巴固蕨、米靈蕨、野茄等現場烹煮,弄出幾道雨林美食,讓現場的文友都吃得很開心。事後,這場雨林饗宴圖文並茂地在報章上刊登出來,從此,藍波雨林食神的雅號便不脛而走。


棄海關職瞭解原住民食物


藍波不僅懂吃,更懂詩,對他而言,砂拉越雨林內豐富的天然食材就是最詩意的材料,端看廚師怎麼去發現、品嘗,譜寫出詩一般的美味佳餚!

今年63歲的藍波在退休之前,是政府的海關人員,多虧這份職業,藍波才有機會深入瞭解各種原住民食物。

在海關局工作的卌多年來,他全砂走透透,他曾在蜥蜴鎮(Biawak)學人撈金沙;又到林夢的順叻守邊境,開始寫作;也曾到老越港口當過一個人的檢查站的站長,閑極無聊開始出海垂釣,自得其樂;或在美里長橋看落日,渾然忘我。

這段時期,藍波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也開啟了他的雨林美食探險。喜愛旅遊的他每次到了一個新地方,就去大街小巷亂逛,融入當地民眾,在路邊攤品嘗當地小吃,返回後再依樣畫葫蘆,煮出相同的菜餚。

當時,他住的公務員宿舍裡大部份都是伊班族原住民,他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原住民朋友,大家相處融洽,且時常進行廚藝交流,對方教他煮原住民的菜,他教對方華人的料理方式,實行飲食文化大交流!

誰叫我的舌刁,不喜歡外頭充滿味精的食物,一人住的時候想要吃好吃的,只好自己下廚,除了填飽肚子,也趁機研究、改進每一道菜,滿足自己對美食的要求。


雨林食譜秘訣是新鮮竹子


這時期,他從伊班同事那裡嚐到了至今難忘的雨林美食滴得Titek),也就是嫩木薯葉,在這之前,他從來不曾吃過木薯葉。

按照《砂拉越雨林食譜》的做法,將嫩木薯葉加少許鹽搓碎,榨掉水份,與搗爛爆香後的蝦米、蝦膏、辣椒和紅蔥混合物拌炒至熟,再加入蒸熟的切片黃心番薯,倒入椰漿燴熟,就可上碟,完全不必下任何的鹽或糖。

雨林食譜崇尚簡單,原汁原味,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烹調食物的調味料,像用新鮮竹筒煮的邦梭湯(Panso),不管是用雞肉、山豬肉或泥鰍來熬湯,都一樣清甜,還帶一股竹香。

秘訣是一定要用新鮮的竹子,因為新鮮竹子有一層竹膜,有自然甜味,湯煮好後,那種香味,哎喲,沒嚐過的人沒辦法想像的!

乍看像是信手拈來,隨意亂搭就是一道適口又能填飽肚子的食物,事實上,那是雨林中的原住民世世代代累積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


天然蕨類口感爽脆


大馬著名食家林金城看了藍波的《砂拉越雨林食譜》之後,有感而發:仿佛幫我們推開了長久以來陌生長屋的廚房窗戶,去細讀雨林深處的裊裊炊煙。

那些在砂拉越長屋廚房裡的雨林食材,其實大部份都可以在半島找到蹤跡。藍波就曾經在西馬的油棕園裡見過大片的蕨類(Paku-pakis)。可惜被都市文明俘擄已久的人們,把野蕨當成是野草,不敢摘取食用。

他遺憾地表示,蕨類其實是最天然的有機食品,它們對農藥非常敏感,只要沾到一點,就活不了,只有在陽光普照的淡水旁、煤泥沼澤地及重植森林區,才可以摘得到。

蕨類充滿原始的山野味,口感爽脆,尤其巴固和米靈這兩種野蕨,已經成了全砂人民不分種族,共同 擁戴的美食。有著毛茸茸、肥壯壯嫩芽的是巴固蕨(Paku);嫩芽像小巧的逗號,部份莖葉呈紅色,類似魚骨蕨的則是米靈(Midin),這兩種最常見的食 用蕨類,伊班族的煮法普遍是用蝦膏、蝦米、辣椒及江魚仔快炒,既能提鮮,又能除去蕨類特有的澀味;華人則一般用薑蒜和蠔油兜炒,或灑上自釀的紅酒,炮製出 一種醇香的滋味。

光明日報/報導:敦晶文2009.06.19

食‧譜在雨林

砂拉越一大片的雨林,依然慶幸的延綿在西加裡曼丹的邊界,但在不斷砍伐與缺少造林的情況下,面積也在逐漸減少中;一個沒有遠久計劃的建壩,已使砂拉越失去一片雨林,間中由於沒有做好環境評估,更銷毀了多少稀有品種的動物、野胡姬、藥用花樹、蕨類等。

居住在雨林邊陲的一些原住民,都是治林高手,而委實雨林中孕育了許多野獸:野豬、鼠鹿、山羊等飛禽走獸,都是他們獵取的食物;另外的蕨類如巴固PAKU)、米靈MIDIN)、山蘇和野芋,也是原住民族群的桌上菜肴。山溪小河中的淡水魚蝦,是他們的海鮮!

森林中生長著許多野果:野榴槤、蘭剎、蓮霧、紅毛丹、酸果、臭豆等季節性的水果,給人們享之不盡的感覺。

族群居住在林邊,往往也種植一些蔬菜果樹之類,自給自足。樹籽菜、蕹菜(空心菜)是最容易生長的菜種,木薯是製作糕點的原料,它的嫩葉更是煮一道滴得TITEK)的主菜。黃瓜、南瓜的嫩葉藤也是菜色,更有竹叢的竹筍,雷公菇和野菇,垂手可得,味道鮮甜。

河溪上游有許多好吃的淡水魚類,八丁魚已成為城市饕客的桌上佳肴,士瑪魚的價錢也見漲;還有溫不撈魚頭咖哩,更是酒樓餐館的名菜。這些淡水魚原本是山居族群的日常魚鮮,卻成了城市人慾求的垂涎美味。

許多森林裡的飛禽走獸,雖被列為保護而非瀕臨絕種之列,原住民享有獵取作肉食的特權。長鼻猴,群居在小溪河旁的叢林上,只食用高樹上的嫩葉,鮮少落到地面走動,其肉細嫩甜美,而且吃了可御寒,終年睡覺不用被蓋;所以也成為原住民的獵取目標。

伊班人入林行獵,往往在長長的藤簍中帶上一兩斤粗鹽。如果狩獵的地點不能一日往返,他們把所獵的鹿、山豬、野羊等,有的就地生火烤了、薰了,有的就用鹽腌了,成了鹹肉夾心KAPSAM),這種腌肉鹽分高,不過將它洗淡,再炒過,美味無比。

原住民的食物,除了原始的燒烤,薰乾曬乾腌製,由於接觸到其他族群的料理方式,其實也花樣百出。

就說我是森林之子吧,住在大河上游邊,緊靠一片森森雨林的一座長屋。三十幾戶人家同在一屋檐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依林吃林,滂河吃河,生活一般。

婦女們勤勞的在林邊種植一些蔬菜:木薯、番薯、樹籽菜和空心菜,還在靠山邊種些旱稻,自給自足。

伊睨(嬤嬤)想吃滴得TITEK),我到木薯地里採摘新鮮的嫩葉,然後在番薯畦地挖了兩個黃肉番薯。這兩樣是煮滴得的主菜。當然,用本地再種的樹籽菜,同樣也可以煮出好吃的滴得,但它的鐵質含量高,伊睨高血壓,不宜吃它。

番薯洗淨蒸熟後剝皮切成薄片,待用。

嫩薯葉洗淨去梗,然後放在筐內用手搓碎,撒少許鹽更能使它脆些;用熱火快炒,起碟備用。

一小片巴拉煎(蝦膏),用炭火燒香,與三粒小紅蔥,兩粒紅辣椒,二十克蝦米,一起搗爛。

用一粒椰子刨了,碴成一杯濃稠和一杯較稀薄的椰漿,待用。

將搗爛的蝦米等配料下鍋爆香,加入稀薄椰漿,沸後加入搓碎的嫩薯葉,加入番薯。

上碟前,滲入濃稠椰漿,即可。

這道菜煮時不必再放鹽、糖或調味料。巴拉煎和蝦米已有鹹味,番薯的作用是它的甜味,椰漿也能被提出其甜質,增加食慾。

在長屋周圍的種植地,常常有一種野生的野茄,不經意的雜在草叢中,這種茄子並非是原有的農作物,極可能是鳥類在深山荒嶺外吃到的果子,排泄屎便中含籽,落地後抽芽滋長。原住民發現它可食用,往後就成為桌上菜。

這種野茄子,枝葉與普通茄子沒兩樣,果子呈圓形如蘋果,從青綠轉為成熟時的黃,有人稱它為黃茄。由於伊班人多食用它,而森林農作市場均由伊班婦拉子婦在售賣,所以它也叫作拉子茄。

拉子茄熟透時呈亮麗的黃色,肉實多籽,容易栽種,而且不怕蟲害,味酸,所以料理時往往用海鮮做配搭,才能煮出特有的味道。這以往只屬於山居原住民的食物,如今已成了都市人喜愛吃的酸辣湯最佳用料。

夜間在河中布下幾個魚籠,早上收籠時,捕到許多淡水蝦。在院子裡摘兩粒拉子茄,就可以煮一道酸辣河蝦野茄湯了。

把茄子洗淨切成薄薄的新月形,這樣比較容易煮透,不必去皮,煮熟後,皮會自落;也不必去籽,它們會沉澱在湯底。

其他調配料是兩粒辣椒,三粒紅蔥,兩小粒蒜頭,一粒大蔥,三支香芒,一片巴拉煎,二十克蝦米,三匙咖哩粉。將這些混在一起臼爛,備用。兩粒熟透的蕃茄,切成碎粒。它的作用是增加湯的酸度與甜味。

淡水蝦去殼、去頭,挑掉屎腸,留下尾部。

起鍋把油燒熱,放進臼爛的辣椒等已成泥狀的調料,用中火把它炒得溢出香味,放入切好的拉子茄片,撒少許幼鹽,加點水。

拉子茄煮得熟透時,其肉晶瑩剔透,其湯汁也稠了,這時放入蕃茄和蝦,湯滾後熄火上碟。拉子茄的酸味,真引人食慾,刺激味蕾。如果隔夜再回鍋,味道更佳。

森林、雨林中生長著許多有用的植物,未被發現的菜用樹木或蕨類花卉,為數也不少;巨大的樹是木筒,是國家的天然資源。

最多被原住民利用的是藤類,葉子像棕櫚,長長的藤幹,外包一層皮,每一節都有整十支刺,藤身有的躺在地面漫爬,有的依著其他樹身的扶持,升向林木頂叢,吸取陽光。粗大的藤是做家私的好材料,小支的藤用來編製藤籃、藤席等等。藤心抽出來可做成提籃、藤簍等許多裝飾品。

另一種用途最廣的是竹子,它與藤一樣,可以做許多用具,還可以製作捕魚蝦的籠子。大竹子可做竹 筏渡河,破成半,鋪作地板釘成牆壁。好的竹子做笛子、簫等樂器和竹雕,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藝術品。竹筍是最佳食材,葉子採摘曬乾後,賣到市鎮作裹粽用。新 鮮的竹筒可用來煮香噴噴的竹筒飯和令人垂涎的邦梭PANSOR)雞湯。

長屋的高腳屋底,養了許多家禽,雞鴨豬隻,到處亂跑。不吃飼料的拉子雞,肉不含雞油,又嫩又有咬勁,是煮湯的好料。

竹筒要砍大枝的,用一節,留底,就成了長形的鍋!

邦梭雞湯,通常用一些葉子塞滿竹筒口,不讓滾湯溢出來。有一種葉子叫丟了棒的,屬中草藥,普通得到處都有,因為它的黑色豆籽是小鳥的食物,種籽隨鳥糞到處傳播。它的葉子有種古怪的味道,土著用它煮水給坐月婆沖涼,把體內的給逼出來,就不會中月內風了。

架起兩端三叉支柱,橫擱一枝長鐵條或硬木棍,其下生火,最佳狀況是木柴燒成的炭火。

把雞切成小塊,放入竹內,加水至滿,放些鹽,筒口塞丟了棒葉,斜靠在炭水上的木條,水滾後,一道邦梭雞湯就可上桌了。

丟了棒葉子溢出的味道,在雞湯中中和,促使湯味芳香可口!加上新鮮竹筒的竹膜有天然的甜味,這湯根本不必多加調味料。

其他可以煮邦梭的還有淡水魚蝦、泥鰍、甲魚和山豬肉,各有滋味。

窪澤泥沼地裡,是一些植水草科最喜歡衍生的地方,而一些野芋也在這樣的地質,長得茂盛。野芋中,有的有劇毒,其汁液令皮膚敏感的人生癢,毒汁使心臟動律加速;吃錯有毒的野芋令人嘔吐、暈昏,重者可導致死亡!

有一種叫野香芋的,其芋薯只是根部,不能食用,反而是莖部是煮芋糜的用料。要辨認這種可食用的無毒野芋,是觀其葉脈中心有一紅點,即是野香芋了。

古早五六十年代,野芋是養豬的飼料。豬農到各處沼澤長滿野芋叢,收割大量野芋,加上農場池塘裡的浮萍或布袋蓮,一起煮得稀爛,喂得豬隻肥肥胖胖。

煮酸辣芋糜湯,主要原料是羅望子。羅望子是一種酸甜野果,經過加工後就是本地俗稱的爪哇阿三膏了。

半包的羅望子膏加水,取其漿汁,篩掉渣雜,待用。

把割回來的五六株野芋莖,取其根莖部一尺左右,棄葉。把芋莖切成小長塊,抽掉絲狀的皮,浸在鹽水中,這可防癢或敏感,然後汆在滾水中,讓它軟化些。

兩粒紅蔥、蒜頭和指天椒一起搗爛,加入一片已烤香的蝦膏巴拉煎,一起攪和,兩百克蝦米洗淨臼 碎,這些配料爆香后,放入芋莖翻炒;加入阿三水,煮得水分有些稠了,即可上碟。這一道色(青綠的芋莖,咖啡色的稠汁),香(蝦米和蝦膏的味濃),味(微甜 的羅望子膏和指天椒)的芋糜,令人開胃無比。

由於護林環保的必要,政府已停發許多伐木的准證,令許多在林場工作的原住民紛紛遷移到城鎮求生,住在石灰林的另類長屋;許多許多雨林食譜中的原味芳香,也在現代化的廚房中飄逝了!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文學四神湯散文 藍波11022007

美食啟示錄 雨林裡的飲食智慧


有研究者指出,婆羅洲雨林蘊藏了三分二以上的物種尚待人們去研究,詩人藍波則說,婆羅洲雨林孕育出一部豐富、樸拙又野趣橫生的雨林食譜,尚待人們去發現、品嚐!

砂拉越詩人藍波撰寫“雨林食譜”,把熱帶雨林邊陲的山野之食公諸於世。上月中,詩人探訪首都,千裡迢迢把巴固蕨、米靈蕨、野茄、泥鰍等雨林食材帶到鋼骨森林,用一個週末下午的時間,炮製了一桌子充滿原始和自然氣息的雨林美食。

在狹小的廚房裡,詩人小心翼翼地打開層層包裹的報紙,裡面是用大葉婆包紮的巴固蕨,毛茸茸肥壯壯的嫩芽,依然綠得賞心悅目,另一包類似魚骨蕨的是米靈,嫩芽像小巧的逗號,部份莖葉呈現紅色,小部份因為悶得久了而微微泛黑。

野蕨是鄉土性極強的植物,大片大片長在陽光普照的淡水旁、煤泥沼澤地及重植森林區,每逢雨後, 你彷彿可以聽見它們發出“咻咻”的聲音肆無忌憚地生長,一個晚上,就長了一大片。可是,當野蕨被採下來,頑強的生命力就突然消失了,沒兩天,嫩芽已經凋零 乾枯,意志堅決地,離開土地就不再苟且偷生!

現代都市沒有野蕨生長的空間,“巴固和米靈對農業非常敏感,只要沾到一點,就活不了。”藍波曾在西馬、新加坡的城郊看過野蕨,但被都市文明俘虜已久的人們和土地的關係日漸淡薄,看到野蕨,只道是野草,更不敢摘取食用。

藍波溫柔地捧起一把米靈蕨嫩芽,說:“這是精華所在,用我家鄉沐膠產的蝦膏快炒,哇,告訴你,好吃得不得了!”

說起家鄉沐膠的蝦膏,他娓娓道來:“最好的峇拉煎是素褐色的,用棕櫚葉包紮,很硬,很乾,聞起來很香,因為新鮮,而且製作過程很清潔。”

伊班族最普遍的吃野蕨法,也是用蝦膏、蝦米或江魚仔快炒,即能提鮮,又能除去蕨類特有的澀味。

這兩種野蕨,已經成了東馬一帶全民共同擁戴的美食。“在華人餐廳裡,米靈一般用蒜頭清炒,淋上蠔油,也有廚師灑上紅酒,炮製出一種醇香的醉意,一碟菜至少賣12令吉呢!

在藍波的《雨林食譜》裡,還有一道《雨林沙拉》,“米靈蕨選3寸左右的嫩芽,汆水後撒點鹽,濾乾水份,醬汁是烤香的蝦膏、蝦米、辣椒和酸芒果。巴固蕨的醬汁則用酸硬果Krondong和青色酸楊桃,這兩道沙拉酸辣開胃,又能吃到蕨類爽脆的口感。”

這個下午,詩人花了頗長的時間揀選3寸左右的嫩芽,再爆香家鄉沐膠盛產的蝦膏,和著江魚仔、蝦米、辣椒等,炒出兩大盤濃香撲鼻的山野味,看著剛起鑊仍冒著白煙的野蕨,感覺整個雨林都在眼前,挾一箸翠綠入口,更好像嚐到了大雨洗滌後的熱帶雨林味道!

雨林中的生活智慧

砂拉越,三分二的土地仍然覆蓋著原始雨林。婆羅洲雨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繁盛的雨林之一,在這裡,每單位面積能找到的物種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多,所以也有“地球的綠肺”和“世界最大的藥廠”的稱號。

砂拉越人口有170萬,伊班人佔三分一,伊班族的長屋建在雨林的邊陲,一般傍著溪流,30多戶人家同住一屋簷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捕魚、打獵和務農為生。除了採食野蕨、野芋、野菜,也種植旱稻、木薯、番薯、樹籽菜、空心菜等。

詩人讚不絕口的另一道山野之味是“滴得”(didek),“嫩木薯葉搓碎,加少許鹽讓它爽脆,用熱鍋快炒,起碟備用。烤香的蝦膏、小紅蔥、紅辣椒和蝦米搗碎爆香,加入椰漿,再放入木薯葉和黃心番薯;番薯的甜,蝦膏蝦米的鹹,就是天然的調味料,完全不必再下糖或鹽。”

雨林食譜崇尚簡單,原汁原味,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烹調食物的調味料,像用新鮮竹筒煮的“邦梭”湯,就讓藍波狠狠吞了一口唾液,鼻子用力吸一口氣,猛讚好香!

“雞肉、山豬肉或泥鰍都可以,和水注入竹筒,上面塞嫩木薯葉,避免湯水溢出。新鮮竹子有一層竹膜,有自然甜味,湯煮好後,那種香味,哎喲,很難跟你形容!”

收集雨林食譜經年的詩人,最近有朋友告訴他可以用一種叫“丟了棒”的中草藥葉子取代木薯葉,煮湯的過程中,獨特的草藥香融入湯水裡,風味更佳。

乍看像是信手拈來,隨意亂搭,就是一道適口又能填飽肚子的食物,事實上,那是雨林中的原住民世世代代累積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每一件再細微不過的生活細節,都隱藏了先民在蠻荒大地的生存之道呵!

擁抱彼此的舌頭

伊班族男人外出打獵時,籐簍裡一定帶有一兩斤粗鹽,如果狩獵地點偏遠,不能日內往返,他們會就地生火燻肉,或是用粗鹽,將獵物醃製成“卡森”(kapsam)。

“卡森味道很重,鹽份很高,沖淡後再炒過,就變得很香了。”藍波笑道。

另一種異香攻鼻的食物是“冬不呀”,即半生熟的榴槤用鹽醃,發酵成黏糊糊的食物,用江魚仔炒過後,是一道很下飯的菜餚。

年輕時在海關工作、和原住民相處融洽的他笑稱自己是“森林之子”,他關心原住民文化,還有一條樂意大膽嚐鮮的舌頭,像許多華人畏而遠之的泥鰍,他用黑豆豉、香茅燜煮,隔了一夜再回鍋,肉質細緻柔嫩,醬汁鮮香馥郁,最是下飯!

種族和諧不必高喊口號,看舌頭就知道──多元種族的舌頭,有沒有熱情擁抱彼此不同的味道?

“伊班人接觸了外面的世界後,也開始會用華人的香料,像豆豉和醬油,而東馬華人吃燜豬腳或白切肉時,也喜歡沾蝦膏做成的佐醬。”

埋頭撰寫《雨林食譜》的詩人,他的舌頭,早已經和其他23個種族熱情擁抱在一起了!

星洲日報/快樂星期天•文:張佩莉 •2007.11.11

北斗星文学奖/江泽鼎脱颖而出

由砂星座诗社举办的2008年第一届“北斗星文学奖”成绩已揭晓,来自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的江泽鼎老师(楚天)凭着“活水”诗歌,荣获首奖。

以下为获得佳作奖者名单:
余应隆(笔名因源)(三马拉汉省双溪达邦政府中学),作品题目“轻烟”。
阮光安(寂光子)来自诗巫圣心中学,作品题目是“我,乡”。
叶丽妙来自古晋马当双溪中学,作品题目是“母亲的病例表”。
林依媚来自泗里街马拉端中学,作品题目是“拼图”。
姚轲武来自诗巫卫理中学,作品是题目是“岁月的风霜”。
刘王晋来自诗巫光华中学,作品题目是“捉虱子”。
梁惠剑来自古晋石角中学,作品题目是“你的名叫方块字”。
何雪珍(雪儿)来自泗里街广建中学,作品题目是“献祥林嫂”。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新书推介礼

由诗巫中华文艺社已在6月27日在诗巫潮州公会主办的田思<心田思絮>、沈庆旺<台北的雨古晋的蚁>、蓝波<寻找不达大>及<砂拉越雨林食谱>新书推介礼。


田思


蓝波


沈庆旺

出席的文友

推介礼

大合照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简介本地写作人--周翠娟


周翠娟,1969年出生于古晋。马大中文系(教育系文凭)毕业,曾在诗巫卫理中学和古晋中学执教,现任巴都林当师范学院华文组主任。出版<砂华文学团体简介>。

三大作家的接风晚餐





詩巫中華文藝社今天(27日)傍晚7時正,假詩巫潮州公會會所為4本新書舉行推介禮。
這4本新書分別是大馬詩人、作家田思散文小品《心田思絮》、沈慶旺散文小品《台北的雨•古晉的蟻》、藍波食譜《砂拉越雨林食譜》及散文《尋找不達大》。
3大作家的新書同時推展在本地文壇可說是轰动盛舉。大將出版社社長傅承得將主持是項簡單而隆重推介儀式。同時3名作者將現身說法,與文友分享寫作經驗交流心得。
现场买书将有作者亲笔签名哦。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简介本地写作人--钟月珠


钟月珠,1940年出生于古晋。受华文教育,1964年获新加坡南洋大学商学士,主修经济学系。曾任职于古晋中华第一和第四中学。度过六年失去自由的政治扣留的日子,1973年获自由后在商界和报界服务迄今。现任国际时报副董事主席。1992年至2008年砂人联党古晋巴都林当支部妇女组主席于中央妇女组宣教秘书。1999年至2008年受委巴达旺市议会市议员。与友人合著<各有话说>。

简介本地写作人--黎润瑛


黎润瑛,笔名云中闲鹤和山岚。祖籍广东台山人,古晋出生。古晋市镇中学毕业后,曾任华小临教多年。平常喜欢写作,并与友人合著<各有话说>。

简介本地写作人--温月英


温月英,1942年出生于古晋石角新山肚。5岁时随父母移居晋连路21里,务农。1960年初中毕业于古晋中华第二中学,接后着回到家乡参加人联党,搞党工作及农村工作。1965年越过砂拉越边界到印尼边区参与武装斗争。1969年被捕,关在印拟坤甸的监牢。1974年被引渡到古晋,次年获得自由后在家务农及当过一年卖菜小贩。1979年任职于人联党总部。1989年到2002年出任人联石角支部文娱主任。目前在古晋人联总部任职。与友人合著<各有话说>。

简介本地写作人--黄双露


黄双露,古晋人,受过华文中等教育。曾受政府九年监禁。婚后在美里生活至今。1996年开始以坚强意志抗癌。

她从1974年开始写作。笔名有彩双、露水及杨冰等。曾获美里日报征文比赛短篇小说第一奖及散文第二奖、美里笔会主办砂沙汶微型小说比赛入选
、第二届全砂文艺创作赛小说公开组第三奖。与友人合著<各有话说>以及出版个人散文集<妈妈有明天>。

简介本地写作人--黄纪邻


黄纪邻,在1956年念中学时已开始写作。高中毕业后当过修车学徒。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和反殖活动,有过新闻从业员的生涯,度过将近七年铁窗岁月。出任公职,投身政治和文教社团活动多年,且在职场下岗前经营文化服务公司逾十一年。广泛社会接触,不但让他看到人生百态,也为他提供很多写作题材。

他早期的政治和社会活动文稿是在<新闻报>及<砂民日报>发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的翻译作品和各类散文多刊登在<大众报>、<人民论坛报>、<民报>、<中华日报>、<联合日报>、<国际时报>以及人联党的<人民之声>。与友人合著<岁月留痕>和<各有话说>。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简介本地写作人--洪梅枝


洪梅枝,资深文娱工作者。1931年出生于新尧湾。受过华文中等教育。1956年任教晋连路十七里中华公学。50年代积极参与反殖活动。1962年12月8日汶莱事变,12月12日即遭英殖民政府逮捕,在政治扣留营度过十四年岁月。1976年获释,逐后任于人联党总部,至1998年退休。与友人合著<岁月留痕>和<各有话说>。

新書推展礼



(詩巫25日訊)詩巫中華文藝社將於本星期六(27日)傍晚7 時正,假詩巫潮州公會會所為4本新書舉行推介禮。
這4本新書分別是大馬詩人、作家田思散文小品《心田思絮》、沈慶旺散文小品《台北的雨•古晉的蟻》、藍波食譜《砂拉越雨林食譜》及散文《尋找不達大》。

傅承得主持推介禮
三大作家的新書同時推展在本地文壇可說是一項盛舉,大將出版社社長傅承 得將主持是項簡單而隆重推介儀式。同時3名作者將現身說法,與文友分享寫 作經驗交流心得。

4 本新書皆由西馬大將出版社出版發行。《砂拉越雨林食譜》及《尋找不達大 》為婆羅洲系列,《台北的雨•古晉的蟻》為千秋文學系列,《心田思絮》 則為Fuse叢書系列。

現場亦同時進行新書展售,購買新書將獲得作者簽名。是項新書推展入場免費,歡迎你踴躍出席參盛哟。

《心田思絮》收錄作者近十年的雜文、散文小品及部份論析文章。本書共五 輯,盡得一字,即:"一字風流"、"一針見血"、"一邊涼快"、"一往情深"、"一得 之愚"。
何 乃健在該書的序文中敘寫道田思的小品像在文學的原野上瀟灑自如的散步 ,時而徐行,時而疾走,時而涉水,時而跋山,在則首回眸時顧盼生輝。田 思將寫景、敘事和議論巧妙地結為一體,借景擬議,寓理於景,譴詞峻切, 於行文曲折中顯出形神兼得之美。能於簡樸中見充沛,平易中見神采,確實 是散文創作中頗難臻至的高超境界。

《台北的雨•古晉的蟻》是沈慶旺自1994年出版詩集《哭鄉的圖騰》及2007 年出版原住民書寫《蛻變的山林》之後的散文集。這本文字感性的抒情小品 ,有別於書寫原住民的理性敘述,展現作者在台北城市與婆羅洲雨林兩種不 同生活風貌與沖擊心情。
大 馬旅台作家鍾怡雯以"斷裂"為題寫的序文中形容沈慶旺的"第一本散文報導 文學式的旁觀筆調,不太能讀出刻意隱藏的敘述者性情。如果沒有了這本抒 情手記,我會以為沈慶旺就是那樣了,那麼冷眼熱心,不動聲色。"那麼本書 出現的是另一個沈慶旺,在台北的雨中想著古晉的蟻,在台北的雨中爬行的 ,古晉的蟻。

《尋找不達大》分為三輯"雨林沙拉"、"木膠情愫"、"垂釣汶萊灣"。
第一輯是《砂拉越雨林食譜》深度抒寫文字,亦是食譜的采風書寫,因此兩 本書同時誕生有其相關的因素。
藍 波對於他的出生地及童年記憶裡的故鄉沐膠著筆頗多,可以解讀為他的懷 舊情意結,那物質貧瘠的年代,精神生活卻富足,人情味濃厚,形成五、六 十年代的沐膠小鎮風情。舊人舊情舊事舊物,如今大部份已隨著歲月消失, 對比之下,如今的物質並不貧瘠,精神未必富裕,故土的面貌已截然不同, 所以不難發現他尋找的是他童年時小鎮的風物人情,懷念那貧瘠年代帶給他 豐盛童年的事物。

從藍波的文字中會發現他的食味記憶很鄉土,知識 性與趣味性兼具的撰寫, 同時也傳達出藍波的一種特殊情懷。往往舊情舊事,特別鮮明而充滿感情的 反映在他的文字中。這也是環境機緣引發了他深藏著的童年往事,如不達大 的珍貴滋味、阿嬤的烹煮美味、家人、師長與鄉里的人情味,種種記憶隨著 發酵,也是構築了他豐盛的情懷書寫。

《砂拉越雨林食譜》是由西馬雜誌特約攝影師,亦是ikopi咖啡館創辦人蔡立 豪攝影。印刷精美,內收30道砂拉越雨林原住民食譜,除了食物料理法,藍 波亦附文說明食譜的來源,料理特點,同時還為食材的來源、特色及應用作 抒情描述。這部地道的本土食譜還涵蓋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況味與童玩的情趣 。


田思。
■ 田思簡介:
原名:陳立桐(應桐)。
古晉出生,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畢業,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
曾在古晉中華第一中學執教逾30年,並於課業擔任華文學會與華樂團指導老 師。職業是教學,志業是文化。
現為砂拉越開放大學講師,並任砂拉越星座詩社與古晉東方民樂團顧問,詩 巫中華文藝社顧問,同時也是砂拉越華人學術研究會副會長。
田思多次受邀在國內外文學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經常為青少年文藝營 擔任主講。
1999年獲砂州政府頒發各民族文學獎。亦擔任花蹤文學獎詩歌組和散文組決 審,以及華總大馬優秀青年作家獎評審。
已出版17部個人著作,文類含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及學術論文等。
主要作品有《田思小品》、《田思散文小說選》、《田思詩歌自選集》、《 沙貝的迴響》、《馬華文學中的環保意識》、《心靈捕手》等,最新著作為 《心田思絮》。另編有文集超過10部。



藍波。
■ 藍波簡介:
四字輩,生於碩莪樹婆娑、不達大(海桑)樹在紅樹林叢中掛起 累累果實如風鈴,儉樸的漁村小鎮──木膠。1959遷至古晉。
華小畢業轉入私立英校,考取英國劍橋海外文憑。服務於馬來西亞海關部三 十多年,海城駐站,邊界把關。
1970年代在林夢開始寫作。砂拉越星座詩社社員,詩巫中華文藝社社員,曾 任秘書、主席。主編中華文藝社副刊〈文苑〉及砂拉越星座詩社副刊〈田〉 ,編輯"拉讓盆地叢書"。1992年出版詩輯《變蝶》。
曾 獲多屆砂拉越星座詩社、詩巫中華文藝社常年文學獎,詩歌和散文首獎。 2001年〈尋找一棵樹〉獲砂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首屆文華文學獎散文第二名 。2003年〈尋找不達大〉獲新加坡國際廣播電台、武吉智馬瓊崖聯誼會散文 第三獎。2008年〈一頭牛的背景〉獲馬佛青總會第二屆馬鳴菩薩文學獎小說 首獎。


沈慶旺。
■沈慶旺簡介:
筆名:偶然、風子、句點、七月、西門、西門亭、Cancer等。
1957年生於砂拉越古晉。
1970年開始創作,旅居現代詩聚落,參與砂拉越星座詩社。
1973年即在報館兼職並主編文學副刊。
1974年始企圖用一種夢的語言筑造完美的想像世界。
1976年畢業於中華第一中學理科班。
1980年,他認為文學創作給心靈帶來的快樂對抗精神虛幼和壓抑;語言文字 的宣泄與傾訴釋放現實生活中的抑悒和顫悸,創作實現了自己的妄想和烏托 邦。
1989年加入詩巫中華文藝社。深入荒野,開始創作原住民系列作品。
1994年出版詩集《哭鄉的圖騰》。
2001年底每隔一月旅居台北,創作存在主義"台北系列"散文。
2007年出版原住民書寫《蛻變的山林》。
現況:在古晉經營藝品店,兼作書畫、篆刻、木雕、銅雕、書刻、字畫裝裱 、網站設計等。"犀鳥天地"文學網站站主。

下列為新書推介節目流程:
6時30分:工作人員到場
6時45分:來賓入場
7時00分:中华文艺社主席楊善致歡迎詞
7時10分:大將出版社社長傅承得先生致詞
7時30分:新書推介儀式
7時40分:贈送紀念品
7時45分:作者分享與交流
8時45分:大合照
9時00分:作者簽書
9時20分:茶點與自由交流。
希望所有喜爱中华文化、文学及创作的朋友,我的朋友们,都要出席这场难得的大型活动,让场面更加热闹。
诗巫中华文艺社约定你了。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简介本地写作人--邓裕强(阿沙曼)

邓裕强,笔名阿沙曼、白羚、司徒一。资深写作人与专栏作家。受教育于诗巫中华中学。1961年至1962年为诗巫<民众报>编辑。1962年杪汶莱事变该报遭封闭,逐后被捕下狱。1967年至1972年间,先后曾任<美里日报>与<国际时报>编辑。目前为政治工作者。与友人合著<岁月留痕>和<各有话说>。

简介本地写作人--官水华


官水华,1960年出生于砂拉越木中。毕业于诗巫卫理中学。求学时期常为作文伤脑筋。在念中学时,她已开始热衷写作,并以“狄蕾”的笔名投稿于本地报章。她曾获砂拉越各中文报章常年征文比赛奖,有三十多年投稿记录。曾任木中省浮刹中华小学临教两年,古晋平民房民众协会执行秘书。自1984年在古晋人联党总部任职,目前是人联党助理执行秘书。与友人合著<岁月留痕>和<各有话说>。

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蓝波新作品--砂拉越雨林食谱


雨林食神呈现30道砂拉越原住民食谱,给你最真切的味道!

将于6月27日(星期六)晚上7时在诗巫潮州公会举行推介礼,
入场免费,购买者将得作者亲笔签名!


书名:砂拉越雨林食谱
书系:婆罗洲系列04
定价:RM 24.00
页数:80页
开数:32
版式:横排
字体:简体
封面:四色、回折
版次:第1版第1刷
出版日期:2009年6月1日
装订:线胶装
ISBN:978-983-3941-55-1
商品码:978-983-3941-55-1
作者简介:
 
   文字--蓝波,四字辈。生于俭朴的渔村小镇——木胶。1959年迁至古晋。华小毕业转入私立英校,考取英国剑桥海外文凭。服务于马来西亚海关部三十多 年,海域驻站,边界把关。1970年代在林梦开始写作。砂拉越星座诗社社员,诗巫中华文艺社社员,曾任秘书、主席。主编中华文艺社副刊〈文苑〉及砂拉越星 座诗社副刊〈田〉,编辑“拉让盆地丛书”。著有诗集《变蝶》及散文集《寻找不达大》。曾获多届砂拉越星座诗社、诗巫中华文艺社常年文学奖诗歌和散文首奖, 并曾获砂留台同学会诗巫分会首届文华文学奖散文第二名、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武吉智马琼崖联谊会散文第三奖、马佛青总会第二届马鸣菩萨文学奖小说首奖等。
  摄影--蔡立豪,1962年生,杂志特约摄影及商业摄影。曾任职于印前制作及印刷公司。也是ikopi咖啡馆创办人。
 
 
内容简介:
 
  居住在雨林边陲的原住民,都是治林高手,而委实雨林中孕育了许多野兽;野猪、鼠鹿、山羊等飞禽走兽,都是他们猎取的食物。另外蕨类“巴固”、“米灵”、三苏和野芋,都是伊班族桌上的菜肴。山溪小河中的淡水鱼虾,也是他们的海鲜。
  原住民的食物,除了原始的烧烤、熏、晒、腌制外,由于接触到其他民族的炒煮方式,从中加以搅和变化,把原住民的料理也变得花样百出。
  本书收录30道砂拉越原住民食谱,呈现雨林里最真切的味道!
 
 
目录:
 
3 前言
辑一 开胃沾酱
8 酸芒果三峇酱
10 酸杨桃三峇酱
12 古隆冬三峇酱
14 虾醤
辑二 肉类佳肴
18 姜味山猪肉
20 益母草清酒炖鸡
22 竹筒鸡邦梭
24 笋鸡咖喱
26 斑兰叶包鸡
28 长屋里的鸡饭
辑三 美味河鲜
32 酸辣泥鳅
34 豆豉焖泥鳅
36 竹筒鲜泥鳅邦梭
38 马兰诺人的鱼头咖喱
40 辣味啜啜螺
42 辣味河虾
辑四 鲜果野菜
46 酱油腌黑橄榄
48 罗望子芋糜
50 酸辣野茄汤
52 炭烤茄子
54 嫩椰心咖喱
56 木薯嫩叶滴得
58 树枳菜滴得
60 酸辣凉拌巴固蕨
62 咖喱粉炒巴固蕨
64 巴固蕨炒虾膏
66 蒜味巴固蕨炒江鱼仔
68 白米酒米零蕨
70 米零蕨嫩芽炒虾米
72 鱼骨蕨嫩芽炒虾膏

田思作品--心田思絮


田思的小品像在文學的原野上瀟灑自如的散步,時而徐行,時而疾走,時而涉水,時而跋山,在側首回眸時顧盼生輝。


将于6月27日(星期六)晚上7时在诗巫潮州公会举行推介礼,
入场免费,购买者将得作者亲笔签名!
 
名:心田思絮
書系:大將Fuse 43
定價:RM 26.00
頁數:240頁
開數:32
版式:橫排
字體:簡體
封面:四色,回折
版次:第1版第1刷
出版日期:2009年1月31日
裝訂:膠裝
ISBN:978-983-3941-35-3
商品碼:978-983-3941-35-3
 
 
作者簡介:
 
  田思,原名陳立桐(應桐),古出生,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畢業,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曾在古晉中華第一中學執教三十多年,並於課餘擔任華文學會與華樂團指導老師。職業是教學,志業是文化。現為砂拉越開放大學講師,並任砂拉越星座詩社與古東方民樂團顧問,同時也是砂拉越華人學術研究會副會長。
  多次受邀在國內外文學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經常為青少年文藝營擔任主講。1999年獲砂拉越州政府頒發各民族文學獎。亦曾擔任花蹤文學獎詩歌組和散文組決審,以及華總大馬優秀青年作家獎評審。
  已出版17部個人著作,文類含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及學術論文等。主要作品有《田思小品》《田思散文小說選》《田思詩歌自選集》《沙貝的迴響》《馬華文學中的環保意識》《心靈捕手》《心田思絮》等。另編有文集超過10部。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田思的95篇文章,分為5輯。第一輯“一 字風流”,收12篇小品,題目都只有一個字;第二輯“一針見血”主要是譏彈與鞭撻社會中不合理現象的雜文小品,內容多著眼於當前社會人生的現狀;第三輯 “一邊涼快”的文章都很短,蘊含了田思對人生的感悟;第四輯“一往情深”是繁複生活現象的觀察,融入哲思,不拘格套;第五輯“一得之愚”主要是田思參與文 藝活動,以及讀書和創作的心得。
  何乃健如此讚譽田思的作品:“他的小品像在文學的原野上瀟灑自如的散步,時而徐行,時而疾走,時而涉水,時而跋山,在側首回眸時顧盼生輝。田思將寫 景、敘事和議論巧妙地結爲一體,借景擬議,寓理於景,遣詞峻切,於行文曲折中顯出形神兼得之美。能於簡樸中見充沛,平易中見神采,確實是散文創作中頗難臻 至的高超境界。”
 
 
目錄:
 
3  序:心田上飄揚的飛絮 ◎何乃健
 
輯一:一字風流
14  攬
16  辯
18  爭
20  閑
22  靜
24  騙
26  氣
28  舌
30  發
32  頑
34  串
36  糊
 
輯二:一針見血
40  都是“頭”惹禍
42  壓力
44  讀書的盲點
46  粗口
48  名家厥詞(一)
50  名家厥詞(二)
52  霧殤
54  自戕
56  頂尖槍手
58  通書.奇症
60  黑白
62  記錄
63  痴呆症
65  “上帝”也“黃牛”
67  垃圾人
69  “愚”人
71  水霸
73  烏代點煙
75  怨氣超載
 
輯三:一邊涼快
78  酸梅湯
79  彩色雪球
81  一邊涼快
82  留下什麼
83  語文環境
85  生命的選擇
87  第二隻鞋子
88  以子女爲重
89  發心.感恩
90  抬轎
91  存在主義
93  木匠笠麻
95  關卡飛起的可樂罐子
96  猛龍怪獸
97  寵物
99  炫話
100 1+1=?
102 另類“迷訊”
103 當代英雄
105 求師若渴
106 他們的天空
107 上海驚輸
109 回到原來
 
輯四:一往情深
114 靜觀
115 與太陽拔河
117 長者風範
121 上天厚我
123 人情味
125 天籟
127 古晉海唇街
130 留得枯荷聽雨聲
132 獨中老人
133 尊重女權
135 長安居
136 那一小片空地
138 秦淮燈節
140 心包太虛
142 韓江一夜
144 另一脈香火
145 雨雪風霜
146 愜意人生
147 如意結與紙鶴
149 輪椅
151 畫花壇
153 噹啷啷的投幣聲
154 詩人,游於時間之川
 
輯五:一得之愚
160 將飲書
162 從景德鎮瓷器談起
163 像兔子尾巴一樣短
164 摻水新八股
166 寫於〈我們不是候鳥〉之後
169 從平凡的稻草到薪傳之火
172 序《和月亮賽跑》
175 序《碧湖詩輯》
179 秋霖難再
182 校園文學的保溫
185 夢羔子的詠物詩
198 嘿,這漢子
202 “動地吟”能否持續下去?
206 “動地吟”與柔軟心
208 從東方聖哲的智慧中尋求生命的靈根
217 共飲一江水,暢抒大地情
220 文學與柔軟心
222 散文加减乘除
 
236 附錄:從作家到文學家 ◎傅承得

蓝波作品--寻找不达大


雨林食神的飲食筆記,
波哥在小鎮木膠的童年回憶,
詩人彳亍婆羅洲的半生足跡!

将于6月27日(星期六)晚上7时在诗巫潮州公会举行推介礼,
入场免费,购买者将得作者亲笔签名!
 
書名:尋找不達大
書系:婆羅洲系列03
定價:RM 22.00
頁數:200頁
開數:32
版式:橫排
字體:簡體
封面:四色、回折
版次:第1版第1刷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30日
裝訂:膠裝
ISBN:978-983-3941-39-1
商品碼:978-983-3941-39-1
 
 
作者簡介:
 
  藍波,四字輩。生於碩莪樹婆娑,不達大樹在紅樹林叢中掛起累累果實如風鈴,儉樸的漁村小鎮——木膠。1959年遷至古晉。
  華小畢業轉入私立英校,考取英國劍橋海外文憑。服務於馬來西亞海關部三十多年,海域駐站,邊界把關。
  1970年代在林夢開始寫作。砂拉越星座詩社社員,詩巫中華文藝社社員,曾任秘書、主席。主編中華文藝社副刊〈文苑〉及砂拉越星座詩社副刊〈田〉,編輯“拉讓盆地叢書”。1992年出版詩集《變蝶》。
   曾獲多屆砂拉越星座詩社、詩巫中華文藝社常年文學獎詩歌和散文首獎。2001年〈尋找一棵樹〉獲砂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首屆文華文學獎散文第二名。 2003年〈尋找不達大〉獲新加坡國際廣播電臺、武吉智馬瓊崖聯誼會散文第三獎。2008年〈一頭牛的背影〉獲馬佛青總會第二屆馬鳴菩薩文學獎小說首獎。
 
 
內容簡介:
 
  雨林食神的飲食筆記,波哥在小鎮木膠的童年回憶,詩人彳亍婆羅洲的半生足跡!
  有那麼一種樹,叫“不達大”,即海桑,是沼澤地生長茂盛的樹木,與紅樹林為伍。風塵僕僕的趕在回鄉的路上,藍波要去尋找一株伴他度過童年時光的樹。
  本書內容分三輯:第一輯“雨林沙拉”是婆羅洲雨林美食品嚐及烹調心得;第二輯“木膠情愫”書寫作者的童年往事,也記錄了木膠這個小鎮的逸事;第三輯“垂釣汶萊灣”則是作者行走砂拉越各城鎮的所見所思。
 
 
目錄:
 
3 序:鄉情撩起的味蕾  ◎田思
7 自序
第一輯 雨林沙拉
12 木薯嫩葉滴得
14 酸辣野茄湯
16 羅望子芋糜
18 用竹筒煮邦梭
20 黑豆豉燜泥鰍
22 兩道咖喱一樣煮
24 雨林的黑珍珠
26 炒一碟榴蓮花
28 自腌榴蓮燉補鴨
30 野味十足蝙蝠肉
32 蕨類兩道菜
34 雨林沙拉
36 長屋裏的野宴
38 包菜泡菜
40 硬魚軟魚
42 泥怒
44 Umai 魚生
第二輯 木膠情愫
48 魚是故鄉鮮
50 碩莪,魚蝦之鄉
52 阿嬤的半煎煮
54 四色紙牌
56 爽坐單程車
58 套土蝦
60 釣蟛蜞
62 蟛蜞外章
66 蟬聲灼熱的夜
71 先聲戲院
75 魚米鄉的牛場
77 自購第一本書
79 那年的聖誕禮物
81 紅包硬幣兩角
83 尋找一棵不達大
88 沙灘的童話
90 面對南海述說沙灘的童年
95 粼粼潮上的水鏢
98 尋找一座墳
102 墳場的那口井
105 失落一片膠林
108 碩莪棕櫚巴佬樹
110 碩莪粒
112 踏粉
114 萋萋鹹草
116 竹籬笆
118 我愛野牡丹
120 安公叫
122 阿猴
124 瘋子阿俊
126 菜園阿伯
130 感恩的人
132 叢林沐雨
134 阿逸之死
第三輯 垂釣汶萊灣
144 祭港
146 磚塔
148 墳場中的井
150 三腳狗
154 垂釣汶萊灣
158 漲潮那一夜
161 蜥蜴鎮側記
164 恫嚇果樹
166 蠱話連篇
169 野鴿子的黃昏
172 漠視是一種傷
174 己欲立而立人
176 那一夜
180 1961
182 夢境幻真
184 一尊月色的心情
186 魚飯
188 傷心舞蹈
190 緣花邂逅
192 近觀布袋蓮
194 雨林的守護者
196 八角音樂亭
 
 
自序:
 
  友人阿德終於實現了他多年來的夢想,開了間小食館——傘下咖啡座(Payung Cafe)。
  過去我們每次結伴旅游他國,喜歡串街走巷,融入當地民衆,在街邊攤子,品嘗當地美味小吃,返回後,依樣如法料理,煮出相同的菜肴。
  我們也時常調侃自己,有朝一日開了餐館,必定摒棄塑膠餐具,要用簡樸而不失美觀的瓷器餐皿,盛著原汁原味不加味精的菜肴,讓顧客吃得高尚與健康!Eat with class是我們的口頭禪。而今,他收藏了多年的美麗獨特的碗碟,也都派上用場。
  而我下崗前工作三十多年,在外地服務獨居三分二的時間,自己下廚填飽肚子外,也不斷研究改進每一道菜,從而提升自己對美食的要求。
  對於本地土長的食材、作料的配搭和料理,一道道的菜肴,都在阿德髮廊的厨房不斷試味、提升,最後上桌,滿足了自己的味蕾,再定下食譜而有了第一輯“雨林沙拉”的腹稿。
   至於故鄉,孕育我童年的舊木膠,已在兩次大火中毀容,淬成灰燼。新市鎮以高姿態升格爲省份,縱有蓬勃的迹象,也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失去了當年的純樸;對 我而言已是一個陌生的環境,無法適應。消逝了的許多景觀無可供我回憶,我只有從記憶的存檔中,一一載下童年的經歷與情事,輯成第二輯“木膠情愫”,是我對 故鄉的懷念,而“不達大”(pedada)這原產樹果,是我童年的情意結。
  這兩輯構成了《尋找不達大》的主要內容,第三輯“垂釣汶萊灣”的篇章,有些是第二輯的延續,其他則爲配合“書寫婆羅洲”的理念而收集的作品,亦是我走過生活的心路歷程的點滴。
  這本集子得以付梓,要感謝田思的積極推動。
  感謝傅老承得,一場戲言與承諾,促成《砂拉越雨林食譜》的定稿撰寫。
感謝大將出版社副總編輯劉藝婉小姐。
  感謝拉讓江畔“中華文藝社”一班朋友,感謝黃國寶、沈慶旺和石問亭。
  感謝新加坡書法家楊昌泰老友,爲這本集子題字。
  感謝兩位友人:葉木水與陳忠信(Jeffry Ting)的支持。

沈庆旺作品--台北的雨,古晋的蚁


本書“斷裂”成兩輯:一輯寫台北,一輯寫古晉。沈慶旺的散文帶有詩意,他筆下的台北總是如雨般陰鬱,字裡行間透露躁鬱的情緒;他所寫的古晉則覆蓋著陽光的暖意,憂鬱比較輕。

将于6月27日(星期六)晚上7时在诗巫潮州公会举行推介礼,
入场免费,购买者将得作者亲笔签名! 

書名:台北的雨.古晉的蟻
書系:千秋文學55
定價:RM 18.00
頁數:176頁
開數:32
版式:橫排
字體:簡體
封面:四色、回折
版次:第1版第1刷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30日
裝訂:膠裝
ISBN:978-983-3941-44-5
商品碼:978-983-3941-44-5
 
 
作者簡介:
 
   沈慶旺,筆名有偶然、風子、句點、cancer、七月、西門、西門亭等。1957年生於砂拉越古晉。1976年中華第一中學理科畢業。1970年開始創 作,旅居現代詩聚落。1973年即在報館兼職並主編文學副刊。1974年始企圖用一種夢的言語築造完美的想像世界。1980年,文學創作給心靈帶來的快樂 對抗著精神虛幻和壓抑;語言文字的宣洩與傾訴釋放現實生活中的抑悒和顫悸,創作實現了自己的妄想和烏托邦。
  1970年底參與砂拉越星座詩社,1989年加入中華文藝社。1989年深入荒野,開始創作原住民系列作品。1994年出版詩集《哭鄉的圖騰》。2001年底,每隔一月旅居臺北,創作存在主義“臺北系列”散文。2007年出版原住民書寫《蛻變的山林》。
  在古晉經營藝品店,兼作書畫、篆刻、木雕、銅雕、書刻、字畫裝裱、網站設計等。“犀鳥天地”文學網站站主。
 
 
內容簡介:
 
   沈慶旺一度在台北、古晉兩地往返,空間的變換讓他思索自身的存在價值,發現另一個自己,如同著名作家鍾怡雯在序文中說:“一個從山城出走的中年靈魂,突 然被拋擲到陌生的城市,他熟悉的語言和生活模式徹底被顛覆了,面臨‘從一個口袋到另一個口袋’的掏空感。隔絕和孤獨,一種非溝通的狀態橫在他和生活之間, 唯一的慰藉是咖啡。中年靈魂忽然發現了鄉愁,意識到存在,時間變得格外銳利而清楚,乃有了‘冬天已經很老,夕陽裡有人長滿了白髮’這種超現實的詩性領悟, ‘存在是一種搬運的遊戲’這種身不由己的透視。”
  也因此,本書“斷裂”成兩輯:一輯寫台北,一輯寫古晉。沈慶旺的散文帶有詩意,他筆下的台北總是如雨般陰鬱,字裡行間透露躁鬱的情緒;他所寫的古晉則覆蓋著陽光的暖意,憂鬱比較輕。
 
 
目錄:
 
3 序:斷裂/鍾怡雯
輯一 台北
12 那一夜的雨聲
14 臺北的雨
17 也許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19 煙火、人間
21 無聊的咖啡下午
23 沒有距離感的空間
25 一個人生日
27 誘惑的欲望
30 我確定我沒有睡著
32 言語、時空
34 完美的祈望
36 我們還能怎樣呢
39 Everybody Looking for Something
41 所以我的頭很疼
43 感覺快樂
45 I am What I am
47 最後一個希望
49 城市口袋
51 在城市裏活著
53 頻牽挂 鬢漸白 漸消瘦
55 滋味
57 星期五、黑色
59 午夜裏的收音機
61 視覺殘留
63 燈影、高處
65 我們很想放肆
67 午夜的燈光
69 寒冷臺北
72 寂寞寒夜
74 新年感覺
76 感覺明亮
78 繁忙的寂寞
80 咖啡人生
82 熟悉生活
85 臺北囈語
87 臺北地鐵火車站
89 相約在廟前
91 臺北老咖啡館
93 星光三越廣場
95 繼續存在
97 等待存在
99 感覺時間
101 必須記憶
103 欲望
105 獅城地鐵
107 另類體驗
109 恬靜
111 生存信念——悼念自毀之友
113 如此而已
115 孤獨程式
117 搖擺意識
119 記憶形式
121 傾斜的月
123 時間
輯二:古晉
128 蟑螂
130 存在
132 城市生活
135 咖啡館
137 無意識的咖啡鬱悴
139 習慣於寂寞孤獨
141 咖啡戀情
143 享受一杯咖啡
145 膜拜一種文學
147 雨聲
149 除了回憶
151 阿嬤的爆米香
153 螞蟻搬家
155 童年的電影
157 夢話
159 苦瓜
161 有一種淚痕叫傷心
163 ?
165 睡眠是一串死寂窒人的鎖匙
167 是否我必須那樣地走得更遠更遠,天空才是天空,夜才是夜
169 在你遺忘的時刻
171 雨的變奏

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与石问亭一起 探讨网路文学

图与文:杨顺才(美里)



石问亭:当下年轻人﹐有谁不上网?



网路不因为你而停顿

  
我的第一台电脑价值八千令吉﹐今天可买两台手提电脑。



  喜与文友研究文学的石问亭﹐时常上网与台湾大学生交流﹐被冠以“大侠”雅号。他藏书丰富的手提电脑是学生们搜寻资料的“宝库”。



  
古晋是石问亭的出生地。他不姓石﹐原名吴崇海﹐现改吴俊辉。石问亭是他常用的笔名。现年60岁的他﹐尽管到了退休年龄﹐由于任务特殊及得到长官器重﹐他依然留在部门服务。
  在砂州文学史上﹐石问亭算是最早进军网络文学的文友之一。因此﹐网络文学成为他的专长﹐加上他的资深﹐美里笔会特邀他为美里文友主讲:「网路文学」。
  石问亭80年代末开始玩电脑﹐那时也是国内电脑业萌牙阶段﹐美里卖电脑的商店只有一家﹐为了实现上网发展文学的理想﹐他以分期付款方式﹐花费8000令吉购入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他主持《网路文学》讲题说﹐「网路文学」是「网络的文学」之简称。
  从传统文学走上网路文学10余载的石问亭认为﹐网际网络的发明﹐文学路好不好走﹐见仁见智。但明显地﹐它已经拉近了全球文学爱好者的距离﹐也为写作者创造出人人平等的地位。
   他表示﹐网际网路,又称作商业互联网,自1990年代开发以来与广泛的应用,不到20年时间,已经在全球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1998年,痞子蔡在台 湾大学校园BBS电子布告栏写小说,很多人好奇追看,引起跟风的热潮。网路文学于是应势而生,蔚然成风,成为青年人最受宠的媒体。2008年十周年纪念, 海内外作了盘点的谈话,使我们对网路文学有了新的认识。

探讨网路文学 3重点

  砂华文坛还真没有出现这个写作环境。时至今还也没有网站的设立,这带给我们什么问题和启示呢?这个问题可分几方面探讨,比较值得加以讨论的三个重点有:
  (1)网路文学
   「1998年,痞子蔡在网上发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为网路文学正式登场的标志性事件。仅仅10年,这一新兴的文学存在样式已走向主流。」这是 2009年3月,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胡平先生在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四次全委会上有关网路文学的重点谈话,亦是我今天演讲的关键字:让我们回顾过去、评估 现在、展望将来。
  说来说去﹐网路文学还是一个暧昧的词。如果加个‘的’字﹐网路的文学,就更容易明白了。
  “以我来看,它不见得就 是新兴文学,也不一定会走入主流。我们可以凭藉传统文学的观念来看,也可以从网路上各路参谋来说,除了各说各的争论并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目前网路文学并 未形成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何况网路文学到此只有10年,往后还不知派生什么变化,不得而知。然而这个文学样式确实定型下来:21世纪是网路文学的 世纪。”

青年人的新宠

  在互联网上,我们惯 用“传统文学”指称平面媒体刊载的作品和其书籍,包括网路出现之前的印刷品。“网路文学”自然是指在网路上的作品和被编印出版的书籍。不过现在已经很难作 出分别。好比说“鬼吹灯”这部小说,因为它最先在网路上发表,还是称为“网路文学”。网路语言变动快,很多已经失去文本的字义。
  简单地说,它是一种文学青年的文学,或者说,是一种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因网际网路的兴起而发展开来,以互动和原创为特点。复制上网的文章,就不能称为“网路原创文学”了。但复制原创作品遍地都是很难辩别,所以这些冠词只能当作一个协定,没有一定的标准。

网路面前人人平等

   网路文学以其即时传输,无篇幅限制,互动的特性,跟贴评论,点击数,转贴,链结的花样,成为青年人最热衷的写作平台。这不是因为普遍的青年人都懂电脑和 网路,喜欢热闹,创新,我以为是那发表的欲望。网路以来者不拒庞大空间吸纳所有平面媒体是应付不来的投稿,使到人人有发表机会;看到他们的作品。比以前写 出一部文稿而无人问津,在心理上是天差地别的。我想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而选择在网路上发表。当年电子布告栏写作的流行,就是针对平面媒体报刊而发的。 他们争取的就是这个发表的空间。因为文稿的发表权由副刊编辑控制,而版位往往落在几个名作家手里,一般写作者是很难见报的。所以网路平台一开放,人人受宠 若惊。
  网路文学面前人人平等。你只要掌握基本常识就可以上网上贴文章,跟贴评论,没有人能阻止。摆在我们面前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写作的风气。你 想写什么就写,不受有关当局审稿,站主也不会改动你的文字。当然一些敏感字眼被过滤,煽动性的文章被撤除还是有的。一般的文艺写作人都能遵守网站的协定。 当然倒楣的还是有的。

网路文学的新衣

  从开 始到现在,网路文学一直是以一种颠覆者的姿态出现,有自己的传播管道和阅读方式。就连笔名也有自己的一套,比如痞子蔡、九把刀。由于微软视窗的出现,互联 网形成图文并茂3D多维世界。网路文学开始穿上新衣。当我们谈到这问题时,而仅仅是从这形式上的变化来谈论网路文学。例如它的开放性,超文本链结,虚拟与 影视的效果等等。无可否认这些东西确实给网路文学带了变化,这只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跟文学没有关系,但依此来企图说明网路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内在差异, 是很难弄个明白的了。
  网路文学说到底还是以作品文章见示于人,而不是萤幕上那些闪闪发光的点缀,这只是网路文学的工具。

网路文学的阅读

   就是因为太自由上网,网路文学的素质引起很多争议。目前活跃于海峡两地的网路文学,台湾比较偏向搞笑、图文的创作,有九把刀小说类、散文类天马行空的作 品。大陆则倾向玄幻和历史的创作,有天下霸唱、当年明月这类比较严肃的作品。他们在网上是热点,落地出书也一样洛阳纸贵。
  以中国大陆“起点中 文网站”举例,已经有3个板块,分成11个不同类别:爱情、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题材的作品,涵盖了人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一种文体。 从传统的诗歌散文到网路小说、剧本,更有专设专案,比如军事文学的专项批评,新文体手机小说等。这些项目几乎是平面媒体的复制或翻版--传统文学有的网路 文学都出现了。
  网路文学所表达的内容在某方面可能不同于传统文学,但大致上是一样的。网路文学中的诗歌和传统的诗歌创作没有任何区别,比如说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散杂文也没什么改变,评论文章无不是在传统思维下用传统话语来搭建的。唯一受影响的是小说,一路来 都引起争议。我以为这是因为这些是属于低龄写作者,主要是发表欲过过瘾而已。但大体上符合一般市民的喜怒哀乐,中间加了一些疾世愤俗、男欢女爱,所以深受 一般读者的欢迎。网路写作人众多成名没几位,这是事实。
  网路文学在很多人眼里仍然是“不入流的文学”。网路写作者还不能成‘家’只叫‘写手’。
  网路当然有高素质作品。比如平面媒体名家的作品上贴,与纸面书同步发行的网路书籍。以我涉足“天天社区”、“天涯线上”,都是百里挑一的文章。这些作者不求名利,不理网路,不赶时髦,借助网路的空间默默耕耘,让我们认识网路文学的另一个方面。

捉襟见肘的框框

  网路文学迎来了一个萤幕也带来一道难题。1998年痞子蔡作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这样开头: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2008年“明朝的那些事儿”朱元璋开头的介绍: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从这两段小说我们看到什么了?网路文学的“新文体?你说搞怪也行,文字新潮也可以,你答对一半。但你有没有看到,你眼睛一扫大概也弄明白了。上面一段写爱情小说,下一段写历史小说。朱元璋是谁大概也知道了。
  文字段落简短,一目了然是它的特色。怎么说呢?
   由于网路文学是通过电脑萤幕阅读,超链结和滑鼠主宰了我们处理它的方式。比如说长文章得利用滑鼠拉动,流览起来不是那么方便。重看时或不明白的地方还要 上下拉动。所以网路文章为了迁就萤幕阅读大都简短,最好三言两语把话交代清楚,而段落是以萤幕框里看到的最为理想,这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事,以为网路作家都 在搞怪。网路大都是速读者,不会有人为了一个介绍写上千字,除非作考据。
  然而顺随软体的精进,这个框框开始变化。下图就让人耳目一新。此书制作精致,出自高手,完全符合电脑萤幕阅读的尺度和习惯。整页书的画面正好在萤幕上,把滑鼠点击,那一块画面就放大,让人阅读。不过这个以特别软体制作还有它的局限,就是得不停用滑鼠点击放大文字阅读。
  以上下两个举例来看,我们大概明白萤幕写作和阅读是什么一回事。
  “我到现在还是有这种感觉,从网路下载鲁迅文章就是不能像书本上读到鲁迅文章那样的权威。鲁迅在网路上是平面的,书上的鲁迅是3G。纸质书籍确实有它的魔力。”
  (2)传统文学走入网路
  总的来说网路文学自有其一套游戏规则,你要加入你要生存就得遵守没二句话。
“我认为在审视和看待网路文学的同时都应该放弃带有色眼镜,把对网路文学的和偏见转化成对网路文学的研究和学习,让网路文学走进大众的阅读生活。无论你是否喜欢它,是否反抗它,这个潮流是不可能避免的,谈论网路文学都得从这个角度来看。”
  网路文学已经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今天在传统和网路媒体的和合之下,网路和传统文学已经互相融合,互相依存。许多网路作家落地被收编出版纸质书,传统作家也上网,各领风骚。这是好的开始。现在市场上传统和网路书籍基本上是很难分别出来了。
  网络迅速增长、博客流行,资讯无远弗届,以其即时传输、互动、无篇幅限制的特性,无偿取用的惯例,成为当今最受宠的媒体。基于其虚拟的特性,网路摆脱了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庞大的财务负担,成为极容易建立的载体,谁都可以弄一个几乎是免费的网站、博客。
   传统文学与网路文学不一定要挂?设立网站不一定要跟着人家弄个什么网路文学。这是两码事。在我们的地方上很多人可以用电脑写作,文学团体也很乐意地替会 员出书,但都不上网。我们是满足现状,还是无能为力?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想问的是既然书出版费都花了,为什不上网呢?现在设立一个网站并不需要很多的 经费,况且技术也很普及,不必什么专业知识,尤其有了扫描器一本书即可影印出来,所以现在传统文学上网不是件难事。
  1990年,石问亭看到网际网路快速的成长趋势,而建立了“犀鸟文艺”。这是以『诗巫中华文艺社』为基地的文学网站。当时是网路萌芽时期,也不知要搞些什么。后来﹐他还是认清了一个大方向,那就是「库存」。
   “我比较注重有三个项目:一、中华文艺社丛书和副刊资料的库存;二、砂华文学作家,世界名作家作品的收集工作;三、提供文学资源的链结。我最大的梦想就 是建立一站式的「文学百货市场」。几年之后,资深作家沈庆旺先生也设立「犀鸟天地」。他看得比我远,发起婆罗洲文学资料的库存。这是一项专门的文学工程, 而且非常成功。砂拉越几个文学团体的资料都被他分门别类建立起来。”
  这两个“犀鸟网站”办的相当出色,有很多大专学生利用这些资料而完成他们的论文;有很多学者慕名前来砂拉越作研究。
   “最近几年我国的大专也有了砂华文学研究的专案。他们当中特地前来作实地调查,我记得美里笔会主席蔡宗祥先生已经是一个被研究的物件了。我不能说这些项 目是因为这两个网站促使的,然而当中通过网路而知道砂华文学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大有人在。这之后文坛上开始出现不以西马为中心的论述,砂华文学与世界接 轨,砂华文学成为另一板块的谈话。砂华文学热门起来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些板块之争、中心论,但还是很高兴看到砂华文学浮上来「西马是马,东马不是马」的 文学现象,开始不复存在了。”
网路不因为你而停顿
  “犀鸟文艺”后来因一些客观限制,业务完全停顿下来。但是网路不因为“犀鸟文艺”没 有更新而停止操作,反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资料不断复制。这就是网路的力量。但是在平面媒体就没有这个本事。比如说,我知道美里笔会有个“钻油台”副 刊,就不知道还有另一个“巴南河”。上个月我到民都鲁,在旅店看到的已经出了一百多期。由此可见平面媒体是有它一定的区域限制,然而美里笔会的博客却跑到 世界各地,我在古晋也看到了。这是无可否认的,书籍能传多远呢?何况其千百本的印刷量又有多少本被卖出去,有多少本被国外读者看到?我们都明白,这些书其 实是堆积在屋里的床底下。以拉让盆地丛书来说被网路下载的次数至少十几万笔。这是传统书籍办不到的事。
  (3)网路文学的未来
  21世纪是一个网路的世纪。无论你是否喜欢它,是否反抗它,这个潮流是不可能避免的。
   对于文学团体,尤其我们砂拉越来说,冲击不大。因为到今天我们还不见文学网站的设立。目前虽然没有说不设网站、不建博客,就会被淘汰的命运。然而我们当 观察到过了三五年,平面文学的道路越变越窄,纸媒文艺副刊逐渐消失,纸质书出版费用越来越高,而电脑、网际网路越来越便宜的时候,就明白了。
  21世纪这个e时代是利用搜索机器与世界接轨。我们的文学团体若还是止步不前,那只在原地踏步。
   “以前我有提出一个计画:砂拉越文学团体建立官方网站,各别写作者设立“社区”,然后链结成一个大网与世界各地的文学网站接轨。当年的我哪会想到“社 区”是现在火热的博客。从目前来看,两者都没有实现。博客是有一些,可惜都没有链结。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网路文学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有关这一章的谈 话我留给你们。”
结语
  我们争论的其实还是文学,这和那种沉缅于网路生活而产生的“文学”是两回事,虽然其中不乏这种痕迹。
  21世纪是网路文学的世纪。网路文学所表达的内容在某方面可能不同于传统文学,具体上仍然没有区别。你不搞网路文学也可以上网。网路作家出版纸质书,传统作家也上网。各出版社的书籍也在网路上同步发行电子书,网路与传统已经走在一起了,只要你喜欢可以上网也可以落地。
  随着网路的迅捷发展,以互联网为写作的平台展现了无限扩大的创作空间。我们看到大量非专业的网路作家构成庞大的创作群落,使到网路文学成为洪流。
  现代人没有建设网站没有网路文学不会死吧?肯定不会。但是设立网站对于一个文学团体或个体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这个网路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上网条件越来越普及,并不一定要有专门的知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将来写作的平台也只有网路最便宜了。
  你选择留在旧大陆,还是迎向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