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3年10月18日星期五

瑟冷布文化资产活化计划 种族文化界线畛域分明

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人文社会系教授罗烈师指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从前的母题是海外华人的认同问题,这一取向的研究无论以「华侨」或「离散」的理论视野,基本上都是中华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华人研究。 

同时,就研究范围方面,也通常以市镇及会馆为主。

然而,他说,随着冷战结束与大马国族建构运动之底定,华人移民早已定居,正面临着在地化及共享「一个马来西亚」的族群论述。因此,前代中华中心主义立场已无法界定当今东南亚华人的研究。

罗烈师是受到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的邀请,在第六届华族文化研讨会中作专题主讲时,这样表示。

他的讲题是:砂拉越新尧湾跨种族地方社会的探讨:一个瑟冷布文化遗产活化计划的视角。

此文以砂拉越古晋省石隆门县新尧湾(Siniawan)为研究对象,借由其附近比达友祖居地瑟冷布山成为联邦文化遗产,且展开活化计划这一社会文化事实,观察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其地方社会如何构成。

研究显示四项结果,其一,在一般生活消费的层次上,一个共同的消费市场是存在的;其二,华人在新尧湾几番浮沉,建立了相当稳定的地方社会文化传统; 其三,产业所依附之土地所有权明确区分,种族文化界线亦畛域分明,这即显示在瑟冷布活化计划被视为是比达友,特别是本宁尧(Peninjau)聚落的事 务;其四,但仍不乏种族界线的跨越者,这一方面早已表现在婚姻与信仰等部份现象,而在当前瑟冷布计划里,也表现在华人对其衍生之文化观光产业的期待中。

信仰文化照见地方社会

在他的讲题中,花了近乎冗长的篇幅,以民间信仰的观点,详细地说明了新尧湾是一个具有认同意识的地方社会。同时,对于熟悉中国大陆与台湾汉文化的读 者而言,新尧湾信仰文化照见下的地方社会,跟两地比起来,虽有细节上的差异,但整体而言,十分相似。显然华人文化飘洋过海之后,仍然保存相当程度的稳定 性。

然而,如果转从「在地化」的观点,这段新尧湾的故事,显然偏于河岸一隅。两千余位客家华人确实在港边巴刹,缔造了包含八港门的地方社会,但故事的场景只在河边,而围绕着瑟冷布山周围广漠土地上的五千比达友人,只是说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故事里对方的容颜,其实颇为模糊。


文化资产计划5目标

这种模糊在近来才通过的文化资产计划里,表露无遗。2011年11月23日通过「瑟冷布文化资产活化:森林之保护与保存」计划,设置15万令吉的基金,预计至2013年7月完成。

计划揭露了五项目标,包含保存本宁尧及周边环境之生物多样化自然特质;避免本宁尧过度开发;拓展观光潜力,使本宁尧成为观光热点;借由保存而有责任的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生计;鼓励地方参与相关观光活动与机会,进而提高生活水准。

这些目标有生态,有观光,也期望透过生态观光,提升比达友人的生活水准;然而,能否透过这一观光手段,保存与发扬比达友文化,则尚待认真考虑。

经过研商之后,最后决定了重建拉者的木屋、整理登山路径、建立游客中心三项工程,可是经费有限,无法支应设计费,导致未能迅速进入施工阶段。然而, 即使能够顺利进行,三个工项所直接满足的只是让游客顺利走上瑟冷布山,参观拉者的木屋,而这能否触及比达友文化的核心,尚难预见。

百余年前,从山上三个甘榜向外迁徙,而今衍生为17个甘榜的比达友人,山居之前,他们从何处来?下山之后,他们如何维系这批族人的比达友文化?透过文化资产活化的手段,原本要活化的内涵,也就是这一比达友文化。

经商的华人,170多年来,虽然几经波折,而今尚得立足砂拉越河畔,守住自身文化。那么对于共居一土的比达友人,华人能做什么呢?令人意外的是,计划对于瑟冷布山前的新尧湾,着墨太少。

罗烈师也提到,从山前的咖啡店启程,走近水,神游了一百七十多年来华人巴刹跌宕的历史;爬上山,几乎看着拉者起木屋,又看见屋塌了。比达友下山四方 播迁之际,华人祖先们重履斯土。是的,这确实是个多元种族的砂拉越小镇,山前的咖啡店里,客语、马来语、华语、比达友语依然纷陈。

只是,那方瑟冷布山与砂拉越河山水之间的土地,是否会召唤地上的人们成为同一个地方社会的子民呢?

目前看来,历史仍然不是「一个」历史,当代也不是一个当代,对于新尧湾的华人而言,近在咫尺的瑟冷布与比达友,其实仍很遥远。

这两年文化资产议题在马来西亚大小事不断,先是槟城旗鼓与柔佛游神列入文化遗产;而首都吉隆坡捷运与苏丹街保留,则角力方酣。此皆华人在马来西亚青史重要而不可磨灭的贡献,学者亦在华文报刊痛陈《此城将亡,历史何在?》。

华人理当抢救自己的文化资产,无劳多言;不过,会不会有一个跨越种族樊篱的地方社会,共同挽救彼此的文化资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