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全国诗人雅集

  • 卜琯
对 于大部分的读者来说,诗没有多大的兴趣,以为读诗和作诗只是少数喜欢钻故纸堆和喜欢死文物的人所做的事。现代的人,对书本都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有的话也 只是看看那些食谱,或是运书而已。年纪轻的,还会看漫画,对他们来说,书就是漫画,别无它物。这样的现代,是否可悲?不对,这年头捧明星作家的人也还不 少。你看,台湾的刘镛、张曼娟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是七把刀却正当行。在中国,莫言虽然得了诺贝尔奖,他的名气绝对不如郭敬明。这两个作家界的当红炸子鸡最 近都出了自己作品的电影,都是卖了个满堂彩。只有诗人们却独憔悴了。

我是非常敬佩诗人们的,不管是做古典诗的还是新诗的诗人。 学生时读过几首古典诗,对诗人们敬仰有余,对他们的认识却不足。我也曾看过几首新诗,多半看不懂,不是诗人写得不好,而是我的欣赏力不足。其实,小时候我 是在古典诗的氛围中成长的。我的父亲就是一个诗人,他是诗潮吟社创社的一分子,也是诗坛活跃的一分子 。那时候,每月诗钟课,我也曾经帮忙誊写诗稿,多多少少受过诗的影响。可是,我是不孝的,也是无能的,未能传先父的衣钵。这么多年来,几处奔波,日夜辛 苦,只为了生活,全无诗意。只有最近这几年,突然觉得亏欠了父亲太多,这个诗债是应该还的时候了。于是,我也开始附庸风雅,成了后进诗人了。

诗人是要有朋友的,否则,一个人独自吟哦,会变成诗呆的。幸好我们也有着么一班半是诗呆的人,闲着没事聚在一起,平平仄仄了起来,也蛮像那么一回 事,也蛮作了不少的诗。这些诗,自己欣赏,不如共同欣赏,自我标榜,不如让人标榜。于是,我们也曾与外界的诗人通讯、来往,甚至参加诗词比赛,为的不过是 想成为更大家族的一分子。去年,我们加入了全国诗词研究总会。去年,我们参加了中国的百诗百联诗词比赛。我们让全国的诗人认识了我们,也希望让全世界的诗 人们认识我们。我们不是最好的,甚至不是很好的,但是我们是很好学的,也很好奇的。我们读到了当代其他地区的诗人们的作品,认识了他们做诗的风格与倾向, 从而吸收养分。它山之玉,自可攻石。

今年的十二月,在诗巫举办全国诗人雅集,并以《冬至》为题,作诗、词和联,广求诗友们的合唱,蔚成风雅之气。拙作《冬至》七律喜获国内外诗人们的唱 和,至为荣幸,也喜见各位诗家的文学风采。十三日,举办了诗歌讲座,吸引了两百位老中青的诗歌爱好者来学习,并临场展现了不错的作品。这些诗歌爱好者,可 能成为未来诗巫诗界的接班人吗?我们是这样的期待着的。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古典诗的,很多人也会背几首古典诗的,甚至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会背几首古 典诗。但是,敢于尝试做诗的人很少,他们不是觉得自己很忙,不屑将时间花在不能当饭吃的诗歌上,就是他们自认没有作诗的天才,不敢踏进诗歌的门槛。其实, 作诗也不算难,作诗也不太花时间,作诗还可调节自己的心情,还可以发泄自己的抑郁,与其读别人的诗,不如欣赏自己的诗,更会有亲切感,更会有成就感,更会 有抒发感。

诗人的雅集是匆匆的,但诗人的情谊是恒久的,诗人的感受更是终生的。冬至来了,冬至去了,春天还会来,冬至还会来,明年的诗人雅集也会再来。诗人可能会来会去,诗的精神却永远常在。

有诗为证:
其一:耐得冬凉欲待春,青山不改旧时身。有朋自远宜欢聚,道尽人间乐与嗔。
其二:得读诗章觉不凡,乃观风范感威严。诗人自古轻私利,气在胸怀月在衫。
其三:诗道从来写素心,悲欢离合感怀深。窗前明月池边柳,一念才生出口吟。
其四:一诗吟罢气膺胸,激越清音似鼎钟。回响千年声不减,迎来后辈紧相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