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陈玉珍
图: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主席蔡雄基,认为文化工作,单是文化协会来做并不足够,也不能只靠官方资助,文化需要无私大义,全民投入。
文化研讨会,壮丽开幕,形色匆匆闭幕。 5名主讲人带来5个不同主题,让与会者从文化经济,历史,信仰文学等5个面向,了解华人在砂拉越的精神面貌。而书写婆罗洲的概念,也让人看到砂拉越文化壮 阔的未来。然则,研讨会毕竟只是一个活动,它或许带来学者们的精辟研究,却如与会者暨文字工作者之一黄孟礼所说“总觉得有点搔不到痒处。 ”
研讨会毕竟是短期的活动,文化探究终须长期工作,尤其重要的是,文化协会分呈给政府与华社的提案,日后应该怎么落实。
蔡雄基:人财物力贫乏
文化协会力量薄弱
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举办20年来,在第5届首次有州务秘书出席,也首度吸引大马电视台来作全场报导。看起来文化工作也很受重视,实际不然。
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主席蔡雄基说, “我必须承认,我们确实是弱势,没有力量的。 ”文化协会聚汇了一群有心人士,尽心尽力维护文化考察保存工作,但文化工作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庞大又难以想像的。但尽管已尽量在做,文化协会所具有的力量还是薄弱的。
古迹建筑被拆归西
举例来说,由华人拓荒开辟而成的诗巫,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有很多,但在“发展就是把旧的,老的,破的东西去掉”的思维下,诗巫能拆能卸的老物,都归西 了。曾经载满多少历史记忆的老巴刹,算是诗巫商店街发源处的老街... ...拆的拆,少的少。即使是充满古味的周玉麟街店屋,也是之后重建而来,屋内的格局已不复从前,从古迹定义而言,那不能算合格。
“我们曾诉请保存旧市议会建筑物,就其破损处进行修补,但目前它只能被维持一个概模,大部份要被拆卸重建。 ”在国外,相关的文化团体很可能就此联合署名向政府单位申请保存,并向民间筹款以修护古物,而这里,却是冷漠待之。
回馈挂嘴边行动不见影
文化保存不如友族
华人常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是悠悠大族,文化源长意义深远,甚至认为身边常见的友族同胞,其文化重量远不如中华文化,但是“他们的文化保存得比我们好, 他们尽其所能回馈给自己的族群,而我们... ... “被很多人轻看了的友族,他们把文化看得比什么都重,成立学术基金会,聘请外国专人撰写及编撰友族文化史,而华人,把回馈挂上嘴边,行动远不见踪影,作为 还难见真意。
谁当家谁出钱现象
蔡雄基表示, “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的付出,是有条件的付出。 ”以砂文协为例,现在由蔡雄基当主席,蔡增聪当秘书,那么砂文协就是他们的,办什么活动出多少钱,那是蔡雄基,蔡增聪的事。于是便出现谁是主席谁出钱,不 是主席与卿何干的情况。也许是山头主义作崇,也可能社团太多,大家自顾不遐,但是文化工作,单是文化协会来做并不足够,也不能只靠官方资助,文化需要无私 大义,全民投入。
“很多文化代代相传,倘若没有文字与照片的考察与鉴证,你讲你的,我说我的,谁对谁误?真正的历史是什么? ”所以才需要文化团体的存在,才需要文化工作者把文化保存下来。而新的文化也都从旧文化演变而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迷信,封建的,因为文化是由生活与 意识形态结合时代而产生的民情风俗。有些部份或者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却至少有个存底,供人追溯足以究源,使后人一明究竟。
别等灭绝才来省思
蔡雄基问, “是不是真的要到文化变成物以稀为贵,就像老虎等濒临绝种时,才开始发起省思,才觉得要重视,要到那个时候才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努力吗? “
当然,也有人认为有些文化不具实用性,没有什么价值,就任它在时代洪流中慢慢被淘汰掉不是好吗?然则“全球化就在眼前,而依据什么来全球化谁也说不准。说 穿了,就是强国的文化,谁是经济强国,就是全球化的龙头,如果我们自己的族群都不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那么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会体无完肤。 “
当“利”字当头的价值观普及社会,有钱就能讲话,没钱就低头“惦惦” ,文化一斤还值多少钱?
文史科系乏人问津
吉隆坡大马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强博士颇有感触地说,西马曾经办过一场唐诗赏析会,结果出席者仅区区数人。 “这就是我国华裔的文化素质,即是没有文化素质可言。 “
来西亚的教育理念,并不重视人文精神,西马数百所大专院,而历史文化等科系却乏人问津, “没人教导华人历史,史料缺乏系统保存,仅限于一些会馆或华族研究中心的少量保留,更多的历史资料正在流失中。 “砂拉越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蔡静芬说,学术界中有很多文化领域可供涉足及探究,可是华人子弟在进修时,都选择对未来前途有保障的科系。
社会走向商富贵权
正如文平强所言,这个社会已经走向商→富→贵→权,只要手握经济,就能讲话大声, “不管是社会还是学生,关注的是经济或者股市,就算是风水都比文化来得受人关注。 “所以尽管国内专业领域那么多,从事研究文化工作的人却很少。尤其国内教育制度对华文文化也很不利,所以大学里更少有华裔学生从事中华文化的研究,而大马 通史也没人写出来过。 “华人文物馆缺乏档案室的设立,而历史资料何处来?就是华社面对的问题。 ”
蔡雄基说, “文化工作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及使命感。它需要自动自发的参与,需要对文化有所热诚。做文化要用的人力财力物力超乎想像。我们需要各方面配合,汇聚力量做一点事,文化不是一个单位就做到完整的,因为一个单位的力量,很有限! “
文化属于每一个人,文化不能靠一个单位或一个主席或一点官方资助就做得起来。扎根在砂拉越的土地上,建立起你我的民族家园,成就砂华族文化,那是所有华人的使命。所以,停止有条件的付出,请全力付出!
第5届砂文化研讨会
提呈建议及提案
第5届砂拉越文化研讨分别向州政府与华社提呈建议与提案。提案并不是为了让文化研讨会显示重量才诞生,也不该只是在报章刊登后就不了了之。
蔡雄基表示,提案所列,将会尽力去做,首先能做的先争取经费,并与华社取得共识。文化研讨会并非文协产物,它属于整个族群,它应该要惠及族群精神,使之具体实践。至于一些无法深入探讨的文化主题,也将在日后另行筹办研讨会,再行探讨,以下为提案内容:
本人提呈予州政府部份
1 。州政府在制定文化工作计划时,应考虑将文学翻译工作列为其中要项,让各族群的优秀文学作品能被译成不同的语言,以展现砂拉越文学的多元性及丰富性。像砂 华文学,基本上即具有浓厚的砂拉越乡土特色,这些特点已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之兴趣;但因语文的障碍,许多优秀的作品仍未为州内其他族群所熟知及分享。
2 。建议政府推动编写“砂拉越民族文化百科全书” ,将砂拉越多元族群及丰富的文化特色纪录下来,以广流传。
3 。州政府应考虑出版一本以多种语文刊行,类似早年“海豚”的通俗读物,让在小学或初级中学就读的学生,有一本适合他们的乡土文化读物。类似读物亦可作为学校文化补助教材来使用。
4 。为方便一月三日项提案及其相关工作之推行,政府或可考虑设立一个功能类似早年“婆罗州文化局”的出版单位,以负责上述工作。
5 。马来西亚‧砂拉越电台各语言频道应考虑增辟文化节目时段,专门介绍州内各族历史及文化,并报导相关的重要活动。
6 。在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网际网络已普遍成为许多人获取新知的来源时代,州政府掌管文化的相关部门应考虑开设一个网页,作为倡导政府文化政策,提升民众文化遗产维护意识,以及推动族群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
7 。砂拉越各民族之间,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有频密的交往,但各族的学术及文化工作者却殊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建议马来西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或砂拉越博物院 定期举办相关活动或研讨会议,以促进更广泛的学术及文化交流。另外,社会发展及城市化部也可制订特别辅助条款,鼓励民间团体举办跨族群及文化活动。
8 。建议州政府设立一座砂拉越民族交流史展览馆,以展示砂拉越各族群长期来在不同领域方面的交流史料。这座展馆如果能加以落实,不仅对年轻一代能发挥教育作用,亦可作为外人或其他州属人民了解砂拉越族群融洽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9 。吁请社会发展及城市化部,每年固定拨款资助本会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非营利华族文化组织,让它们能有充裕的经费推行更多计划。
二向华社宣示部份
1 。华人节日作为砂拉越华人文化最重要表征,虽然保存及传承上迄今并未出现式微的现象。但在庆祝时,却经常较流于形式化,忽视了节日原本的人文内涵,如对伦 理道德及家庭凝聚的强调。建议华人社团应多作倡导,并制订庆祝纲领,领导力行,以维护及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真正内涵。
2 。吁请华文小学及独中,加强户外历史及文化教学,使学生透过实地参访,增进对本族历史文化的认识。信息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空间的窄化,使现在的学生较少有机会,参加富有教育性的户外活动或亲身去发掘体验其父辈的生活方式。
3 。砂拉越华人的历史古迹,以古庙宇最具代表性,惟仍完好保存者已寥寥可数。古庙宇的建筑形式及装饰往往能反映华人的传统伦理观念及生活哲学,而庙中所保存 的碑铭文字,更往往为早年先民的生活历程留下宝贵纪录。华社应注意维护这些古迹瑰宝,尽量作原状维护,避免拆毁重要的历史物证。
4 。建议砂华总推行一项简朴生活运动,让更多人认识简朴生活的意义。节俭及刻苦耐劳是老一辈老人所奉行不悖的生活方式,这种优良的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社会变迁,已逐渐不为如今一代所认同。在绿色家园及节用能源等运动逐渐在全球推广之际,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加简朴,更充满意义,应当是值得华社思考的一个 问题。
5 。华人会馆应思考如何强化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活动,进而增进他们对本身文化的认识。除了传统节日活动之外,诸如读书会,读经班,民间曲艺研习班等,都是有助于提升年轻人文内涵的活动,会馆应朝这方面去加以尝试。
6 。砂华人企业在资助教育事业方面,向来不落人后。但类似港台企业家那样设立文化基金,以支持民间文化活动者,却仍少见。砂华人企业如能推动成立类似的基金会,以捐助民间组织推动文化建设工作,深信对文化的发扬及传承工作,必能产生重大作用。
7 。华人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从阅读好书中去汲取新知;同时带领子女参加一些健康活动,以避免子女沉迷于计算机游戏或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
8 。吁请华社响应及支持文协史料搜集及保存工作,捐献各种史料给本会作永久收藏。文协为州内专门收藏华人史料的民间机构,为让更多散落各处的史料,可以集中收藏,俾保存及利用,华社的配合及协助是至关重要的。
9 。华族家长应鼓励就读于国民及国民型中学子女选修华文科,勿让子女轻易放弃学习母语的机会,以确保华族下一代能掌握好本身的语文。
后记:寂寞的文化人
砂拉越文化协会的邻居是人潮最汹涌的百货公司,但伫立砂文协门前,常感到寂凉。人声都在那头,这头是呼呼风声,知道楼上有秘书蔡增聪正往返走动,还同时看见毗邻在旁的文物馆的寂寥。
与文化有关的,人也好,物也好,逃不过寂寞。参加文化研讨会的次数一多,就会发现每次见面的那几人,主题讲来讲去那几个,想要深入一点,不是受制于规,就是受制于人。做的是文化工作,还不能激情,要顾法。力道稍重一点,额头会烙下标签,以后要翻身,难。
有些探究非做的,又没钱做,钱来了,可能不够,又可能出钱的人有附加条件,利基点与文化观互相拉锯,谁做把关人?
可能文化还没到死灭的地步,还没人感到文化保存及探究的迫切,没什么人愿意勇敢地为民族文化去争取或做点什么。跟早期华人相比,不管怎样都要兴学办校,无 论如何都成立乡属公会互助互利, “不守住就会失去”的意识如此强烈,而现在,什么都很凉,很淡,华人变得不勇敢,也不敢勇敢,让勇于做文化人的人变得好寂寞。
一份执着无私付出
砂文协会长蔡雄基很赞许文协各小组的倾力工作,大家都在用有限的资源做无尽的文化工作。尤其执行秘书蔡增聪为文协二十余年来的付出,很多人都看到,即赞许 又佩服,包括我。要做文化工作要有一定的执着,挫折困难都不怕,人少人多一样做,长年累月不言倦,还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要是去问蔡增聪怎么能守在文协二十余年,用文字用图像奔跑四周记录文化,他会笑着说,兴趣,我自己很有兴趣。这份兴趣要持续二十余年,不容易。
砂文协二十余年来出了一个蔡增聪,以后呢?文化考察中,每回不缺席的是他的身影,还有第二个蔡增聪没有?如他倾尽全力地给砂文化留底的心志,能不能给大伙一点激励?让文化人的身影不那么寂寞?
想像一下,序幕升起,花旦奋力又唱又演,戏台道具豪华讲究写实,但买票入场的没几人,观众席冷冷清清,场子里寥寥静默,时间久了,谁还给你唱戏?
花旦也会出走,如果你不爱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