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奇特的詩人,以一管細膩的筆、勇於嘗試的大膽舌頭,與美食家獨有的敏銳味覺,寫出了國內第一本中文原住民食譜《砂拉越雨林食譜》。
因為他的用心記錄,那些向來只有原住民才懂得利用的雨林食材--河裡的泥鰍、林裡的木薯葉、沼澤旁的蕨類、樹上的嫩椰心等,都被賦予嶄新的靈魂,讓更多人的舌頭可以感受來自婆羅洲雨林的最真切滋味。
他是來自砂拉越大地的“雨林食神”,藍波。
季節性的雨林食材
藍波說,雨林食材有些是有季節性的,譬如榴槤花,由於寫書的時候碰不到開花季節,沒有辦法在書裡介紹。
在砂拉越,榴槤花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每逢榴槤開花季節,原住民們就會到榴槤園裡去撿花兒,然後拿去市場賣。榴槤花的口感如蕨類那樣,但卻是帶有香甜甘美的清香,除去花粉、花柱後,留下花絲和花瓣,炒以椰漿或蝦醬,就是最美味的“有機野菜”。
我問他,是否半島的榴槤花也能如法炮製,他說肯定沒問題,只是不懂誰願意摸黑到榴槤園中去撿花來賣,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藍波的童年是在一個叫作木膠(Mukah)的小鎮度過的。那時家貧,母親替人洗衣幫補家用。沒 有錢買玩具、零食的年代,甚麼都是自己來:玩具是用細竹枝做的風箏和用碩莪(Sago)葉子做的小船,嘴饞了就往林子裡的果樹上摘野果吃。因此,他從小就 與大自然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也學會及認識許多野生植物。
純樸的鄉區童年奠定了日後他與雨林的緣份。至今他仍然熱愛土地,喜歡與植物、大自然為伍。他在古晉的家中後園種滿了各種草藥,南非葉、黑面將軍、水龜草,還有各種可供觀賞的蕨類植物。
藍波用他樸實的文筆,通過食譜讓我們對“犀鳥之鄉”砂拉越的飲食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吃一口他親自炮製,來自雨林的菜肴,不僅味蕾得到滿足,仿佛心靈也得到了源自雨林的洗滌。
抵達採訪地點時,藍波正在廚房裡準備要招待我們的菜餚,如此精彩畫面當然不能錯過,立刻跟攝記往廚房重地一窺究竟。在狹小的廚房裡,只見藍波穿著及膝短褲和印著砂拉越特色圖案的T恤,正拿著鑊鏟在翻弄一團烏黑的物體。
問了才知道,鍋中冒著香氣的黑色物體是他拿手的“豆豉燜泥鰍”。泥鰍因為泥腥味特濃,不受食客歡迎,尤其是華人。但他偏不信邪,經過無數次嘗試,最後發現用香茅、黑豆豉燜煮魚肉,隔了一夜回鍋再煮,可以成就一道美食。
我嚐了一口回鍋後的泥鰍,肉質細緻柔嫩,醬汁鮮香馥郁,無法相信竟是泥鰍,他笑言,這是獨門料理,在外面餐館或食檔都找不到呢!
藍波就是這麼一個有冒險精神,凡事鍥而不舍的“雨林食神”。
早在《砂拉越雨林食譜》出版以前,藍波已經被朋友戲稱為“雨林食神”。數年前,沈慶旺在吉隆坡舉行新書推展禮時,越洋而來的藍波將砂拉越獨有食材,如:野茄、巴固蕨、米靈蕨、野茄等現場烹煮,弄出幾道雨林美食,讓現場的文友都吃得很開心。事後,這場“雨林饗宴”圖文並茂地在報章上刊登出來,從此,藍波“雨林食神”的雅號便不脛而走。
棄海關職瞭解原住民食物
藍波不僅懂吃,更懂詩,對他而言,砂拉越雨林內豐富的天然食材就是最詩意的材料,端看廚師怎麼去發現、品嘗,譜寫出詩一般的美味佳餚!
今年63歲的藍波在退休之前,是政府的海關人員,多虧這份職業,藍波才有機會深入瞭解各種原住民食物。
在海關局工作的卌多年來,他全砂走透透,他曾在蜥蜴鎮(Biawak)學人“撈金沙”;又到林夢的順叻“守邊境”,開始寫作;也曾到老越港口當過“一個人的檢查站”的站長,閑極無聊開始出海垂釣,自得其樂;或在美里長橋看落日,渾然忘我。
這段時期,藍波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也開啟了他的雨林美食探險。喜愛旅遊的他每次到了一個新地方,就去大街小巷亂逛,融入當地民眾,在路邊攤品嘗當地小吃,返回後再依樣畫葫蘆,煮出相同的菜餚。
當時,他住的公務員宿舍裡大部份都是伊班族原住民,他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原住民朋友,大家相處融洽,且時常進行廚藝交流,對方教他煮原住民的菜,他教對方華人的料理方式,實行飲食文化大交流!
“誰叫我的舌刁,不喜歡外頭充滿味精的食物,一人住的時候想要吃好吃的,只好自己下廚,除了填飽肚子,也趁機研究、改進每一道菜,滿足自己對美食的要求。”
雨林食譜秘訣是新鮮竹子
這時期,他從伊班同事那裡嚐到了至今難忘的雨林美食“滴得”(Titek),也就是嫩木薯葉,在這之前,他從來不曾吃過木薯葉。
按照《砂拉越雨林食譜》的做法,將嫩木薯葉加少許鹽搓碎,榨掉水份,與搗爛爆香後的蝦米、蝦膏、辣椒和紅蔥混合物拌炒至熟,再加入蒸熟的切片黃心番薯,倒入椰漿燴熟,就可上碟,完全不必下任何的鹽或糖。
雨林食譜崇尚簡單,原汁原味,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烹調食物的調味料,像用新鮮竹筒煮的“邦梭”湯(Panso),不管是用雞肉、山豬肉或泥鰍來熬湯,都一樣清甜,還帶一股竹香。
“秘訣是一定要用新鮮的竹子,因為新鮮竹子有一層竹膜,有自然甜味,湯煮好後,那種香味,哎喲,沒嚐過的人沒辦法想像的!”
乍看像是信手拈來,隨意亂搭就是一道適口又能填飽肚子的食物,事實上,那是雨林中的原住民世世代代累積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
天然蕨類口感爽脆
大馬著名食家林金城看了藍波的《砂拉越雨林食譜》之後,有感而發:“仿佛幫我們推開了長久以來陌生長屋的廚房窗戶,去細讀雨林深處的裊裊炊煙。”
那些在砂拉越長屋廚房裡的雨林食材,其實大部份都可以在半島找到蹤跡。藍波就曾經在西馬的油棕園裡見過大片的蕨類(Paku-pakis)。可惜被都市文明俘擄已久的人們,把野蕨當成是野草,不敢摘取食用。
他遺憾地表示,蕨類其實是最天然的有機食品,它們對農藥非常敏感,只要沾到一點,就活不了,只有在陽光普照的淡水旁、煤泥沼澤地及重植森林區,才可以摘得到。
蕨類充滿原始的山野味,口感爽脆,尤其巴固和米靈這兩種野蕨,已經成了全砂人民不分種族,共同 擁戴的美食。有著毛茸茸、肥壯壯嫩芽的是巴固蕨(Paku);嫩芽像小巧的逗號,部份莖葉呈紅色,類似魚骨蕨的則是米靈(Midin),這兩種最常見的食 用蕨類,伊班族的煮法普遍是用蝦膏、蝦米、辣椒及江魚仔快炒,既能提鮮,又能除去蕨類特有的澀味;華人則一般用薑蒜和蠔油兜炒,或灑上自釀的紅酒,炮製出 一種醇香的滋味。
光明日報/報導:敦晶文‧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