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寻找砂华写作人的“刺青”(TATOO)

沈庆旺
 
生命在自身的生长进程中总是要遇到种种令人悲哀的事情。

人的生活中充满
了偶然性的因素却又因为人性中严重的欠
缺感,难免令人陷入痛苦和不安的
局面。文字是文学雇佣
来使人沉默使人表达无限使人在历史肌肤上渍留无可
诠译
刺青
 
(一)砂华写作人的特色何在?
华人自飘洋过海并落地为居而始,就紧紧面对文化思想不能

纵横发展的困境
. 砂华人自南来伊始至今,尚不能逸出此局
限;不仅砂华人如此
,我们甚至可说 大马华族的文化亦深陷
於所谓
五千年优良文化之祸。

砂华文学自战前延续中国新文学主流,不论在表现手法、形
式、体裁,甚至在
流派主义风格,都有相当共同之处。50
代始,是砂华文学蕴酿与萌芽期,至
60年代初,砂华文学
趋向反殖反帝时期,此期作品常带有浓厚政治色彩与怀念

颂祖国(中国)之风,
62-63年因政治因素,许多砂华写作
人都沉默下来
. 使60年代后期砂华文学显得凄冷。到了
70年代初期,标榜着现代主义流派的文 学作品与活动涌现
砂华文坛,此时期的砂华写作人,大多是侨民第二代,其宗
主国之概念渐渐与中国隔离;紧随着80年代的来临,砂华

写作人大多是大马独
立后出生的青少年,这一批写作人至
少都接受了为期十二年的
三种语文 育;砂华文学在此
时段,可说是稳健成长时期。文学团体的成立与文学奖的设
立以及文学活动的频繁,无形中刺激了砂华写作人的增长。 
纵观砂华文学的历史,如果要给砂华写作人的特色定位,我

认为不能以现今的
砂华写作人的标准来界定过去各个时期
砂华创作人的特色。因为侨民南来时所
承受的文化传统必
须在扎根本土之后才有力量,不然则只是徒具形式而已。这
里所谓的传统文化当然是指传承自中华的传统文化,此传统

文化是作为文化或
文学发展应具有的依循根本,依此根本
再吸纳其他的文化资源而自成一格,形
成砂华文学的本土
特质
. 砂劳越是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土地,多元文化已
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再
加上砂劳越因地理关系,砂华
写作人具有创造属于砂华文学的独特性的先天条
件。我个
人的论点是,砂华写作人的特色应是尝试跳出原有的框框,
尝试跳出
传承自派别,主义的思想桎梏,把身心熔合在砂
劳越的本土性去创作融合世
界性的文学作品,这才是砂华
写作人应有的特色。


(二)砂华文坛面对许多客观环境的局限,诸如书籍的匮乏、

文学资讯的封闭、
文学交流的不足等,砂华写作人在这样的
情况下,该如何挣脱困境
?该如何寻 求定位?该如何进一
步提升作品素质
? "文学创作是件十分个人的事。学术研究
与艺术创作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还是
十分寂寞的事。当
许多人都在凑热闹、赶文化的墟集之际,你得回到书房里苦
 思、创造。”……" 争取多些时间给自己读书、思考、写作,

只有这样写作才
不是玩票”……”30.11.97)我在星洲
读到此段温任平的
家书论学 他不仅道尽写作人的心
声,同时也说出写作人应具的治学态度。由此我们来看

华文坛所面对一些客观局限是否真的使砂华写作人陷入困境?


A)书籍的匮乏:


砂劳越三大主要市镇古晋、诗巫、美里(美里我不熟习外),

70年代我开始 学习写作时,古晋就有数家书局如:古晋
书局、国际书店、时达书局、大同书
店、大光书店、光华
书店、青天书店等。而诗巫则有拉让书局、前锋书店、大

书局等都有售卖许多港台大陆文学书籍,例如当时我在古晋
数家书局就找到
了水牛文库、仙人掌文库、三民文库,
日葵文丛、文星丛刊、萌芽丛刊、三
山文库、牧原丛刊、
纯文学丛书、新潮文库、兰开文丛、小草丛刊等等。其它

港台中著名作家和欧美翻译名著,但是这些文学宝库的经营
者却惨淡经营数
十年。而今,处於九十年代的砂劳越,虽说
大部份的书局已变更他们的营运方
针,但是其中仍有许多
文学书籍,只是砂华写作人甚少问津。再者,如今资讯、

通都很发达,时代的进步已把世界距离缩短,许多文学出版
讯息皆可在报章
杂志获得,邮购已不再是一种累。如果您真
的渴望充实自己。


(B)文学资讯的封闭:


自九十年代初始,大马报社及文化机构都频密的举办有关

政经文教的大型研讨
会,邀请海内外名家学者作专题演讲。
而每年国内外所举办的文学活动,讲座
会都不计其数,这
些讯息却一一刊载报端,有者甚而连续双月刊登活动系列报
 导等。我不认同砂华文学的资讯是封闭的状态,只是我们

的写作人没有自发自
觉的去参与。当然,我们不否认,大马
许多活动都集中在都门吉隆坡,这是因
为西马的文学人口
比东马多的原故。但是,如果砂华文学团体、文化机构真的
体认砂华文坛已面临困境,那么扛着砂华文学旗帜的砂华文

学团体和文化机构
就应趁着国外学者在西马作完文学活动
之际,随后征聘至砂劳越作同样的文学
活动。但是往往就
因各团体的经济能力和人事问题而作罢
.此点才是砂 华文学
的真正困境。再者,如今资讯发达,网际网络日益普及之际,

在浩瀚的网络中,有无尽的文
学资讯和作品。世界已开始迈
入无纸张的时代;网际中的文学作品即使穷我们
一生的时间
亦阅读不尽。
砂华文学团体中,诗巫中华文艺社已在1998
124 日上网,目前已把该社出版之18拉浪盆地丛
及其副刊文苑”“新月中刊登过的作品编排上网。其
主页为
犀鸟文艺其中尚包括书斋常年文学奖”“本期焦
点文章
”“拉让盆地丛书
等等,目前已进入第二期。其网址
www.sarawak.com/org/hornbill。诗巫中华文艺
社在砂华文学史中虽
不是一个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团体,但
却是第一个将砂华文学以网际网络推介到
世界各个角落的
文学团体。因此我还是坚信,砂华文学资讯的推广而或承
受都不是主观或客观环境的封闭。 
                                          
(C)       :


诚如以上所说过的,砂劳越的地理因素囿於对文学交流有一

点点的影响
, 但是 砂华写作人还是不乏以私人或组团到港,
,中观光参加文学活动, 也受到当地 作家学者的接待,
而建立某种关系
.这种交流原本是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砂华
文坛的;但是,它的流弊常就因当地作家学者以为他们接待

的几位砂华
(当然也包括马华)写作人都是顶尖人物,(如果
这些人再衬以某文学团体作背景
)而国外作家囿於接触面的
局限
,一旦受邀作序,写评论或在研讨会,交流会发表论文,
便
一味赞好,以期宾主皆欢.但是如果稍有留意马华文学讯息
的话
, 并不难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作家学者,他们的评论不
仅资料不足
,对马华,砂华作家的定位有者甚而本末倒置.
料不足这点我们可以谅解
,但是如因情感因素而垄断文学讯
,造成错觉,试问这种文学交流是否值得继续提倡?

(D)砂华写作人该如何走位?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作品素质?

砂华写作人该如何寻求定位,我认为其切身关系的就是砂华

写作人的作品素质
.一个写作人, 最重要是以 "作品"
, 而不是靠外在的 "名气" 来肯定自己 在文坛的地位;
举凡有好的作品自然能流传百世
,没有好作品的 "名气"
总是经不起时间的磨蚀. 我个人认为, 一个从事文学创作
的写作人的地位是
<质与量> 都必须要衡量的.我们不要
砂华文坛癌化出一种病态
; 即写作不及一两年, 创作量不
足以出版一
部集子的写作人, 被某些 <名作家> <学者>
弹赞得不成 <人形>. 如前所说,创作是件十分寂寞的事.
砂华写作人在教育过程中大多得面对同时学习三种语文的
困扰
,但是此困扰在今天无疑的是提高砂华写作人作品内函
与素质
的最有利工具. 其一,可涉猎于本国巫文,西洋,
美等语文文学
,开扩文学视野,读出马来文学与中西文学创
作手法
,语言文字技巧的运用; 读出各语文文学的味道来.
从而与华文文学作品比较
,研究.文学作品必须突破意识形
态的锁铐
, 文化断层和时间差距.我们不应再浪费宝贵的
思维去标榜
<写实派> 还是 <现代派>,更不应自我归属
<后设><后现代><结构><解构> 主义之流.文学创作
这条路是
笔直的一条路,没有捷径可寻. 如您已踏上这条
不归路
,如您想继续走下去,外在的你唯有不断的努力,
断探索
, 不断的充实自己; 内在的您必须时时刻刻发掘
你心中的那个我,这样才能提升你的作品的素质. 如果你

无法寻获你的内心的自
,我相信,你的创作也将暂凝於某
一形式
.

()普遍上,砂华写作人最大的弱势在哪里?


时值九十年代,砂华写作人最大的弱势无非在於后继者日

愈减少
, 而有志於参与砂华文学行列的又苦於对华文文学
的生疏
;此乃教育制度变更十多年所造成的后.许多中学
毕业以后
, 有志於创作的写作人对於华文的运用与文法都
不能掌握
,但是只要肯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诗词下一番苦功,
并多阅读海外华文著作
,此病列应可根治.无论写诗或散文,
写作人的文学必须控取自如' 基本文法是沟通最起码的要
,但是有些写作人, 词汇运用模棱两可, 段落散漫,
法零乱
, 意念的表达因语言的未逮而模糊暧昧,表现自己属
<现代主义> <拟前卫>等等性属,这些都可能只是一些
呢喃如梦呓咒语的作者个人病态的显露而已
. 再者,致使砂
华写作人囿於固步自封的一个事实是文学派别主义的冲突
.
此一冲突自60年代末至今仍有许多砂华写作人各执一词,
无形中对砂华文学的进展产生
缓冲作用,以至部分有成就的
砂华写作人停留的定点上
,原地踏步,这可谓是砂华文学的
一大损失
.其实文坛可藉文学派别的歧见互相刺激,互相影
,甚至对话交流,进而丰富砂华文学的内函.但是砂华文
<写实主义> <现代主义> 两派文学阵营间的隔膜
70-80年代都是很深的.至今90年代新生一批砂华写作

人却能融汇
<现代主义>在形式技巧方面的长处,结合 <
实主义
> 的社会关怀而融成一股综合体. 由此点来看,
认为那些老一辈的写实和现代主义砂华写作人有必要适时
调整自己的
步伐;写实与现代已不必划清界限,应为砂华文
学作出贡献而互补有无融汇共存
.

()目前,"地球村" 的概念在资讯领域常被提及,人们大

力提倡
"面向国际". 样的概念, 若置诸砂华文坛,
否实际
?若答案是肯定的, 砂华写作人又该如何去落实?
"地球村""全球化"是一体之两面;全球化意味着的是开
放性
,现代性,扩充性及充满活力的体制, 我个人认为有其
好处
. 现时网际网络日益普及之际,通讯技术一日千里;
,社群,国家的活动,几乎可以瞬间传送到地球任何角落.
这是人类文明所跃升
;资讯,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球化,
将使人类养成
"地球公民"的意识.整个世界的文化将走向
熔合的趋势
,文化全球化将成为生活的要素.砂华文学如不
愿固步自封於砂劳越本土
, 就必须面对事实,走向国际,
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 那麽我们将如何去落实砂华文坛 "
向国际
" ? 除以上各点必须调整外,我认为沙化文学团
体应向诗巫中华文艺社看齐
,设立属於砂华文学的网页或网
, 砂华文学作品呈现於国际文学网络, 这是砂华文学
融合世界文学的最基本工作
. 再者,砂华写作人也必须及
时适应时代
,开始学习资讯科技知识,以应付即将来临的砂
华文学高科技资讯时代
.

<1.3.1998国际时报<文房>蔡羽提问, 沈庆旺笔答> 


(收录在犀鸟天地网站)

  

http://hornbill.cdc.net.my/sko/Sko19&20.tx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