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英
汶莱从来没有像新马等地一样,有大批南来的中 国文化人,因此没有所谓的「侨民文学」。
1964年11月19日,一群留学台湾的文艺爱好者,在台湾创办了《婆罗乃青年》期刊。后易名为《汶莱青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汶莱一些文艺爱 好者与《美里日报》借版编辑了《火炬》及《文苑》的文艺副刊。可惜《火炬》只维持了几年就停刊了。汶莱写作人从此沉寂了五六年,一直等到1978年才创刊 了《油城文艺》。
1989年3月间,附属于「汶莱留台同学会」的写作组成立后,汶莱出现了第一个未经获准注册的文学团体。「写作组」所编的文艺副刊《思维集》,为汶华 写作人提供了主要的耕耘园地。「写作组」还于1999年9月出版了《汶华荟萃》的选集,开始引起华文文学世界的关注。
1999年8月鹭江出版社出版、汕头大学陈贤茂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一次较全面地对汶莱华文文学作出探讨。同年,厦门大学出 版社出版、庄锺庆及陈育伦教授主编的《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探视》收入汶莱一凡(王昭英)在《香港文学》发表的文章《汶莱华文文学初探》。
此外,中国文评家赵朕也在同年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了《路漫漫而修远的汶华文学:汶莱华文文学概观》。王丹红在2000年6月《厦门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试论汶华文学特点》。李国正等撰的《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研究》则收入杨子菁文《汶莱华文文学语言研究》。
本世纪的汶华文学
本世纪以来,能经常有作品发表的汶莱华文写作人,不超过十个。连去年2004年3月7日才获准注册成立的「汶莱华文作家协会」,根据该协会秘书张银启 的反映,也只有大约十六名的会员。而且过半会员近期没有创作或较少创作。那些没有加入「汶华作协」的写作人,人数也不超过十名。
本世纪起始至今,汶莱只有两个文艺副刊,都是与近邻沙劳越的华文报章借版出版的。一为「汶华作协」及其前身「汶莱留台同学会写作组」编辑的文艺副刊 《思维集》与《汶华文艺》。一为由汶莱「马来奕五属乡团联谊会」文化组编的副刊《五属文苑》。《五属文苑》自1999年6月5日创刊以来,已有接近六年的 历史,到今年二月份为止,总共出了七十期。为了纪念《五属文苑》创刊五周年,编委会已将五年来在《五属文苑》发表的大部份作品结集出版。这本文集在相当大 程度上反映了本世纪至今的汶华文学面貌。
目前经常有作品发表的当推梁友情、林岸松、傅文成、刘华源、一凡、煜煜及海庭。其次是紫蔓、一粟、鹰、胡斐、樱桃、韩勉元、陈开舜等。不少上个世纪相 当活跃的写作人如笔名任翔、莫非、禾月等的沈仁祥、笔名无极人的罗国华、笔名朱喻的朱运利、笔名无肠的何少明、笔名山川的刘佑亮等人,不是封笔就是极少创 作。写作人中笔耕最勤的当推梁友情及林岸松。两者的创作以诗为主,几乎在每一期的《思维集》、《五属文苑》及《汶华文艺》上都可读到他们的作品。
本世纪汶华文坛最盛大的活动,当数2002年9月13日「汶莱留台同会写作组」主办的第八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现寓居香港的前汶莱资深作家丘启枫出席 了盛会,过后在他任编辑的《亚洲周刊》发表了题为《南洋文艺营》的报导文章。他在结语中有如下的一段文字,颇值得汶华写作人思考:「汶莱提出东南亚华文文 学迈向全世界,获得与会各国的共识。不过,大家都认为,要遇向全世界,需要宽广的视野、更高水平和更扎实的脚步,这肯定是一条漫漫长路。」这段话提示我 们,目标定得高固然可取,但实现目标需要提升创作水平,一步一脚印地前进。有一位作家说过「文学写作的基座是个体生命。没有个体的集体,是一种纸扎的庞 大、空洞的合唱、虚假的一致」。这都说明个体的努力是很重要的。
汶华文学的本土化倾向
笔者在主编的《东南亚华文文学选集·汶莱卷》序中,谈到「汶华文学既无深刻的中国文学传统,也无鲜明的本土文学传统。所谓的本土文学指的是反映生活的 周遭所发生的一切文学作品。汶华文学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传统,这固然和汶华文学的正史短暂有关,更重要的原因,相信是由于汶莱的特殊国情」。
这段话是针对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的情况而言。跨入廿一世纪,汶莱上述的特殊国情基本上没有改变,但作者心态却有了变化。反映在作品中的本土意 识较上世纪强。其中反映汶莱历史、风土人情的诗作有《汶莱水乡》、《火炬,燃亮和平之乡》、《苏丹街怀旧》、《大茶壶》、《火箭大钟楼》、《花伞市场》及 《小草》等篇。尤其是《文莱水乡》、《水乡河上图》及《烟雨水乡》对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汶莱特色之一的水乡,作了生动的描绘,让人对闻名于世、有「东方 威尼斯」之称的汶莱水乡有所了解。而《火炬,燃亮和平之乡》反映了作为石油王国的汶莱的国泰民安、《花伞市场》呈现的是富有汶莱特色的市集,汶莱土著称为 斗磨「tamu」的景象。《小草》反映的则是华人在汶莱的处境。此外,本世纪初才投入写作行列的退休律师刘华源,以笔名发表的诸如《石油的话》、《因为我 已经爱上了你》等诗,亦是反映本土及抒发本土情怀的诗作。这些诗作,聚焦点都开始转移到吾国、吾民、吾土了。
散文本土化的收获更丰。发表在《五属文苑》的有紫曼的《从请柬谈起》、《他的朋友》等篇,刘华源的《吾王万岁》、《七十年前的马来奕》、《春风化雨的 一生》、《为什么开斋节是穆斯林的最大节日》、《和平终于来了》等篇。一凡的《梦里不知身是客》、《油城无处不飞花》、《仙鹤飞翔》等。
以上这些作品一反上世纪较偏向于个人情思抒发、生活感悟及对自然景物抒写的艺术导向。写作人已开始把目光投注在自己生活的国土上。有些作者虽然身份证 上还不是汶莱公民,但在久居客似主的情况下,他们已把汶当作自己的家乡,视汶莱为自己的祖国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