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汶萊華文文學初探

王昭英

汶萊知名華文作家

前言

 汶萊由於沒有本地出版的華文報,寫作人都把作品投到外地的華文報章及文學刊物上,加上早年的 汶萊華文寫作人沒有把作品結集出版,造成資料收集上的困難。

 此文是根據不完整的資料,對汶萊華文文學作出初步的探討,片面、主觀及錯誤在所難免。衷心盼 望能得到修正與補充。

()汶萊華文文學的發展概況

 汶萊華文文學起源於何時,由於沒有這方面的資料,無法有肯定的答案。

 與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一樣,汶萊華文文學也是在華文報的文藝副刊萌 芽滋長的。

 1968年汶萊一些文藝愛好者與砂勞越 (東馬)的《美裏日報》借版編輯了一個文藝版位——《火炬》。此文藝副刊的編輯是幾位年青人。他們是汪相坡(筆名默湘、向波、向遠、汪坡等)、莫麗明(筆 名藍衣女、丹丹)、林玉枝(筆名夜星、燕雲)、陳信汪(筆名C君)及劉意雄(筆名待查)。

 上述編輯,除了林玉枝還偶爾執筆外,都已先後離開汶華文壇,汪相坡移居臺灣、莫麗明移居東馬 沙巴、陳信汪及劉意雄已封筆多年。

 在當時的寫作人中,汪相坡及楊慶光不但是那個時代汶華文壇的中堅分子,《火炬》文藝副刊的兩 枝健筆,亦是當年馬來亞兩份水準頗高的文學刊物:《蕉風》及《學生周報》的撰稿人。可惜還未有機會到《蕉風》的資料室,找出有關作品供研究。

 汪相坡出生于砂勞越,在汶萊成長。1970年至1975年到臺灣深造。1975年至1978年負笈英國攻讀法律。19791987在汶萊執律師業。汪君博覽群書, 是汶華寫作人中文、史、哲造詣都很高的專業人士。他當年除了寫散文外,亦寫詩。

 筆名黑白人的楊慶光,現已移居紐西蘭。從當年編輯之一的林玉枝留存的《火炬》剪報中,可讀到 不少黑白人撰寫的雜文、散文及閱讀隨筆。文筆簡練流暢。他寫的賞析文章及有關文學創作理論的作品,對提升當年讀者及初涉文藝創作者的鑒賞水平及創作水平, 很有幫助。

 此外,70年代初,汶華文壇 還有一位文才令人矚目的寫作人丘啓楓。丘君亦曾留學臺灣,攻讀歷史系,返汶後服務於教育界。這期間他亦寫了不秒精采的散文,可惜無法收集到。他那篇刊載於 校刊上的美文:《辭典》,文采斐然,至今還爲人津津樂道。80年代末丘君移居新加坡,爲新加坡《聯 合早報》資深記者。現爲香港《亞洲周刊》的資深編輯。

 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創刊於1968年的《火炬》文藝副刊,只維持了三年就停刊了。

 汶萊華文寫作人沈寂了近五六年的時間,才在1977年重新活躍起來。在汶萊華校師生的努力下,美裏的《詩華日報》爲汶萊華校生開闢了每月一版的寫作 園地:《汶中學生習作》及《汶中學生園地》,以培養文藝接班人。

 砂勞越美裏的《美裏日報》則提供了《文苑》文藝版位,《詩華日報》則提供了《油城》文藝版 位。供汶萊寫作人耕耘。

 《文苑》文藝副刊是由當年在汶萊油城——詩裏亞中正中學執教的傅文成主編。他除了帶領學生辦 壁報外,亦鼓勵他們把作品投到《文苑》。這期間傅君亦以不同筆名在《文苑》發表文章。以詩與散文爲主。其中由十二篇散文詩組成的一組文字:《避世圃隨筆》 是傅君當年的傑作。是作者在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對人性、命運、真理、正義、智慧、歷史等重大及永恒課題的思考結晶。

 這是一組可以超越時空的作品。正如作者在告別文壇20年後的今天,爲《避世圃隨筆》寫的後記中所雲:“……如今滄海桑田,重讀舊作,仿佛進到一個未經 挪動的空間,當年假神之名言人間之事,仿佛已成了我人生概念中的實體。當年隨手勾劃出的素描,卻成了多年來追索闡釋的物件……”

 “……20年已過去了,隨筆 的時空尚未挪動。再過20年,恐怕也是如此……”

 傅文成是汶華文壇的奇葩。其傑作《避世圃隨筆》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福建省台港暨海外華文 文學研究所所長劉登翰教授給予它極高的評價。認爲它是東南亞華文文學寶庫中的珍品。汕頭大學的陳賢茂教授亦囑其研究生爲此文寫了一篇專論。

 此外,《文苑》另一重要寫作者,爲當年還是詩中學生的嚴麗英。她其中的一個筆名是梨斯。她寫 詩亦寫散文。可惜亦已封筆多年。

 《詩華日報》的《油城文藝》則由當年在汶工作,筆名爲“醉”的劉國勝及至今還活躍于汶華文 壇,筆名爲海庭的張銀啓負責編務。

 從張銀啓保存的《油城文藝》剪報中,可以看出這個版位的作者人數頗多,但寫得勤、寫得出色的 作者不多。

 劉國勝在其中一期的編後語中這樣寫道:“第24個足音,油城添新歲。坎坷命運中,總算又渡過一個年輪。兩年來我們的稿源似乎多靠海外留學的文友 們的支援,近陣子更雜,反觀本邦之作者倒是越來越少,有的只不過是那麽曇花一現而已。”從中可見當年寫作人多爲海外(臺灣)留學生。他們的作品是否曾受臺 灣當時的文學潮流或文風的影響有待探討。

 《油城文藝》自1978102日創刊至1982年歲末停刊,也只維持了四年。

 在這段期間,砂勞越美裏的《詩華日報》也提供了《山鎮文藝》(1980211日創刊),《純文藝》(1978年創刊)及 《長虹文藝》(80年代初創刊)給砂勞越寫作人耕耘。《美裏日報》則提供了《竹原》,《世界日報》則提供了《田》 文藝副刊。汶萊寫作人在沒有本國出版的華文報的情況下,是否亦有人把作品投到這些版位元上,亦有待探查。希望砂華文學研究者,在收集資料撰寫文學史時,能 順便將汶萊寫作人的作品存檔,供研究。

 由上述可以看出,砂勞越美裏華文報的文藝版與汶萊華文文學的發展,關係密切。

 1977年至1978年間,新加坡作家兼史學家邱新民(已故)受聘出掌汶萊馬來奕中華中學校長職。在這段時間內,他在 新加坡華文報發表了不少反映汶萊風土人情的文章。從只要發生在汶萊的華文文學現象,都可稱爲汶華文學的觀點出發,邱君及所有曾在汶萊生活過一段日子的寫作 人的作品,及近年移居他國的汶萊作者的作品,都是汶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汶萊至今還沒有獲准註冊的華文文學團體。

 1989年由旅居汶萊的東馬作家劭安發起 組織“汶萊華文寫作協會”由於不獲准註冊而不能成爲獨立的合法組織,只好附屬於“汶萊留台同學會”成爲它的一個小組而展開活動。

 這個附屬組織——“汶萊留台同學會寫作組”成立時大約只有40名成員。可謂人丁單薄。成立至今的主要活動是與東馬砂勞越美裏的《美裏日報》、《詩華日報》及 《國際時報》借版主編了每月一期的文藝版位——《思維集》供組員及文友耕耘,創刊至今已出版了126期。

 “汶萊留台同學會寫作組”不僅受邀派代表出席“亞洲華文作家會方”、“世界華文作家會議”, 亦組團出席“亞細安華文文藝營”。汶萊的作者因此有了與世界各國華文作家交流與溝通的管道。各國的華文文藝副刊及刊物,也給汶萊寫作者提供了耕耘的新天 地。而各項文學研討會,則給予汶華寫作者提升自己的機會。

 1993年新加坡文藝協會會長駱明,把七 位“汶萊留台同學會寫作組”組員的文稿,寄給暨南大學台港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的潘亞暾教授評論。這七位作者是:曉軌、旅者、羅米歐、揚子江、煜煜、方 竹、海庭(皆筆名)。

 潘教授在其評介文章:《海外新花初映紅——喜讀汶萊華文文學新作》中,除了分別指出該七位作 者的行文特點及優點外,亦坦陳他們的共同弱點。他在文中寫道:“看來汶萊一代青年作家都缺少文學的基本功力,這點非矯正不可。”又在結語中坦言:“鑒於上 舉七位作者的漢語水平尚低,可以想見前景艱阻不少。”爲汶萊寫作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汶萊留台同學會寫作組”部分組員已把作品結集出版。它們是:

 詩集:(1)林下風著的《抓 風尾的冰冷》、《玩星》、《羽島獨行》;(2)方竹詩集;(3)曉軌著的《記憶 中有夢》;(4)草地人著的《爸爸不見了》。

 小說集:煜煜著的《荊陌》、《那季秋色》。

 散文集:朱運利著的《簾外堆紅映雪》(注:朱運利筆名朱喻,非組員)

 八、九十年代發表在《思維集》的作品,以詩數量最多。已結集的亦以詩集爲主。寫作人多以詩的 創作踏入文學的門檻。原因何在,值得探討。

 近期有較多作品散見於各地華文報副刊及文學刊物的汶華寫作人,爲1993年杪才開始創作的王昭英(筆名一凡)。作者剛把作品結集,由新加坡島嶼文化社出版。書名已定爲: 《灑向人間都是愛》。一凡近期以寧靜的筆名,開始微型小說的創作。

 還有一位擅長散文及短篇小說創作的,爲旅居汶萊長達30年的江素珍。她以筆名柯麗寫短篇小說,曾寧寫散文。江素珍是八、九十年代汶華文壇健將,她亦從事 文學作品的翻譯,是華、英、巫文兼通的中年作家,可惜年前已“落葉歸根”,回去馬來西亞了。她是另一位出色的離岸作家。

 另一位成就較高的汶華離岸作家爲“汶萊留台同學會寫作組”發起人謝名平,筆名劭安。劭安已結 集出版的作品有:《劭安小品》(散文集)、《腳印》(散文集)及《蛻變》(小說集)。暨南大學教授潘亞暾認爲《腳印》是一本“情彩橫溢,文思深廣”的散文 集,“《劭安小品》有博大淵深的學問做基礎,故能落筆驚俗,獨樹高標。”“而劭安小說,都是現成主題,這很可貴。”給予令人鼓舞的評價。

 另兩位近期在汶華文壇較活躍的年青作者,一爲在台大外語系畢業的魏巧玉,筆名語橋。語橋既寫 詩,亦寫散文及微型小說;另一位是筆名一粟的楊德群,她是汶華文壇的後起之秀,除了寫詩、散文及微型小說之外,亦開始兒童文學的創作。兩位都勤于進修,富 潛力。

 筆名無極人的羅國華、筆名元腸的何少明、筆名山川的劉佑亮、筆名海庭的張銀啓及筆名林岸松的 林安順都是近期的詩作者。其中林岸松博士學歷最高,人生閱曆亦因他長年浪迹天涯而十分豐富。他不僅寫華文詩,亦以英文從事詩的創作,常把其英文詩翻譯爲中 文。擬於近期將其詩作結集出版。

 另一擅長寫詩者爲陳登忠,筆名羅米歐。他亦寫散文。此外還有一些較少執筆的作者,篇幅所限, 恕不一一列舉。

 據說汶華文壇還有一些不願露面的“藏龍臥虎”。但願他們只是蓄勢待發,而不是永遠遁迹山林。

()汶華文學的特色

 汶萊的特殊國情,決定了它的特殊文學現象。

 汶萊由於盛産石油,地廣人稀,人民生活較東南亞其他國家富足。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是汶萊的特 色。即使在風雲激蕩,爭取獨立的浪潮席捲著亞、非、拉的年代,汶萊政局亦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中。汶萊於1962年的武裝叛亂,大部分華人沒有被捲入。這也許是現有汶華文學資料中還未發現反映這個歷史片斷及反 殖鬥爭的作品的原因。

 汶萊既不像印尼、泰國及菲律賓一樣對華人採取同化政策,也不像新加坡、馬來西亞一樣認同華人 爲國家的一個族群。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80年代中期,汶萊的 華族人口只有百分之二十爲公民,百分之三十爲永久居民,剩餘的百分之五十屬臨進性居民,領取工作準證,在汶萊作短暫居留。說明了汶萊國籍的華人人數只占總 人口的五分之一。百分之三十的汶萊華人屬無國籍人士。汶萊華人這種身分上的吉普賽人處境,也許是汶華文學沒有本土意識,就算有也不強烈的原因吧!

 當馬華文學、新華文學、泰華、菲華乃至於印華文學開始以“此時此地”爲背景,反映當地各族人 民的生活時,就開始具有本土文學的個性,並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學傳統,而汶萊的華文文學,基於上述原因,鮮少本土特色。

 沒有本土文學個性可以說是汶華文學的個性。沒有汶萊特色可以說是汶華文學的特色。正如汶萊華 人身分上的吉普賽人處境一樣,汶華文學是華文文學世界中的吉普賽人。

 上述這種現象也許可以說明汶華文學作品最可能發展的藝術導向是表現個人自我。從資料中顯示, 汶華作品不管是過去還是近期,呈現的主題多是成長過程中的體悟、戀愛、家庭、父母的形象、生活的感受以及對自然的思索等課題。能對人生、人性以及天地宇宙 作出探討的作品,屬鳳毛麟角。

 另一方面汶萊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環境使汶華作品少有憂國憂民之作,亦少反映國家民族及社會 生活的作品。不少作品離不開夢與愛情,風花與雪月。這些作品講求形式,不重內涵。有深度的不多。

()前景與展望

 “文學作品不能脫離讀者而孤立地存在,一部作品的完成,有待讀者的藝術欣賞這一再創造的參 與”,因此面對華文教育日漸式微,讀者群日漸縮小的困境,汶華文學的發展前途,肯定艱阻不少。然而困局既是阻礙事物發展的障礙,同時亦是激發事物內在潛力 的力量。正如山澗的溪流,碰到岩石,不是困在一隅變成一潭死水,就是沖過層岩疊障,飛奔河川大海。

 困境窒息人才亦造就人才。當年被認爲蠻荒之地的嶺南,既可出現禪宗六祖這樣的大智慧,處在華 文文學偏遠地帶的汶萊,要産生出類拔萃的文才雖然比較困難,但亦非不可能。

 在華文文學走向大同的今天,只要不自我封閉,自我設限,放眼世界,關懷人生,天地還可以是遼 闊的。創作源泉也因此得以取之不竭。

 文學是沒有國界的。汶萊的華文讀者群雖少,但只要是高水準的好作品,不愁沒有讀者。新加坡的 尤今,就擁有廣大的中國讀者群。作爲中華文化源頭活水的中國,在21世紀將成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 達的國家。華文華語將成爲國際重要的溝通語言。作爲中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華文文學,前景是光輝燦爛的。

 面臨困境的汶萊華文文學,正如荒漠中的一道溪流,必須走向世界華文文學的海洋,才能生存發 展。這就要求汶萊華文文學作者,在主觀上作出更大的努力,提高作品的創作水平,以高素質的作品,突圍而出,才能在世界華文文學的百花園中占一席之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