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

走一趟“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

  • 田思

巡礼之宗旨



“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是由砂拉越星座诗社所主办的一项文学展览与推广活动,由2011年9月1日至10月2日,在古晋皇冠广场的“艺术空间”举行。后者是此项活动的协办单位,提供了幽雅而舒适的场所,使这一系列活动能在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中进行,可谓相得益彰。



砂拉越星座诗社是砂州最早成立的文学团体,于1970年获得注册。为庆祝该社成立41周年而举行的“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其宗旨是肯定砂拉越,沙巴及汶莱华文文学之成就,整合文学资料,宣扬乡土意识,促进公众对文学活动之关注与兴趣。



星座之路



砂 拉越星座诗社最早是以提倡“现代诗”及“现代主义文学”为标榜的群体,主张“完全忠实于自己”,并且“为艺术而艺术”。评论者谓“他们推崇创作应发掘人的 内心深处和无意识领域,强调艺术和想像的创造性,并坚持认为只有提供想像空间的作品才有价值。”(1)该社早期的成员包括刘贵德。吕朝景,谢永就,陈焕 旸,李木香,陈从耀等。在同好者的努力下,该社历年来曾有过辉煌的表现。除了主编文艺副刊提供发表创作的园地之外,他们还举办过诗画展,艺术品展,盆栽 展,现代诗朗诵比赛,诗的“立体化”演绎(包括舞台表演与歌唱,舞蹈,书法等结合),华国双语朗诵等,为砂州华文文学的推广作出不少的贡献。



该 社在八十年代以后,虽仍以推崇“现代派”文学为依归,但在创作内容上注入了不少“关心社会”的元素,手法上也锐意求新,评论者认为是星座诗社的转型期 (2) 诗社的资深诗人谢永就曾表示:“一个作家,他不只要走离自己年少的天地,去关怀家国,它更应该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大自然及全人类,去表达自己对一切生命的关 怀。”(3)曾任星座诗社主席的林武聪在2010年6月3日接受新纪元学院讲师的访问时也说:“星座诗社的重要性在于它曾经大力推介现代文学,为当时的砂 华文学拉开一扇大门。。。到了1980年代,诗社的活动与社员的创作,不再只是标榜现代义文学,反而趋向多样化,注重文学的推广。然而,诗社社员的作品, 包括诗,散文,小说,一般而言都比较注重艺术表现手法,仍然有一种敢于创新的现代文学精神。”(4)这时期的主要成员有黄泽荣,林武聪,林离(林国水), 叶谁,李谨光,沈庆旺,蓝波,鞠药如等。



到了九十年代,该社于沉寂一段时间后,开始向“年轻化”发展,如梦扬,刘贵 梦,刘善伟,黄曦,蔡羽,贝克等,陆续成为该社的骨干。他们推行了许多“文学走入社会”的活动,如族魂晚会,文学下乡活动,诗句重组比赛,填诗比赛,动地 吟(与西马诗人合作),北斗星文学奖,文学讲习班等,取得了卓著的成绩。社员中的梦扬,蔡羽,李海丰,楚天(江泽鼎),杨锦扬,贝克,菡萏(李裕娟)等, 更在创作上时有佳绩,令人注目。



“巡礼”两大特征



砂 拉越星座诗社现任执委们所举办的“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基本上有两个最大的特征。第一是消除门户之见与山头主义,让其他文学团体也能一起参与。第二是将 本土文学的范围扩大,以婆罗洲书写为重点,增加空间与时间的厚度,使乡土文学的内涵更加充实。这一切从“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这个名称就反映了出来。

“巡 礼”是以展览会为中心,参展单位除了砂拉越星座社外,还包括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诗巫中华文艺社,美里笔会,中区友谊协会等。这些都 是目前砂州相当活跃的文学或文化团体。展出内容包括1960年代至今砂州各家报章的文艺副刊,文艺杂志,各团体所出版的丛书与纪念特刊,以及其他个人著作 等。现场还展出星座诗社的创设宗旨与成立概况,会员名单与历年主要活动,文学团体分布地图,副刊合订本,创刊号招贴,文学作者群像(共介绍砂,沙,汶三地 61位作者),以及书写婆罗洲文学特辑等。



展出书籍与副刊类别



1. 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犀鸟丛书”56本。

2. 砂拉越星座诗社“星座丛书”12本及纪念特刊8册。

3.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丛书50本。

4. 诗巫中华文艺社“拉让盆地丛书”27本及社员著作6本。

5. 美里笔会丛书33本。

6. 中区友谊协会14本,纪念特刊1册。

7. 婆罗洲文化局38本。

8. 砂拉越留台同学会“留台人丛书”8本。

9. 砂拉越师范学院华文学会“涟漪丛书”17本。

10.古晋第一中学华文学会出版学生合集4本。

11.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丛书2本。

12.其他个人著作约100本。

13.沙巴与汶莱写作人著作十多本,收集到的数量不多,但知名作家如冯学

良,陈文龙,元子,一凡,林下风,林岸松等的著作或作品都可见到。



至于本州出版的文学与综合性杂志,各有若干期数亮相的计有:海豚,学生月刊,学生之光,拉让江,马华文学(砂作协),国际周刊,梦田,笔汇,文海。

为鼓励参观者支持本地作家的著作。展览会负责人也在会场中央设立“书籍售卖”的长台,让作家们展卖他们的作品,反映不俗。





以下是“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中所展出的各种文艺副刊,大多刊载于砂拉越各主要省份所出版的报纸上(有者为全州性报纸),虽非全貌,但已见梗概。



1965-1969文艺副刊



椰风(中华日报)

文艺阵地(中华日报)

绿网诗踪(中华日报)

激流(国际时报)

圆圈圈(前锋日报)

悲喜(砂拉越晚报)

原野(砂罗越商报)

路(砂罗越商报)



1970-1979文艺副刊



热风(国际时报)

教与学(国际时报)

新激流(国际时报)

黎明(国际时报)

青年园地(前锋日报)

星座(前锋日报)

田(砂拉越晚报)

烈火(诗华日报)

竹原(美里日报)



1980-1989文艺副刊



星期文艺(国际时报)

新激流(国际时报)

一中园地(国际时报)

星座(砂拉越晚报)

长虹文艺(诗华日报美里版)

油城文艺(诗华日报美里版)



1990-1999文艺副刊



人世间(国际时报)

风起(中华日报)

星座(砂拉越晚报)

烟火(新华报)

生活坊(诗华日报)

新月(诗华日报)

田(世界早报)

小黄花青草地(世界早报)

文苑(马来西亚日报)

艺盾(马来西亚日报)

文协园地(美里日报)

竹原文艺(美里日报)



2000-2011文艺副刊



新激流(国际时报)

世纪风(国际时报)

笔汇(国际时报)

文艺村(星洲日报)

星座(星洲日报)

文风林(诗华日报)

新月(诗华日报)

峇南河(联合日报)

钻油台(联合日报)

文苑(联合日报)

文艺梦(联合日报)



“书写婆罗洲”理念



把 婆罗洲华文文学当作一个区域文学的书写策略,始于田思在2002年于诗巫中华文艺社所主办的文学讲座会上所发表的主题演讲<书写婆罗洲>。2003年砂拉 越星座诗社也邀请田思作一场类似的演讲,对这个理念有了基本的共识。此后田思又发表了<再谈书写婆罗洲>(2007年电台访谈录音记录)、〈书写婆罗洲是 乡土文学吗?〉(2008年)、〈共饮一江水、畅抒大地情〉(2008年)与〈砂华文学的本土特质〉(2009年)等相关论文。“书写婆罗洲”的概念渐渐 受到国内外文坛的重视,如陈大为、钟怡雯、李瑞腾、莊华兴、孙福盛等学者,都曾经撰文评论。2008年西马佛教教刊物《普门》的编辑到砂州组稿,并于该年 11月出了《畅抒大地情--书写婆罗洲》专写。新纪元学院中文系所出版的《中文人》期刊,也于2010年6月刊出《书写婆罗洲专号》。该院讲师伍燕翎、苏 燕婷访问砂拉越星座诗社前主席林武聪与前秘书林国水的专访文章,用的题目正是〈走一趟婆罗洲文学的现代之旅〉。这篇访问稿也谈到了星座诗社的成立与发展经 过,其创作表现与“转型”的问题。





在这里顺便解释一下什么是“书写婆罗洲”的理念。我们不妨引用一 下《普门》杂志中〈记录一座雨林〉的一段文字:“婆罗洲的特色,就是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生态,多元景观。它是世界第二大的雨林,仅次于亚马逊河流 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背景低下,我们如果能够以婆罗洲为重点,进行我们的文学创作的话,它可以形成中文阅读世界里,一个很受瞩目的亮点………从不同层 面去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历史掌故,乡镇,风俗,生态,街巷历史,图片等等”。(5)至于“书写婆罗洲”是不是一种乡土文学,在下一页的“婆罗洲 笔记”中有一段话:“书写婆罗洲拥有乡土文学的本质,但却与乡土文学有不同之处。乡土文学,属于文学题材的范畴,而书写婆罗洲则属于多层面的文化建构,所 涉及的范围包括:奇山异水,壮美河山的探险与描绘,各族风俗习惯的采风记录,各族关系的探讨,古迹考察与维护,环境关怀与保护,地方志,人物志等。” (6)至于书写的态度,书写婆罗洲拒绝哗众取宠的扭曲,而是建立在包容和尊重上。



潜在议题



总之,“书写婆罗洲”的提出不外是一种文化策略,它具有以下几个潜在议题:

1. 以多元文化的发扬来制衡单元文化政策的霸权。

2. 以传统本质文化的维护来抵抗全球化的市俗侵蚀。

3. 以“在地书写”来善用丰富多彩的本土资源并表达真实感受,以“场所精神”来表现雨林奥秘和乡镇风光。

4. 以环保精神和中庸思想(包括爱护大自然)来节制盲目发展与功利主义。

5. 以“慢活”和“自然纯朴来对比焦虑紧张,虚伪装作与过度透支的生活方式。”



文学展览/文艺表演/演讲/简讯诗比赛



砂 拉越星座诗社这次主办“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可说是“书写婆罗洲”理念的一次检验。它通过文学展览,几乎涵盖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在 砂,沙,汶三地华文文学作者的创作总成绩以及文学活动的轨迹,真正达到了“肯定文学成就,整合文学资料,宣传乡土意识”的意愿。



为 了贯彻“促进公众对文学活动之关注与兴趣”这项宗旨,主办当局除了在展览布置与设计方面精益求精之外,也安排了几项精彩的活动。例如古琴伴奏艺术歌曲的演 唱(由陈建造与杨万豪呈献)。而同为五脚基表演艺术坊导师的林世伶,更作了一场生动的“童诗朗诵现场教学与表演”,吸引了许多儿童和家长参与。这对推广文 学,争取年轻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学必须有传承,否则便是孤芳自赏。因此,“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的筹划者特别安排独中老师带领学生们在 放学后前来参观展览会,边听讲解边作笔记,并设有“有奖文学常识问答”,以资鼓励。



随着社会的演变与科技的发达,文学 也要与时并进。这项“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被带入商业广场来举行,是“文学走入社会,走入人群”的另一次尝试。而在讲座会上,更特别邀请了文学网站主持人 石问亭作一场有关〈谈网络文学〉的演讲。另外两场文学演讲是由林离主讲〈散文略谈—从文学角度重现当下政治生态〉,以及田思主讲〈雨林谈诗〉。三位主讲人 在演讲过程中都用了电脑幻灯片(powerpoint)的呈现方式,听众踊跃发言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文学展览中,星座诗社也趁便举行了 一项“简讯城市诗”创作比赛,即以手机简讯传递有关城市生活主题的短诗创作。这项别开生面的比赛,在我国可说是第一次举办,反映非常热烈。



在“婆罗洲华文文学巡礼”行将落幕之际,笔者作了以上这番总结,期待在下一趟心灵旅程中,我们以满载的背包,再次徜徉在这片雨林沃土。



注释:

1. 周翠娟《砂华文学团体简介》,诗巫中华文艺社,2006

,页24。

2. 黄裕斌《砂华现代文学的滥觞与转型:星座诗社考察》,《犀鸟天地》网站,2010。

3. 《国际时报》1991年12月28日。

4. 《中文人》第9期,新纪元学院中文系,2010年6月,页6。

5. 《普门》106期,普门杂志社,2008年11月,页10。

6. 同上,页11。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