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2019年砂华文学研讨会

2019年砂华文学研讨会今日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所举行。
这场文学盛会邀请砂拉越州内四个主要文学团体, 即砂拉越星座诗社、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诗巫中华文艺社及美里笔会派出代表及主讲人提呈7篇论文/报告。

南兰区国会议员刘强燕受邀主持开幕礼上致词时披露,随着2018年国家政权的更替,华文教育迎来了进一步突破的曙光,然而,鉴于历史因素以及盘根错节的政治与种族、宗教情绪,在今天仍然是华文教育升华的绊脚石。

她感谢我国华社对母语教育的决心,在逆境中仍然坚定不移的前行,使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小学、中学与大专院校。

刘强燕形容除中国、港台地区以外,马来西亚堪称华文教育发展最完善的国家。她期望热爱中华文化与母语教育的人士,继续在既定的岗位上做出努力,将华文的优势向其他民族传递,以便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

她相信,在排除了政府对华教立场的阻碍之后,只要大家坚守岗位,并在中国崛起的利好因素助力下,华文教育必定能够在马来西亚教育领域中赋予新的定位。

她赞扬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在历届领导人的带领下,集合了全体文化人的力量,经过29年持续不断的浇灌,终有所成。

“华文文学能否继续发展,甚至升华,与华文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马来西亚,特别是砂拉越华人热爱中华文化,坚持母语教育的发展,这无疑为砂华文学的成长,奠下了厚实的基础。虽然马来西亚宪法赋予每个民族都享有母语教育的权利,然而,因着种族,政治与客观因素,母语的基础建设,一路走来充满了坎坷。”

刘伯举:砂华文学具独特性

较早,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长刘伯举指出,砂华文学作为马华文学的一部份, 向来具有其独特性,尤其反映在写作题材及地域背景方面,为此亦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领域来加以观察。

“惟有关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仍未获得研究学者更多的关注。作为主办方,文协期盼研讨会能提供一个平台,让砂华文学工作者能分享其研究成果;同时与同道就砂华文学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交流。”

七位主讲人在研讨会上提呈的论文/报告如下:

(一)从诗的世界看:丰富色彩的文学,丰富了生活的色彩—谈“砂拉越星座诗社”的创立、路向与影响(刘贵德)

(二)《国际时报》早期的文艺副刊(李福安)

(三)徐然《凋零》小说浅谈 (许敬平)

(四)继续“书写婆罗洲”:兼论陈河《沙捞越战事》(阮光安博士)

(五)《文艺风》的年代回顾(张孔兴)

(六)《文艺生活》杂志的编辑特色(黄其亮)

(七)砂华网络文学的境况和前景(王振平)

砂华文报章文艺副刊 李福安:孕育写作人的摇篮  

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李福安指出,报章文艺副刊是砂拉越华文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砂华文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创刊于1968年10月1日的国际时报,有砂拉越历史最悠久的文艺副刊,例如从《激流》到《新激流》副刊,前后延续了大约40余年。

国际时报创刊于砂拉越反帝反殖运动蓬勃发展的风云激荡年代,曾经获得巨大的支持,群众基础稳固,报份多,读者作者也多。

李福安说,那个时候,马印对抗已经结束,人民武装力量已经由印尼境内或边境转移至砂拉越境内,大批对政治和文化有看法的群众聚集在砂拉越各地农村地区,这些人员,很多都是国际时报的读者。而他们之中负责文艺的成员,自然会寻求作品发表的园地,国际时报的文艺副刊便成为他们投稿的平台。因此,国际时报早期的某些文艺副刊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那个特殊年代的岁月,这些副刊例如《热风》、《黎明》和《召唤》。

他说,国际时报早期副刊的作者,有些后来活跃于文化界,也为砂华文坛健将,为砂华文学添砖加瓦。这些作者,信手拈来就有:黄叶时、少杭、南林、卓亚、克风、振源,他们在将近50年后的今天,任然活跃于砂华文坛。

李福安说,早期的国际时报在当时的时局、路线、方针和人事等各方面因素下,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得到许许多多读者的支持,单是副刊,就独具一格。

李福安也是国际时报副董事长,他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举办的《砂华文学研讨会》上主讲《国际时报早期的文艺副刊》说,国际时报的副刊,就稿源上来说,转载的如《公园》、《茶座》、《文汇》、《武林》、《娱乐》、《读者俱乐部》、《知识之窗》、《小说天地》、《时事》、《医药卫生》等;本地作者投稿的如《妇女与家庭》、《歌与乐》、《艺林》、《青年文艺》、《教与学》、《热风》、《黎明》、《召唤》、《激流》等等。

国际时报自创刊到1971年底的短短3年内,共办了10个文艺副刊,其中《青年园地》和《教与学》寿命最长,《笔汇》寿命最短。

上述文艺副刊,虽然水准有高低,却十分蓬勃。反看今天的砂拉越州报章,好些都不像过去那样重视文艺副刊了。因此,国际时报的《星期文艺》、《世纪风》和《新激流》能够坚持多年,实属难能可贵。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练和在互联网上传播20多年后,国际时报由2018年10月16日起,改为电子报,继续在网络世界中为广大读者服务。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