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随着印尼的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印尼华人社会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其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华人社团的在地化。所谓印尼华人社团的在地化,即印尼华人社团名称、宗旨与功能的印尼化。与传统的华人社团不同的是,在地化的印尼华人社团不是以中国原乡的地名,而是以印尼某地的地名或校名作为其社团的名称。除了名称印尼化外,这类印尼华人社团的宗旨、功能等都与传统的社团有所区别。在地化的华人社团有许多类型。既有以印尼具体地区或县市名称命名的社团,也有以印尼的某些学校或地域的象征特征命名的社团。在地化的印尼华人社团虽然在印尼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但更多的是在印尼的雅加达,以及外岛地区。在地化印尼社团的建立,主要是发生在后苏哈托时期。这类社团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华人社会的某些特征,而更主要的是印尼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与文化认同变迁的结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社会一样,印尼华人社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社会一样,印尼华人社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从二战前的500多个,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2100多个。在苏哈托时期执政时期,印尼华人社团作为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打压,除以少数基金会为主的华人团体保留外,还残存一些姓氏(宗族)和慈善等社团。1998年苏哈托下台后,印尼进入民主改革的转型阶段,而接任的哈比比政府解除了党禁,政治环境比以前宽松。从1999年10月瓦希德获当选总统,一直到梅加瓦蒂、苏西诺上台执政以来,各届政府实行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方针,为华人社团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各地华人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印尼的华人社团有700多个。其中,以印尼某些地域或某些学校命名的华人社团不断产生,成为当代印尼华人社团的一个特殊现象。
一、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类型与特点
有关印尼华人的在地化社团何时出现,由于目前调查尚未深入,所以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不过,从一些在地化华人社团的历史资料来看,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例如,以坤甸地方特色命名的“赤道基金会”,3便诞生于1998年。赤道基金会的一位创立人在选举第五届监事领导人时这样回忆道:
“赤道”这个由西加里曼丹旅居雅加达的人士,以高度的热心组成的团体,从开始第一个活动算起,经历了十五个年头。首次的活动是筹备举行西加乡亲演唱会。当时是1995年,还是新秩序执政时期,仍禁止华人集会结社,有时在家招待客人,超过十人以上时,也耽心会被警察追究,何况要召集上千人的集体活动呢。
也是时机恰巧,正当西加一群乡亲跃跃若试筹备演唱会,欲行又止之际,恰逢我国印度尼西亚建国五十周年金禧之年,新秩序政府宣布开放给个阶层人士筹组庆祝活动。这群热心人士雀跃而起,毅然组织庆祝单位。参加工作的义工竟达一百多人。当时,位于加者玛达大厦内的沁园大酒店(即今Millenium大酒楼),特别提供会议室作为监事会所开会。从此,“赤道之音”为名的演唱会于1995年实现了心愿。接下去1996—1997年,在苏第约诺少将监护下,连续再次在沁园酒家演出成功,都获得乡亲们热烈的支持和参与。1997年第二次演出后,乡亲们即开始筹备组织合法社团,获得91位西加各地知名人士参加,捐资创立了“赤道基金会”。1998年我国民主改革后立案于公正人事事务所,于1999年9月19日举行会所典礼。从此西加旅耶人士,有了“乡亲之家”,写下了赤道基金会历史篇章,为西加旅耶乡亲们构建了回馈家乡疏导福利的渠道。
从这位监事人的回忆录来看,印尼华人在地化的社团成立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印尼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恢复,特别是自苏哈托下台后印尼的民主化进程加快,当地华人的生存空间渐入正轨,多种因素促使了包括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产生与发展。
(一)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类型
与传统的社团相比,印尼华人的在地化社团既有与传统的社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所谓印尼华人社团的在地化,是指其社团名称、宗旨与功能的印尼化。与传统的华人社团不同的是,在地化的印尼华人社团不是以中国原乡的地名而命名,而是以印尼某地的地名或校名作为其社团的名称。除了名称印尼化外,这类印尼华人社团的宗旨、功能等都与传统的社团有所区别。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乡会
同乡会是以地缘为主要联系纽带而形成的社团。这种同乡会,与以往华侨所成立的同乡会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以早期华侨原乡为名称,而是以当今华人所出生或居住的印尼某地域或地方的名称而命名。例如,孟加映同乡会、三发旅耶乡亲互助会、锡江旅椰乡亲联谊会、雅加达先达同乡联谊会、苏北丁宜旅椰同乡会等等:
孟加映同乡会--加里曼丹,坤甸(2001年)
三发旅耶乡亲互助会(同乡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3年)
锡江旅椰乡亲联谊会--原居地苏拉威西岛,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4年)
雅加达先达同乡联谊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8年)
苏北丁宜旅椰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9年)
东爪哇仙谿总会--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山口洋福律旅椰乡亲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三马林达旅椰同乡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9年)
西利勿拉湾旅棉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棉兰(1998年)
司马委明灯德朗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15年)
马达山同乡联谊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棉兰(1999年)
望加丽旅椰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5年)
邦加同乡联谊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西加邦戛地区乡亲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8年)
亚齐旅椰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西加邦加宁(Menjalin)乡亲互助会(乡亲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7年)
亚齐瓜拉新邦旅雅同乡联谊会(联谊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5年)
奇沙兰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7年)
坤甸新埠头旅椰同乡会--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8年)
丹绒勿拉哇同乡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10年)
雅城先达同乡公会--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2、校友会
校友会是以学缘为联系而成立的社团,这类在地化社团比较多,应该占在地化华人社团的主要部分。它是当今华人为了纪念以前在印尼各地读书时的华文学校,联合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校友而建立起来的社团。比如,巴中校友会、旅雅玛中校友联谊会、振强一家校友会、八华校友会、侨众校友会、兴安校友会、新华校友会、中华中学校友会、中公校友会等等。
印尼华人在地化校友会:
八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8年)
巴中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9年)
旅雅玛中校友联谊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旅椰坤甸振强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侨众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泗水(1999年)
中华中学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中公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三民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2年)
梦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泗水(2000年)
楠榜旅雅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3年)
醒民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旅雅山口洋南中校友会--学校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4年)
新文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3年)
老平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9年)
三马林达旅雅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5年)
旅雅邦加烈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4年)
万隆旅雅侨中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勿里洞旅雅建新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2年)
西加邦戛旅雅中华中小学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2年)
老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亚加上(1999年)
北加浪岸华校校友联谊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群进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1年)
群益校友会--学校原居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0年)
钧陶校友会--学校原居地地爪哇 雅加达(2003年)
棉兰苏东中学旅椰与海外五联学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2004年)
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学校原居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棉兰(2009年)
三、基金会
除了以印尼某地方或学校命名的同乡会和校友会外,还有一些以印尼某地域特征命名的基金会。赤道基金会、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万隆圣光道观基金会、就是这种类型。赤道基金会其实是迁移至雅加达的加里曼丹坤甸华人组织的。之所以要取名赤道基金会,是因为坤甸刚好是赤道线经过的地方。在现今的坤甸,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赤道线纪念馆,向世人开放。除了这类基金会外,还有一些是以某地域的宗教或养老院场所命名的。比如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万隆圣光道观基金会、三宝垄万福宫基金会和勿拉湾老武汉德慈善(老人院)基金会等等。
印尼华人在地化基金会:
赤道基金会--原住地加里曼丹,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7年)
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万隆(1983年)
万隆圣光道观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万隆(1987年)
三宝垄万福宫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三宝垄(1990年)
勿拉湾老武汉德慈善(老人院)基金会--原住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勿拉湾(2000年)
雅加达苏曼佛教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西区Cideng Barat街8号(1989年)
三宝垄大觉寺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三宝垄(1987年)
雅加达老子街卡里姆·黄(Karim Oei)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86年)
马吉朗隆福庙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日惹(1988年)
民礼镇元寺基金会--原住地苏门答腊, 成立的地点民礼市(2001年)
三宝垄泽海庙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三宝垄(1986年)
万由玛斯文德庙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万由玛斯县(1985年)
CAHAYA SAKTI基金会--原住地爪哇, 成立的地点雅加达(1998年)
(二)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特点
传统的印尼华人社团,其名称是以华侨的原乡而命名的,如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共有15个成员,其分别是南安同乡联谊会、晋江同乡会、永春同乡联谊会、印尼许氏宗亲总会、永定会馆、福清公会、金门互助基金会、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会、东方音乐基金会、龙岩同乡会、吉祥山基金会(福州同乡会)、兴安会馆、同安互助基金会、印尼林氏宗亲联谊会,印尼惠安同乡联谊会。这个福建社团联谊总会既包括了一些宗亲会,但主要是以原籍福建各县市命名的同乡会。
与传统的印尼华侨华人社团不同的是,在地化印尼华人社团主要是以当地的某区域的名称而建立的。从在地化印尼华人社团来看,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同乡会、校友会和基金会。这几种类型的在地化华人社团,既与传统华人社团有一些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同乡会,是较能反映华人社团在地化特征的组织。这里社团,大多数属于移民社团。换句话说,这种社团的建立似乎是“复制”了华人先辈建立社团的模式,即一些从不同地域移植到一个城市的老乡们建立的。不过,这种同乡会并非以中国某地域的地名,而是以当今印尼华人在其某地域出生或居住的地名而命名的。这类同乡会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即大多是在雅加达建立的,是外岛华人移民该地的产物,大多被冠以“旅椰”(雅)。地域细分化也是这类在地化华人社团的另一个特点,许多社团不仅是代表某一个大区域的组织,而且有许多是很小地域单位的组织,比如坤甸新埠头旅椰同乡会,它其实是坤甸某一个地区新旧商业区(居民区)的别称。
校友会,是构成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主要部分。这类社团的特点,一是在印尼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是在雅加达建立,其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移民社团,许多这类社团也被冠以“旅椰”(雅);二是这类社团大多数是纪念苏哈托执政时期被查封或取缔的华文学校而建立起来的。比如,雅加达八华校友会成立于2001年。八华学校是印尼最早、也最有影响的一所华文学校,由印尼中华会馆创立于1901年,最早叫中华学校。1905年,印尼华人李登辉创办的英文学校并入中华学校,成为印尼最早的一所中英双语学校,因为学校位于八帝贯街,所以1905年易名为八华学校,后一直沿用。八华校友会成立后,直接推动了后来八华学校在2008年的成功复办。
基金会,也是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组织。这种社团的建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地域的特征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如赤道基金会。还有一类是当地华人庙宇所建立的基金会。这类基金会,在在地化华人社团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庙宇都是在印尼本地兴建起来的,它在华人社会中发挥着文化中心的作用。除了以某地域特征和以当地庙宇建立的基金会外,还有一些以校友会为基础建立的基金会,比如CAHAYA SAKTI基金会。它是雅加达中华中学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所学校创办于1939年6月12日,后在1965年被迫关闭。1980年,原该校的几位学生与老师,商议共同出资创办了CAHAYA SAKTI基金会,成立了常务理事会,并推动着中华中学的重新复办。然而,由于内外一些原因,中华中学复办计划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
二、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功能与跨国网络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 人们有组织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的社会团体。社会社团是人类社会的交流与互动现象, 是人类社会体系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利益的分化、复杂化、多样化,以及应对自然或人类社会本身的各种挑战,人类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快,社团得到较大发展, 其功能日益凸现,社团的跨国网络得以形成与扩张。
(一)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功能
功能主义人类学认为,功能是一种需要,特别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文化,它作为人类所需要的催生物,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与衍生的需求。与传统华侨华人社团一样,在地化外华人社团的功能也十分广泛,除了为同乡同窗人士提供福利和教育上的帮助之外,还十分关注主流社会的自然灾害及民众的疾苦。
1、 向同乡同窗提供福利和教育上的帮助
为同乡提供福利和教育上的帮助,是在地化与传统华人社团的一个共同点,作为在地化的华人同乡社团,最重要的也是关心其同乡的福利。例如,锡江旅椰乡亲联谊会成立以来,除了联络乡亲、加强团结、互助互爱,捐赠孤老院和给华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等。2015年3月28日上午,锡江旅椰乡亲联谊会银会近百名会员回到故乡,前往锡江Pangamasean爱心孤儿院及老人院慰问孤老,给老人和孩子们送去了善款、纱笼、浴巾、文具、玩具、食物等必需品。
在教育方面,在地化华人社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关怀下一代的成长。赤道基金会建立后,一直对本社团的同乡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从2004年起,赤道基金会启动了扶贫教育工程。除了颁发助学金,也支持修建华文补习所,带动各乡里兴建华文教学校舍。赤道基金会还根据实际,提出了“国文精深化,华文普及化”的理念,从原定只资助九年基础教育,也同时推行资助高校奖学金的方案,资助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至2011年赤道基金会扶贫教育受惠生总数达4223人,其中2004年为119人,2005年为176人,2006年为498人,2007年544人,2008年762人,2009年为60人,2010年为763人。
2、参与当地社会的济贫救灾活动
在地化华人社团由于诞生在当地,其较为主动走出华人社会的小圈子,积极地参与面向当地国大社会的济贫救灾活动,从而有效地增进了民族情感,民族之间的和谐。
2002年西加里曼丹各地发生严重水灾,西加旅耶各社团、乡亲会、同学会,在赤道基金会和山口洋同乡会统筹下即联合进行赈灾工作。在西加各地社团负责人协助下,及时把救灾物品送至各灾区赈救灾民。救灾结束后,于2003年3月初旬,在赤道基金会所成立了西加旅耶乡亲赈灾委员会,当时推选官德添、黄石和、陈绍秋三人共同负责执行工作,各方人士捐来的赈款,交给赤道基金会保管,若有天灾将及时援助。2004年2月2日,赈灾委员会召开年会,报告财政收支,及讨论西加三发地区发生水灾问题。当时得到孟加映乡亲理事会报告及三发县县长电传通知该地灾情严重,受灾地区有六个乡镇,三十个乡村灾民计有5944户,赈灾委员会即日决定,透过三发旅椰互助会经手委托三发互助会负责人进行实地了解,然后由三位理事人共同决定从去年救灾款中拨出2500万盾,交三发市互助会购买十吨大米给三发县政府发放给灾民。
自2010年起,锡纳朋火山反复喷发,迫使当地受灾居民到收容所避难。马达山同乡联谊会自火山爆发一开始,发起组织了一个“锡纳朋关爱行动小组”与当地的一些华人社团联袂前往卡罗县9个灾民收容所分发赈灾物资,包括大米、食用油、咸鱼、蒜头、辣椒酱、酱油、以及现金。2014年12月,锡纳朋火山再度爆发,马达山同乡联谊主席黄耀汉呼吁雅加达和苏北各界人士继续为锡纳朋火山灾民提供援助,直到火山喷发停息为止。他阐明,分发给锡纳朋火山灾民的援助物资来自关心灾民困境的雅加达社会人士和旅居雅 加达的苏北各界人士,其中包括企业家、社团和宗教界名流。据统计,马达山同乡联谊会、警方和卡罗社群协会被信托统筹收集和分发援助物资,总值3.75亿盾的援助物资包括2亿盾的生活必需品和洗浴用品 ,以及 1.75亿盾的现金。
为了解决灾民的子女上学问题,马达山同乡联谊会和警方联手在卡罗县一些受灾村庄建立了学习之家。自2015年1月开始推广以来,广受当地民众赞赏,还未建立学习之家的地区也表现出强烈的期待。身为马达山同乡联谊会,也是卡罗社群协会(HMKI)成员的黄耀汉认为,继续为学龄儿童提供教育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受灾地区的儿童,无论灾情多么严重,他们还是应该接受教育。
(二)印尼华人在地化社团的跨国网络
在当今世界,社团的国际性整合与环球化的趋势方兴未艾,成为主导当代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与传统的华人社团一样,在地化的印尼华人也将社团的国际化视为一种维系地域文化认同,扩展自己的商业与社会网络的新机会。
许多在地化的印尼华人社团,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了海内外的联系。或经常召开国际性的联谊会议,加强乡谊和同窗之谊,扩大关系网络。2009年10月3日,印尼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在雅加达成立之际,邀请了来自香港、先达、雅加达、泗水、棉兰、楠榜、巴谭、巨港等地700余名校友,呼吁全体先华校友发扬母校精神,和谐团结,与全体先达人肩并肩,为家乡先达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012年,印尼苏北先达同乡联谊会和苏北先达先华校友会与其他先达人社团共同组织发起了“2012年先达人相聚北京”活动,该次盛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顺利召开,6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达乡亲欢聚一堂,聚首谈心,加深理解,增强友情。122015年3月22日印尼苏北先达同乡联谊会举行了《2015年世界先达人相聚雅加达》筹委会在雅加达太阳城国际大酒楼隆重举行庆典活动,这次庆典主题为“先达一家亲”。出席者有前总统顾问、外交部中东事务司希拉拉希(退休)将军,先达市长代表威斯里等嘉宾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中国、香港、台湾及印尼各地区先达乡亲1200多人。
这种共有的地域、历史、文化与相同的背景,成为维系当代印尼华人的一个共同纽带。而印尼在地化社团在全国,乃至建构一种跨国网络,开展世界性联谊活动,“通过强调某个特定的方言或地缘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有关的文化活动,则为世界各地的同乡同宗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并强化这种群体意识的机会”。
结语
印尼华人社团的在地化,实际上是印尼华人多重认同或叠合性认同的充分体现。自二战后,特别是印尼苏哈托上台实施了对印尼华人的强制同化政策,再则随着印尼华人融入主流意识增强,已实现了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印尼华人在地化程度加深,地域认同与文化认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地域是一个广阔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们生活的自然居所,还包涵发生在该地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地域认同不单是对居住地的认同,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载体附着在空间的一种意义认知,是一种归属感。地域认同是“一种心理地理学概念,是一种移民对地域的感知,这种感知不是空间本身的作用力的结果,是移民对地理空间的亲近力;这种亲近力是由于移民在一定空间中具有个体经历、亲人、生存机会、社会网络等归属感元素或者变量而对地理空间产生的一种感知”。由于印尼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加快,特别是对于生于此而长于此的印尼华人,对中国祖籍地的记忆或只是祖辈们的告诫,或只停留在他们的口头上,实质上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远或模糊的印象,因此那种以中国祖籍地为基础的旧式同乡会或宗亲会等组织在他们看来,其重要性便日趋下降了,而他们目前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的一草一木,才是他们向往的心仪之地。同时,因移居历史、文化传统和族群构成的差异,以及散居地域明显差异性,印尼华人往往被贴上了爪哇华人、棉兰华人、坤甸华人、邦加华人等地域标签。这种受到在地属性分化的影响,华人为保护各自族群利益的“在地化”组织便诞生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