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报导:陈玉珍
以新加坡为鉴
文化不能单一而行
引言:新加坡曾经摒弃了华语,从商业利益角度思考,采以“英语为尊”的教育制度。政府宣导国民学习英语,学校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政府单位的书信往全都改用英文。这种制度采行多年后,弊端出现了。
讲英语,用英文的新加坡人,他们不是蓝眼金发的西方人种,未具西方历史累积而来的民族习性,和西方民族身份认同。而明明是黑发黄皮肤的华人,又不会讲华 语,不会看华文,更不明白所谓的中华文化。他们因此变成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一群人。所以李光耀说,他错了,新加坡的根,不见了。
砂拉越开放大学讲师暨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田思(陈立桐)表示, “新加坡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告诉了我们,文化不能走单元主义路线。 ”
从民族文化寻找传统
实践砂人文精神
华族文化研讨会是由砂州政府所赞助的文化会议,每5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5届。这次以“ 45年文化汇合及族群团结”为主题的文化研讨会,出现了一个提问, “砂拉越的人文精神,要怎么实践?所谓的人文教育又该如何贯彻在各层面? ”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而标准的解答,但有一个实行的大方向,那就是砂华人的人文精神,不能单一而行,让它顺其自然。
中国拥有超过56种民族,分居于不同省份,其文学作品,充满地域色彩,乡土生活的趣味,韵味,也因着其不同文化的多元发展,才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的百花齐放。
多元文化别具一格 。
“多元文化有很多别具一格的传统,而这些传统正面临都市化的冲击,如果不把它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变质,衰微,甚至失传。 ”
因此,田思等人才会提出“书写婆罗洲”的概念-突出本土特色,展现婆罗洲多元化社会背景的色彩,形成一个受关注的卖点,使创作成品吸引更多读者。而“书写婆罗洲“的另一层含义更在于深入了解各民族生活,把他们失去的传统,从民族与文化中间找出来。
砂华文学作家之一沈庆旺说过: “传统不是落后,而是更接近本质” ,要能把人类最本质的生活状态,民族习惯,思维方式,通过文学手法表现出来。所以,不仅去写,去刻画,去挖掘,还包括写完之后的探寻出路,读者和定位,毕 竟文化研究或文学创作,不为孤芳自赏而诞生,出版后给谁看,就至为关键。
“即使是同在一国度,西马对砂拉越也没有足够了解,因此要争取西马出版界的重视,让砂州的文学著作在西马流动,也在网络上介绍,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
挖掘原住民生活本质
在参与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更需要去挖掘原住民的生活本质,因此能接触更多原始资料,使人对友族同胞怀抱关怀,并促进与友族的沟通与了解。像这样,先是砂拉 越兄弟民族间的了解,扩大到砂拉越与西马全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再扩大到不同地域读者之间的了解,进而到普世了解与关怀,这是文化工程中的最大共识。
展现文化优点优势
全球化的浪头不住打来,强势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骑劫各地方性的文化精神,而使其不致千口一面的方式,或许就是让文化更多元及自然地发展。田思表示, “文化本身是一种资源,如果经过很好的去芜存菁过程,把它的优点,优势展现出来,它会变成一个很强大的吸引力,可能会变成一个文化磁场,吸引世界的目光。 “
这也许就是人文精神的增长。在全球化的浪头里,不断成就个性及人格的成长,同时,关心社会,思考生命。
方言流失
引发文学危机
在台湾网路论坛上,就曾有过一个问题, “以前常听说马华文学很有特色,前阵子有机会翻阅了几本马华作品,从用字遣词或写作手法来看,和我们的台湾作品也没什么差别,请问马华文学出名的原因在哪里? “
这个问题很耐人寻味,实际也已透露砂华文学及文化所潜在的一个危机。
语言和文字其实都是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工具。方言中的俚语俗话常带有历史内涵及民俗习惯。不讲方言,等同跟民族文化说了再见,就连在书写风格上,也 少了民族精神与节气。而地方文学最引人入胜处,常是其自然流露的地方色彩,如在用字遣词间会挟带地方方言,思维主题多反射乡土情感,文里流露的独特价值 观,砂华文学也是因此独树一格,并与中国,台湾,香港文学区别开来。
华语成家庭共通语言
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 徐雨村表示,砂拉越华族各个方言目前都面临流失危机。其中华语是华文小学与独立中学的教学语言,也是砂拉越华族母语教学的主题。学童在同时学习国语,华 语,英语三种语言的压力下,使用方言的机会与意愿有限。加上不同乡属的通婚相当普遍,华语成为教育子女的共通语言。在诗巫,即使人口占优势的福州人,也深 刻体认方言流失的危机。
现在虽然很多人学习华语(文) ,却不是为着个人民族文化,而是相中中国经济强大起飞所潜藏的经济利益,以利作为出发点地学习语言,并排挤方言,最终导致方言流失,更直接影响到了文学发展。
民族价值观无从传承
因为,都不讲方言,会与讲方言的上一辈有了隔阂,等同隔离了民族意识和价值观,民族价值观无从传承,就是方言流失的最大影响。田思说,方言所造成的影响, 在文学上所造成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他建议把方言自华社提起,以地方戏曲或方言话剧,建立使方言再生的桥梁。
婆罗洲文化局
对砂华文学贡献大
在提起砂华文学时,不得不提的还有1985年设立的婆罗洲文化局(婆罗洲文学局) 。
田思表示,报章副刊一直是砂华文学主要发表园地,不过婆罗洲文化局设立后,不仅每年主办不同语言征文比赛,也鼓励了砂,沙两地作家写作并出版。
1960年年至1976年,婆罗文化局培养了一批写作人才,出版华文书籍多达82种,其中创作与翻译各占半数,华文编辑黄俊贤功不可没。如李永平,煜煜,温玉华,钟济祥,钟济源(梦羔子) ,杨华等,都在征文赛中冒出头。
李永平以“婆罗洲之子”获得1968年征文奖,那时他刚念完高中,要往台湾深造。其小说写出华人与达雅人共处,做买卖,通婚,离异,结怨,和解,并在水灾 中互援互助的故事。小说的结尾,通过男主角的口,说出一个美好的愿望: “我相信有一天,没有人再说你是达雅,他是支那了。大家都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 “
“海豚”推广阅读风气
婆罗洲文化局另一贡献为推广阅读风气,该局出版“海豚”华文学生月刊,销数超过一万三千份。该局对各族文学创作的鼓励,体现了英国人较开放的文化政策。该局营作到1977年,便被并入国家语文局砂州分局。
砂州华总曾多次致函语文局要求恢复早期出版各民族语文作的做法,均未受理,不过砂州语文局主办数届“各民族文学奖” ,砂华作家吴岸,梁放,巍萌(已故) ,晨露以及田思本人都曾得奖。
深化乡土归属感
提升公民社会参与
从1963年砂拉越参组马来西亚后,大多数本地华人已成为马来西亚公民。在全国与地方层次上,华族如何自我定位,培养多元文化能力,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成为大众讨论议题。
徐雨村表示,世界各地族群文化丰富多元,但彼此相互理解与认识实属不易,而且偏见与歧视无所不在。人类学指出: “我族中心主义(民族优越感) ”的谬误,这种观点是将自己的文化视为最合理,最美善的,而用自己文化的标准来理解其他文化。我族中心主义凝聚族群意识,却也阻碍对其他族群文化的理解与 欣赏,甚至演变为族群积怨与仇视。
人类学家提倡另一种观点: “文化相对观” (文化相对) ,如欲理解另一个文化,须从他们本身想法着手。然而,文化相对观并不意谓某个文化风俗习惯全部都是合理的。如果某些风俗习惯违反普世价值观,则必须加以批判。
而这两种文化观,实际存在民族社会已久。在砂拉越这个多元社会,华族固然具有经济优势,但一向能与友族维持和谐共生关系。随着砂拉越各种族逐渐迁移到都市 谋生,华族与友族的经济关系也日趋复杂,兼具商品交易及劳雇关系的成分。友族学童与华族学童共同受教育,也有许多友族家长选择将子女送到华小就读。这些更 近距离的接触,可能有助于消弥刻板印象,却也有可能加深偏见。
理解友族风俗习惯
从文化相对论的立场,有助于理解友族的风俗习惯,并促进友族对华族文化的认识。有些华族人士开始省思,平日用来称呼友族的“拉子” , “番”这些字所潜藏的偏见。如欲研拟替代省思,或可参考世界各地的类似例子,并与友族意见领袖多做沟通,以寻求共识。
徐雨村表示,随着马来西亚国家政局的变化,砂拉越华族社会透过参与朝野政党活动,谋求更大的社会福祉。未来在提升砂拉越华族参与公民社会的意愿上, “关键点在于深化乡土归属感,包括对于华族的历史源流与砂拉越文化的多面向认识,提倡各族休戚与共以及和谐共生的精神,共同维系砂拉越的各种人文生活环境 等。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