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08年6月3日星期二

【我花开后百花煞 -谈菊花诗】

  •  黄政仁                      
中国人不但爱花、养花、种花,更常常把花比拟作人。
李白《清平调》中「一枝红艳露凝香」,和白居易《长
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带雨」,都是把花比作美人,所
以古今文人雅士,无不有咏花的佳作。


在万紫千红之中,菊花有更多的优美传说。可能是因为
菊花具有「发生林凋后,繁当露冷时」的不屈於恶劣环
境的顽强精神和高尚品格。中国在三千多年前,
在「礼
·月令」书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
自从那以后,咏菊之诗文就多得不胜枚举。屈原在「楚
辞」中有「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有
「采菊东篱下」
之句。自陶渊明以后,咏菊的诗就更多了。
其中比较好
的有:袁崧、刘禹锡、白居易、元慎、黄巢、黄庭坚、
王恽、王十朋、胡布、何景明、程先员、宋先员、宋元
征、郑板桥、袁枚等十一人。
其中多是传世之句: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崧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刘禹锡

深怀傲霜意,那肯媚重阳。--王十朋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便无花。--元慎

数枝冷艳当阶立,愁煞红莲不敢香。--袁枚


不管怎样,在众多的咏菊诗中,最杰出的应该是黄巢的二
首:


(一)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朝末年山东冤句县的农民之子。本来是一位读书
人,曾经到首都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唐朝的科举考试,几
乎全在考场外决定。唐初,大权是操在公主、亲王之手。
韩愈诗「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正说明了这种情况。
可是到了唐末,大权却操在宦官之手,读书人必须对这些
宦官谄媚和屈辱,才能榜上题名。稍有点才干和性格的人,
是不会不顾廉耻的去阿谀权贵。黄巢就是其中之一。在那
时候,中国连年发生天灾人祸,皇帝奢侈,加上宦官的贪
暴,老百姓是活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
黄巢落第还乡
后,正好遇着他的邻县人王仙芝掀起暴动。第二年即唐李
怀僖宗朝符二年,他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死后,
他被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王霸三年,率
军攻破洛,继帝位,国号大齐。
这两首诗中,黄巢把自己
比作菊花。跟所有以前咏菊者不同的地方是,黄巢并没有
把菊花比拟作节操清高,孤标傲世之人。他把菊花比拟作
不向恶势力屈服的人,而且斗志旺盛,「飒飒」、「西风」
就是恶势力,就是欺压老百姓的官吏,可是菊花都在这种
环境之下,抽支发芽,并开出漂亮和芳香的花朵。「蕊寒」
是贫穷,「香冷」是怀才不遇。一个贫穷落魄的才子,怎
么会有权贵来提拔呢?所以他说「蝴蝶来」。「青帝」是
传说中的司春之神,也就是专管白花开放的神。这里就是
皇帝。本来,菊花一定要到秋天才开花。有朝一日我黄巢
做了皇帝,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齐在春天竞争。「桃花」
就是指那些轻落无行的「官吏」。
菊花在恶劣的环境还能
生存的好,如果让菊花在春天和桃花一齐开放,那桃花一
定被淘汰了。诗中作者对当时的国家、社会愤愤不平之感
情,有如一碗浓浓的汤,不用说尝,闻都闻得出来。黄巢
落第之后,看到唐朝政府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并无
动于衷,而且四处不断的发生兵变、民变,他更感深痛恶
绝,便下定决心要揭竿起义,打倒无能的政府。「九月」
正是深秋的时候,大地将受严冬的摧残。「深秋」是指腐
败到已无可挽救的唐朝政府,所以「待到秋来九月八」,
非常明显的是指起义的时候到了。「我花」自然是指菊花,
也就是准备就绪,大家攻入首都长安,把那无道昏君,贪
官污吏(白花)全部杀掉。那时,长安城中不再闻到腐败
之气,代替的是冲天香气,全城民将会耳目一新,看到的
是雄赳赳,威武庄严的黄巢军队。「黄金甲」是一种菊花
的名,这理比喻作将兵们穿的铁甲。


郑所南「自题画菊」诗,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
北风中」,以及朱淑真的菊花诗,亦有「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虽然对菊花比较有深刻的体验,可是
还未能脱离古人窠臼,把菊花比作高雅绝俗的隐士或品德
高超的人。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
却翻出了新意,把菊花比作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读了使
人自然而然的起了一种昂昂的气概。此诗堪称咏菊诗中抡
元之作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