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24年3月31日星期日

诗巫中华文艺社改选

 2024年3月31日选出第十九届理事会(2024-2025)。

  主席   :王振平

  副主席:李炎城

  秘书   : 张孔兴

  副秘书:李宣春

  财政    :吳贤明

  副财政:方孝欽

  总务    :郑虎

  副总务:蔡忠良

  查账   :黄国宝

  委员    :陈美仙、倪惠群、倪惠妃

2024年3月24日星期日

美里笔会改选


美里笔会在喜来登饮食餐厅顺利举行第31次会员大会暨第18届理事改选,许敬平蝉联主席一职。

大会一致通过两提案,包括委任永久名誉主席和名誉顾问。

这次的会员大会将提呈临时动议修改章程第2条的注册地址,以配合美里笔会会所购置的会址。此外,也动议修改章程第15条之理事会,即动议普通理事人数由5人增加到7人,以壮大理事阵容,强化文学会务。

与此同时,大会通过第17届理事会第18次会议的决定,即委任温素华女士,孙德安先生和杨镇声先生为美里笔会名誉顾问,以表彰她们/他们长期以来对美里笔会的支持、付出和贡献。

主席许敬平致词时感谢笔会顾问们、理事们和会员们抽空出席今早美里笔会第31届会员大会暨第18届理事改选。

他说,众所周知,回顾与前瞻是不变的前进思维动力。回顾美里笔会一代30年的发展成绩,是美里笔会人的共同努力成果。如今,美里笔会书册破了“六”字头,迈入第62本,这个数字值得高兴但不能骄傲。这些个人著作或合集是砂拉越华文发展的重要文学遗产,反映出砂拉越人的所思所想和所行所为,主要涵盖人文社会的动态与人文价值的承传,是砂拉越多元文化体系的发展与塑造的重要部分,不可或缺。

“本会最新的三本新书是李佳容(煜煜)著作的《煜煜小说选》,绿言(蔡素娇)著述的《蓁情蓁忆旧时路》和蔡宗祥编著的《书写伊班人和本南人》。这三本新书的印刷费高昂,所幸得到砂拉越旅游,创意产业及表演艺术部的遗产、艺术和文化促进基金的赞助,才克服了写作人出书的经济窘境。”

他说,砂拉越旅游部拨出资金赞助文学、文化和文艺活动的大方针,有意为之的传承与发扬砂拉越文化文艺宗旨以及肯定著作是文学遗产,值得赞许和认可。这体现了各文学文化的平等地位与互敬互重精神,是马来西亚其他州属学习的好榜样,位人文价值的进步而努力。

“文学著作与文学活动犹如人的双脚,一步一脚印地向前迈开,写作人和作家才能走得远,创作之路才能越宽广,文学聚合力就更强盛。”

许敬平也说,回顾美里笔会2023年的活动,最为乐道的是美里笔会30周年庆典晚宴暨第15届亚洲华文作家代表大会的完成。30周年庆典晚宴是美里笔会创立的里程碑,是美里笔会写作人自求上进的写作活动进程小结,即不辜负美里笔会创会人的文学创作期许,也符合创会宗旨。第15届亚洲华文作家代表大会的承办成功,展示了美里社群的合作与互助动力,也体现了美里笔会的文学凝聚力,与国际华文作家接触、接轨和交流,是砂拉越华文文学发展史的新里程碑,新的标杆。

他坦言,没有来自各阶层人士和团体以及各代议士和砂政府的协助和赞助,美里笔会很难取得承办亚洲华文作家代表大会的信任成绩。亚洲华文作家代表大会让参与国家的作家书写了砂拉越的和谐多元与美里的淳朴自然,是砂拉越向国际社会宣传的最佳作品。

美里笔会在三十而立之年履行儒家之道,以购置会所的方式安家。在各代议士,社团领袖、商家仁翁、文友和热心人士等的积极支持与赞助下,美里笔会终于在史纳汀区的蒂莎第8期购置了一栋二层楼的店屋为会所。这栋会所的拥有实现,是众志成城的社群力量给予美里笔会身体力行为文的贵重礼物。”

他续说,美里笔会将在会所落成之后,希望能充分地发挥会所为文学之家,一如既往地、谦卑地为美里的人文教育献心,开拓美里文学,栽培后进写作人,一起学习为文之道,著书立人。

“今年2024年,美里笔会秉持对砂拉越华文文学发展的推进,诚然地主办第3届砂拉越华文文学奖。这是砂拉越华文文学的至高荣誉奖项,是砂拉越华文作家引以为荣的终身成就奖,所以,美里笔会把奖金从5000令吉提高到1万令吉,以为砂华作家的文学成就献上丰厚的心意。”

他说,展望2024年,美里笔会将继续主办徐然小说奖,鼓励会员出版更多好书,庆祝美里笔会会所落成以作为办实体文学活动的好平台 。美里笔会非常感谢已故徐元福家人继续赞助第3届徐然小说奖的奖金和奖杯,且提高了奖金到5000令吉。这个小说奖的参选简章,将在近期公布。美里笔会期望更多小说作家把握机会,通过参选提高小说的地位。

此外,美里笔会5位成员(许敬平、李佳容、黄素晶、陈美仙和沈淑情)将于2024420日到23日到汶莱参加世界华文作家代表大会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希望借此向世界华文作家们学习,讨教,以期写出更好的作品。

美里笔会2024至2025年理事会:
永久名誉主席:谢名平(已故),田英成,徐元福(已故),蔡宗祥,张猷疋
名誉顾问:温素华,孙德安,楊鎮聲
主席:许敬平
副主席:李佳容
秘书:陈麒
副秘书:蔡欣霓
财政:黄素晶
副财政:沈淑情
理事:李锦瑛、蔡素娇、陈美仙、杨绣莲、林建南
查账:余求福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2024年活动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第17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今早10时正在会所举行。
会长刘伯举在开场致词中, 提及今年内将要推行的几项重要工作,包括会所新楼落成庆典以及因新冠疫情被迫延期多年的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他也表示将设立一项资料搜集及保存基金, 以更好保存文协的史料收藏, 尤其是将珍贵史料予以扫瞄保存。在结语中. 他也表示文化的保存及传承,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他感谢每一位为文协无私付出与奉献的人,希望在大家的感召下,会有更多人加入本会的工作行列。
会议接着听取了执行主任、财政所作的会务及财政报告。有关新楼空间的规划使用, 也在会务报告中被提及, 包括将设立黄建淳文物史料室、砂华写作人-学人手稿室 、旧报收藏室等。
在讨论本年工作计划议程中, 会议决定于今年8月间举办会所新楼落成庆典, 同月也将复办第五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年将推行的其他工作计划还有:砂华写作人—学人手稿展/2024新书推展礼/中学生 “老照片中的故事”征文比赛等。其他常年性活动, 如: 田调工作、小型文史工作坊将由行政处协同各工作小组规划进行。
会议结束后, 会长特别带领大家参观新楼, 并邀请大家共进午餐。







 

2024年3月17日星期日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第一本校史《甲子长歌》



《甲子长歌》是古晋中华第一中学自 1958 年创校以来,第一本专门记录学校办学事迹的历史书籍。这本书,在作者李海丰老师以专业的历史角度,讲述了1958年古晋一中创校的来龙去脉、记录了学校经历超过一甲子的风风雨雨,内容丰富,涉及的华教事件,十分广泛。可以说,这本书见证了砂拉越华文教育办学的重要事迹。


砂文教界见证一中校史发布
甲子长歌记叙先贤建校事迹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董会为了推广砂拉越华教历史研究风气,于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上午11点正,假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冷气讲堂举办一中校史《甲子长歌:1958年-2022年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发展简述》新书推展礼,推展礼筹委主席关伟华亲拟名单,广邀文教界及社团代表,由古晋南市市长拿督黄鸿圣担任推展礼主宾,中中校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主持,大家共同见证这场历史意义重大的推展礼。
这场新书推展礼的仪式内容由校董会安排,流程简单而隆重,分别由中中校董会教育专员叶宗元致开幕词,再由中中校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致欢迎词,作者李海丰老师介绍新书内容。
在推展仪式部分,拿督黄良杰邀请拿督黄鸿圣上台,大家共同掀开亮丽的红布,象征新书正式面世和发布。另外,拿督黄良杰也将新书分别赠送给各文教机构,鉴于出席者众多,为了让来宾们顺利得到书籍,筹委会特别安排多个小书摊,由华文学会成员负责分派。
中中校董会教育专员叶宗元代表全体筹委会致词,内容如下:
“主宾古晋南市市长拿督黄鸿圣、中中校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校史新书推展礼筹委主席关伟华、各位基金赞助人、各位助学金赞助人、砂拉越华文独中董联会、砂拉越华校董事联合会、各校董事会校友会代表、各位社团代表、各位校长、老师、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董会主办的“一中校史《甲子长歌》新书推展礼”。
今天的新书推展礼,是古晋华教界的重要大事,这是古晋一中自1958年创校以来,第一本专门记录学校办学事迹的历史书籍,这本书,讲述1958年古晋一中创校的来龙去脉、记录一中经历超过一甲子的风风雨雨,内容丰富,涉及的华教事件,十分广泛,可以说,这本书见证了砂华办学的重要事迹。因此,古晋一中校董会发函,邀请大家出席参加推展礼。
在推展礼仪式进行前,承蒙中中校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特别指示,要我上台先说明几件事:
第一, 西马华文独中在书写校史这个部分,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各校成立校史委员会,出版校史述及,举办校史课程,甚至建立校史馆,都有丰硕成果。根据这个趋势,拿督黄良杰主席希望属下三间独中,大家能跟进这个趋势,书写并出版华教先贤办学的历史。
第二, 中中校董会在今年委任本人出任“中中校董会教育专员”,我除了协助校董会处理各项事务,接下来,我也将规划三中、四中书写校史的各种事务,并向校董会汇报大家的工作进度。
第三, 一中的这本校史出版后,代表第一期的工作结束,我规划第二期的校史推动计划,如下:
1.翻译一中校史《甲子长歌》
2.规划一中校史课程,为一中学生举办校史,提升中
中办学理念的认知
3.处理《甲子长歌》修订本(于2024年-2026年整理
并校勘2023年版本)
4.重修1958年-2023年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历史发展大
事表
5.整理一中古老资料及文物,设卷宗编辑档案
6.设立一中校史档案管理处,存放各类文档、照片、
影像等
7.草拟一中文史馆的内容
这些工作,无法用个人力量去完成,很多计划,需要各位校董、校长及行政单位共同配合,分配人力资源,才能逐步完成,这里,我们需要大家共同合作,继续协助推动校史工作。”
叶宗元专员致词说明中中校董会在未来的校史工作规划方向后,由中中校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上台致欢迎词,拿督黄良杰指出:
“ 筹备已久的古晋一中校史著作《甲子长歌》,终于在今天隆重的进行推展,他相信这本书是广大一中校友和热爱华教人士们所引颈期盼的,对古晋华教历史而言也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记录。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被誉为“砂拉越华人最高学府”,创校于1958年,渊源还可以再追溯到1946年古晋华社统筹统办古晋中华学校的历史。到了2018年,正是一中创校一甲子,是这本书写作的初衷;而2023年则是古晋中中校董会成立一甲子,所以《甲子长歌》在出版时间上来说,是有双重意义的。
《甲子长歌》的编写,主要以历届校长掌校时期作为章节,除了客观性的指出七位一中校长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事迹与作为,也记述不同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并客观谈到校董会及每任主席在不同时期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众多有功于一中的社会贤达的贡献。这种编写方式非常清楚的呈现一中六十多年来的发展,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我感谢作者李海丰老师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心力。李老师当年在一中完成学业后前往台湾深造,1999年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到母校执教,是一位尽责的文史教师,也是砂拉越出色的文史工作者,尤其以石隆门华工历史研究而闻名,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
李老师以他扎实的功底,透过爬梳本校第一手档案资料,采访和结合古晋华教前辈及各家论述和文献记录,对一中建校至今的史料进行了有系统的整理,包括呈现不少未为人知的事迹。阅读本书,不止可以更深一层了解一中办学,也从侧面认识到从英殖民时期到马来西亚时期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华教求存的变通之道。
作为一中校友,同时也是校董会主席,我是李老师其中一位采访对象,也是一中的其中一位历史见证人。在我个人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1972年第四任陈毓干校长时期的大逮捕风波,当时我只是初中一年级的新生,目睹警察三次进入校园共逮捕百余位学生。能够以采访对象为这本书提供资料,做出一点小贡献,我是深感荣幸的。同时,我也要代表校董会,感谢所有的受访者和资料提供者,大家的贡献圆满了一中的校史。
从先辈南来,在这里开枝散叶,华社百多年来的历史,也是这片国土的发展史。透过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华社对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我们不但要支持华社历史的研究和出版,甚至要翻译成不同的语文,让其他族群也可以了解我们的故事。
我希望年轻一代可以更多的认识我们本身的历史,也很有底气的跟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并且在文化上站稳立场。我们常说这个国家是多元文化,那么各个族群的文化都应该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也要互相尊重和欣赏彼此的差异,这才是多元文化社会可以维持和谐并且更快进步的条件。这是我在翻阅这本校史著作后,所引发的进一步思考,在这里和各位共勉。
《甲子长歌》成功推展,并且鼓励校友们、社会人士们都来阅读,重新完整而且深入的回顾母校历史,以及古晋华教的历史。”
拿督黄良杰致词后,再由作者李海丰为大家简介此书。李海丰在“甲子歌咏华教流徽”座谈会中说明《甲子长歌》书写动机,并指出新书的重要历史意义:
1、 《甲子长歌》是结合古晋华教前辈及当前研究的文献记录书写而成
自1958年立校至今,不少文教工作者撰述与一中校史、中华文化传播有关的文章,如郭衍宾、李福安、刘伯奎、沈玉池、许兴梅,曹淑瑶、田文和、钟筱苓。文献中,刘伯奎论述成书最早,也广为学界征引。近期则有钟筱苓老师以中中三校为考察对象,撰述三校在母语办学与文化传播上的各种内容。各种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述及一中的办学历程,尤其是刘伯奎,对一中历史由来,记录甚详。如果以1958年一中建校作为起点的年代来看,刘伯奎的文献记录了1958年到1962年的办学概况,沈玉池著《华教工作廿二年》则记录1960年到1981年的办学状态。必须指出的是,从1981年到2021年的四十年一中发展概况,处在比较零散记录的状态中。值得庆幸的是,许兴梅、许武琳及叶宗元3任校长在保存文献记录工作上,打下扎实的基础,许兴梅校长重视“大事表”、校讯,将各种新闻剪报置入每届毕业特刊中。许武琳及叶宗元两校长除了续写“大事表”外,更将历年简报系统性的整理存档,收藏于校长室内。作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甲子长歌》的书写。
2、 《甲子长歌》由古晋中华中学发展开始记叙,说明一二三四中源于老中中
古晋一中在1958年建校,但一中的校史却不能在1958年这里开始叙述,因为古晋一二三四中,全部都是发源于1946年1月15日成立“古晋中华中学”,老一辈的师长称之为“老中中”,那是日据结束后百废待举的时代,华社先贤费尽苦心兴学办校,并留下了古晋华社“统筹统办”的合作模式,李海丰认为这个事迹,是全体中中学生必须去回顾的,一三四中学董教生各自根据自己需求来办学,但根源在“中中”,一脉同宗,这在全国独中,是特殊的。
3、 《甲子长歌》记录开校初年概况
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很少,作者根据田文和、房汉佳、李锦秋、林煜堂博士、报章记录,记录
郭公开校动土仪式、第一代行政、校园学风具体概况,从1961年改制风波,说明1962年为何有代校长等历史事迹。
4、 《甲子长歌》集结文档及校友记忆,整合1958到1959,1960到1969年的一中教职员名单
作者在整理一中教职员名单上,面临一个困难点,一中在1970年代才有毕业特刊,1970年代以前的资料是零散的,作者几乎遍寻所有相关人员及单位,结果一无所得,只好用历史系最笨的方法,到档案室内,把1958年到1969年的学生成绩册翻开,将可以看见的教师名字,一一恭录,约数小时,才尽数笔录前辈师长名字。然,这并不完整,成绩册上班导师名字是清楚的,但成绩册内,各科教师的名字书写,有的端正,有的潦草,也有草书签名,堪称龙飞凤舞,让作者难以辨认。另外,1961年的成绩册封面,大部分没有教师名字,作者仅从学业成绩记录下的签名盖章中,小心分辨,然后笔录。这部分名单不完整,但已有基本的轮廓。许多师长在提及1961年改制后,老师们被减薪,大家为了华教大局,留下来坚守华教园地,这里,虽然名单不完整,但也借此机会,向当年的前辈老师们致意。
5、 《甲子长歌》第一次突破一中师长敏感性课题,利用文献说明1972年大逮捕事迹
进入70年代,一中校园发展备受考验,犹记70年代警车到校大逮捕的历史情节,这个部分长期以来,师长们三缄其口,讳默不言,然则各种大逮捕传言,却又不绝于耳,详查当前社会氛围及学界研究状态,李海丰认为目前已经来到可以解密的阶段,于是作者根据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蔡增聪老师提供的档案,配合校中中董会主席拿督黄良杰、叶宗元校长家慈陈明琴女士在“历史现场”的回忆,写成一中校园大逮捕的章节,这个书写是突破性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根据莫泰熙口述,记录1975年沈玉池在统考前会议大义凛然的立场表态
在60-70年代中,中中校董会秘书长沈玉池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提供的一手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然则80年代开始,沈玉池影响力逐渐退却,后来,莫泰熙先生前来主持“华教故事”课程时,一再提到沈玉池的事迹,尤其是大义凛然表态,坚持举办第一届统考,感动华教界同仁,莫泰熙先生将各种回忆口述于李海丰,要作者如实表述,以传后世,这个是很难得的历史剪影,李海丰在这本书置入了,也表述了沈玉池当年的各种重要贡献。现在最遗憾的,是书写成了,华教泰斗莫泰熙却仙逝了。
7、 利用1980年西马教育考察报告书内容,说明一中由衰而盛的关键性原因
70年代是一中惨淡经营的年代,来到70年代末,许兴梅担任校长,不久黄文彬担任中中校董会主席,陈毓干担任中中校董会秘书长,三人合作无间,一中校园才开始成功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在80年代,一中由衰而盛。一份重要的报告书《西马教育考察团报告》,各种关键性建议,对后来一中的发展影响至深,李海丰也作出了摘录,希望大家参阅。根据一中师长追忆,自从考察后,1982年许兴梅校长开始逐步构建双轨制,华社看见华文中学除了传承中华文化,也能通向本土教育,在兼顾理想和现实之际,大量的华裔子弟开始报读一中,大家才开创80-90年代的辉煌时代,这个部分,在坐的校董师长们,很多都是身历其事,是当时的见证者。
8、 《甲子长歌》第一次客观性说明一中校长的重要事迹
作为校史,李海丰将七位校长的事迹作出适当介绍和评价,他们分别是林郁初博士、陈世钟、刘伯奎、陈毓干、许兴梅、许武琳、叶宗元。每一任校长都有他们的时代背景,不同时空产生的教育难题,促使校长们必须作出相应的对策。
林郁初:创校建制而筚路蓝缕
陈世钟:改制余波而惨淡经营
刘伯奎:修圃培苗而力争上游
陈毓干:力挽颓势而克难守业
许兴梅:厚积深耕而大展宏图
许武琳:千禧激荡而开拓新制
叶宗元:多元竞汇而承业前进
他们都有不同的风格,作者希望大家能秉持“客观性”去理解,避免误判及偏见。另外,《甲子长歌》也记录一中第八任校长由李志鹏接班。未来一中校史内容,将从2023年一中世代交替的事迹中接着书写,以后的历史,由李志鹏校长为一中人开拓,大家寄望李志鹏校长承先启后,继续让一中在华教事业中闪耀光辉。
9、《甲子长歌》历史书写,从20世纪跨步记录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砂拉越华文教育迎来许多重要的成果,尤其是2013年开始,砂华教重要突破点,如817万人回校晚宴、砂拉越首席部长阿迪南及总理阿邦佐哈里莅校访问、砂政府常态化拨款独中、砂政府宣布承认统考文凭等,这些都是砂拉越华文教育中重要的里程碑,而2020年新冠肺炎时行管令下的网络教学状态,李海丰都一一实录其中。这样书写,也让大家真实了解,校史书写“过去与现在”的对接,借着过去的事迹,掌握当下,借着审视当下,预判未来可能的趋势。
10、《甲子长歌》客观性的表述中中校董会领导及成员在不同年代扮演的重要角色
马来西亚华人兴学办校波折坎坷多,一中能从1958年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主要是来自古晋14华人社团推派代表,共组中中校董会。一中有幸,开校以来,得华社领袖慨然任事,肩挑筹资庶务重担,大家熟知的校董会领导者,如丹斯里拿督阿玛杨国斯、丹斯里拿督阿玛黄文彬、拿督田绍熙、拿督田承凯、拿督黄良杰,他们和多位校董共同承担各种华教事务,前后任事数十载而不言倦,道义承担,这段历史,堪称华教的“保航壮行”,是后人学习的表率。李海丰在书中,特地附上1957-2023年的校董会完整名单,大家在详读一中各种发展概况时,也可以对照各年代的校董会名单,大家才会相应了解,华教发展不是台前的人事物,更多的,还有背后一直默默付出及长期支援的校董会及华人社团。”
在总结部分,李海丰表示:
“古晋一中创校至今,已过六十,在浩浩长史中,先辈披荆斩棘的身影经历一甲子后,有者录于书稿,有者藏于忆念,有者明晦交错,语焉不详。及时撰史,使其人格典型与功勋事迹于历史长河中,不废万古的流芳四海,这是这一代人不容推辞的任务与使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长歌一甲子,大家感念建校先贤的人格大业,这些历史,我们代代咏流徽,我们所获得的成果,一切都归于这块土地上的华教先贤和社会贤达。”
《甲子长歌》由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董会出版,砂隆印务公司承印,全书372页,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了推广校史,校董会将新书分别赠送给出席的文教机构、社团代表、学界师长等,受邀出席的单位、领导,如下:
主宾古晋南市市长拿督黄鸿圣
贵宾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馆邢伟平总领事阁下
基金赞助人:
丹斯里拿督张仕国、贝南昌五金有限公司、田绍熙教育基金、古晋捷兔会、1948年老中中同学(庄榕英)、砂拉越古晋、三马拉汉及西连省教育基金、拿汀阿玛黄彭玉莲文教基金会、沈瑞乾行知赏识教育基金
助学金赞助人:
许如玉黄爱兰慈善基金会、砂拉越同心善堂、真佛宗古晋法轮雷藏寺、已故张赐权先生(张淑英女士)、古晋金业公会、砂拉越古城公会、砂拉越潮州沈氏公会、已故陈绍禹先生基金会(TAN & TAN COURIER EXPRESS)、天心国际养生学院院长蔡宝珠女士、陈珍麟先生、拿督杨莉、李金妹
教育组织:
砂拉越华文独中董联会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砂拉越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拿督包章文、砂拉越中华总商会会长江昌文、晋汉连省华小教师公会主席黄玉祥校长、晋汉连省华小董联会会长拿督蔡文铎、署理会长、秘书长、西连民众中学校董会、石角民立校董会
校友会:
中中校友会、一中校友会、二中校友会、三中校友会、四中校友会、留台校友会、留华校友会、南大校友会、石角民立中学校友会
公会社团及热心华教事业家族成员:
14成员公会社团、晋汉连省华人社团总会会长、青年团、妇女组、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砂拉越文化研究会、砂拉越星座诗社、林连玉基金古晋联委会、晋汉省教育基金、砂拉越古晋省教育厅华文科督学、古晋中华小学校董成员、郭锡逢家族郭钊明、黄文彬家族拿督黄国忠、黄庆昌家族拿督黄良杰、杨国斯家族杨启良、沈玉池家族沈淑昌、陈毓干家族陈晋宗、李志明家族李永放、田绍熙家族田承海、蔡子今家族蔡丰如
中中前任校长:
张德祥、许武琳、张国悦、沈燕梅、许兴梅家族(李珲香老师代表)
中学校董、前任校董:
方文祥、郑自勉、刘细畅、张荣海、陈健民、张晓红
协助作者写作热心人士:
拿督黄国辉、李福安、陈应桐、林煜堂、田文和、蔡增聪、林韶华、钟仁祺、许开明、杨月玲、田承志、沈淑强、杨启良、李锦秋、施志毅、蔡集淞、朱承褡、刘淑花、陈鸿
教育界人士:
中中属下一中三中四中校长、古晋中华小学校长、一中教职员、石角民立中学校长、西连民众中学校长
另外,《甲子长歌》能顺利出版,李海丰得到各界社团领袖、师友、同事们的协助,他借推展礼向大家致谢:
单位:
中中校董会、古晋中华总商会、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晋汉省教育基金、一中校友会、古晋中华中学校友会、砂拉越南大校友会、国际时报、一中校长室、一中图书馆、一中教务处、一中联课处、一中体育处
热心人士:
拿汀阿玛黄彭玉莲、黄张金发、拿督黄良杰、拿督黄国忠、拿督黄国辉、李福安、陈应桐、何晋兴、郑自勉、关伟华、郑佑上、林煜堂、田文和、莫泰熙、蔡增聪、林韶华、叶宗元、许武琳、李志鹏、钟仁祺、许开明、陈云湄、杨月玲、田承志、周晋红、沈淑昌、沈淑强、杨启良、李锦秋、郑秋珠、李联褶、陈晓莹、卓秀娟、翁小芬、萧俊琪、刘碧姚、许楚音、施志毅、黄滢锨、田贤能、田可欣、黄惟麟、钟筱苓、蔡集淞、朱承褡、刘桂宁、李健狮、杨浩良、郑玉宝、杨媝琍、刘淑花、萧秀雁、陈春光、陈楚琴、郑碧虹、潘宝莲、许统舜、刘丽香、许丽婷、陈鸿
新书推展礼活动时间约1小时,结束后许多师长意犹未尽,大家对中中校董会在未来推动的校史书写,均表认同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