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刘伯举:儒家中庸之道 营造互敬和谐社会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第15届会长刘伯举。
新上任的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长刘伯举认为,儒家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是普世价值,如大家身体力行,将有助于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及包容的和谐社会。
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坦言,在马来西亚, 种族、宗教及政治是影响华人文化传承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营造一个和谐及包容的社会, 让各族能尊重及理解他人文化的政策更显得重要,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学校教育着手。
“从政者在这方面负有很大的责任, 他们应避免将一些文化议题,加以政治化或种族化;相反的, 应当为不同族群的交流, 搭造桥梁。”
刘伯举说,文化的发展当然会受到内在、外在条件及环境的影响。如华人家庭对传统文化是否重视,当然会影响到子女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态度、另外,文化程度的普遍提升;也会促进对更高层次文化的追求。华人对自身文化发展, 也常因信仰或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看法;如在追念祖先这个议题上, 不同信仰及教育的华人, 即常出现观念的差异;这些都要透过交流来促成谅解。
如果就语言的保存, 民俗文化的传承,刘伯举觉得砂拉越华人在文化传承及发扬方面, 做得还不错。
“一个人口才约60多万的华人社会,在文化传承方面,能达到目前这种成效, 还是值得引以为傲的。”
他说,许多初次到砂拉越来的外地华人访客,经常会对砂拉越城镇所呈现的浓厚华人色彩,深表惊讶。就以农历新年为例, 从各地所展现的热闹节庆气氛,即可以证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这一切, 我认为应当归功于华人家庭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各个华人团体组织的长期推动。当然我们也要肯定, 砂拉越社会长期存在的和谐种族关系,以及砂政府所奉行的多元开放的文化政策, 也为华人文化在砂拉越土地的茁壮成长,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文化传承工作的挑战
刘伯举说,在文化传承工作上,挑战永远存在;尤其是在面对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 许多年轻一代,因网络资讯的泛滥,在价值观的取舍及文化的认知上, 经常会受到网络资讯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部份对传统文化产生抗拒及疏远。因此, 如何在面对这种变革及冲击中,一方面努力保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方面赋以它新的时代意义及形貌,是今后华社所要面对的挑战。
在谈到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是否必须获得法律保障,以确保其发展权利的问题,刘伯举相信新政府推行新政,在制定新的国家文化政策政府时, 会认知我国多元社会的背景, 确保各族文化的发展都能得到扶助,避免受到边缘化。
他指出,砂拉越政府推行的文化政策,有很多值得肯定,如自1988年开始, 每五年举办一次砂各民族文化研讨会, 便为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让各族有机会将如何发展本身文化的建议,反馈给政府, 以供政府在制定文化政策时, 有所参照;在资助不同宗教及源流教育发展方面, 砂拉越政府也做得不错,当然政府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他说,一个族群文化的发展,虽然不能全靠政府;但政府的文化政策, 如能照顾到不同族群的需求, 就能提供一个宽阔的空间及助力, 并且结合民间的力量, 让华人文化能取得更好的拓展。
砂华文协工作重点
他说,文协的成立,是以推动砂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宗旨。但文化的传承及发扬, 无法依赖单独一个组织来担当;华社必须有整体的觉醒及文化使命感, 才能众志成城,在文化建设方面, 达致更大的成果。文协成立之初, 即将工作重点置放于搜集资料、出版本土书刊, 以及举办学术研讨及推动田调等工作方面。另外, 也透过研讨会来探讨华人文化所面对的挑战及尝试厘定应对的策略。
他说,之所以将工作的重心, 置放在这几方面, 是因为这些领域, 过去较受到忽视。有许多文化项目, 如书画艺术、文艺创作及传统民俗的推广, 其他团体及机构, 已做出不少成绩;文协将工作集中在上述领域, 以弥补过去相关工作的空白, 让各团体能分工合作, 避免在文化资源利用上出现重迭。
作为新届的文协会长, 刘伯举期许本身除了推动文协的工作计划, 也重视与其他族群增进交流, 以便能在求同存异的共识上,合力塑造一个和谐的多元社会。
“个人能力虽有限, 但诚如我在就职仪式上所言, 我愿意以过去在社团服务的经验;以及抱着学习新知的谦卑态度,尽我所能, 为文化的建设及发展贡献棉力。我会在文协历届理事会所达致的成果基础上, 谋求进一步优化及拓展我们的工作。”
刘伯举很赞同, 与其他族群在文化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非常重要;华族文化要在砂拉越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 除了自身的努力, 也必须借着加强与其他族群的交流, 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让大家能理解到华族文化,经百多年在这里的扎根滋长, 已与其他族群文化一样,成为砂拉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
他说,为了达致我们共同的目标, 文协希望与其他华社团体, 群策群力,携手共谋族群文化发展之大业。
今年的工作计划
砂华文协在理事会之下,另设3个委员会与工作小组:学术发展委员会(属下文学组、历史组、民俗组、学术基金和《文海》学刊编辑组);出版与翻译及出版基金委员会;会所管理委员会。
刘伯举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在2019年的工作计划包括研讨活动、田野调查、出版工作,以及资料征集和整理。
在研讨活动方面,砂华文协将主办以刘钦侯为例的“人物与历史”、”地方史迹与历史记忆”、“三河(乌也河、沐胶河及万年烟河)华人史“等小型研讨会,以及砂华文学研讨会。
配合“三河华人史小型研讨会”的史料收集,将展开乌也、万年烟华人历史田野调查;另外也进行民俗治疗,如收惊、鱼刺卡喉的调查。
在出版工作方面,砂华文协将于今年10月举行《叶华芬作品选辑》发表会及《叶华芬与婆罗洲研究》讲座。
砂华文协今年继续展开砂华写作人手稿征集及整理,目标设定40位;此外,也收集更多早年出版或重版的英文历史书籍,充实收藏,并提供学术研究用途。
扩建会所营造砂华学术交流中心
砂华文协的成立缘起于1988年,砂政府为了庆祝参於建立大马联合邦25周年纪念,推动举办各民族文化研讨会, 藉以徵询各族对建设多元性砂州文化的意见。华族文化研讨会於同年8 月19 日在诗巫民众会堂召开,随後议决筹组华族文化协会。 在全砂华总的筹划之下,砂华文协於1990年2月正式获准注册成立, 永久会址设在诗巫。
目前文协会员包含有古晋/三马拉汉、斯里阿曼/木中、诗巫、美里、泗里街及民都鲁等六省华人社团联合总会, 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 每两年选出理事会, 负责文协的行政领导工作。成立迄今, 文协在推动砂拉越华族文化建设方面,已积累不少成果, 并已成为砂拉越华社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化组织。
2020年,砂华文协计划举办系列活动,纪念3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文协这些年来在学术研究、出版工作及资料搜集等方面所达致的成果,给予阶段性的总结。
去年底接过砂华文协第15届会长棒子的刘伯举说,为因应文协会所现有空间不足,今年将进行会所扩建计划,希望扩建工程完成后,能进一步完善文协的资料收藏设施;让砂拉越华人文化资产能受到更好的保存及管理。
“新扩建的空间,也将有利于将文协会所发展成为砂拉越华人学术交流中心。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我期盼这项扩建计划能于明年底完成。”
屹立在诗巫沙廉路的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所外观。
2020年承办第6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5年砂华文协与广州暨南大学共同发起举办了首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迄今共已举办了4届,今年第5 屆初步決定會在北京舉行;为配合创会30周年纪念,明年将会在诗巫承办第6届研讨会。
刘伯举说,这项研讨会目前已成为婆罗洲华人研究最重要的一项会议,从过去4届研讨会所累积的丰硕研究成果(其中二届的论文集已经在中国出版),可以证明这项国际研讨会的创设,确实已让学者对婆罗洲华人研究投以更大的关注。
去年12月7日至10日,刘伯举带领一行12人前往中国厦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参与主题为“婆罗洲华人研究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第四届“婆罗洲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与会学者的共同见证下,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签署了新一轮为期五年的学术交流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事宜。
华大陈琮渊副教授及文协执行主任蔡增聪共同主持的总结报告中,除交待了婆罗洲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缘起,在展望未来时,与会的单位代表也初步讨论了成立会议联盟的构想,希望借此能透过共同协商轮值举办“婆罗洲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拓深婆罗洲研究之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