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

南洋文学

#出走的华语文学#张锦忠: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语语系文学场域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语语系文学场域 张锦忠 (原载2012年3月号《文景》) 在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脉络里,“马华文学”或“新华文学”和其他亚太与欧非地区的华文文学一样,乃存在于中国境外的华语语系文学场域。马华文学与新华 文学的创作媒介语言是华文,也和全球其他中国境外地区的华文文学一样,在多......

 #出走的华语文学#航经红色雨林(《大河尽头》选刊)
 航经红色雨林(《大河尽头》选刊) (原载2012年3月号《文景》) 我想起六月二十九,我搭乘山口洋号大海船跨越赤道线上的爪哇海,初抵西婆罗洲,在坤甸码头下船时,我未来一个月暑假的接待者,房龙农庄的女主人克莉丝汀娜 •房龙小姐亲自前来接船。同样是红云满天的赤道晌晚,同样刮着河风,那时看见她独自伫立栈桥上,......

 #出走的华语文学#浪游者——李永平访谈录
 浪游者——李永平访谈录 (原载2012年3月号《文景》) 时间:2008年11月25日 地点:台湾花莲东华大学 访问、整理:伍燕翎,施慧敏。 问:您来台湾念大学,后来去了美国,再定居台湾,中间回去过沙捞越,可以谈谈这段心路历程吗? 答:我父亲母亲都是在大陆出生,父亲二十七八岁到沙捞越,所以他们是第一代,我是第二代。......

大河的尽头,就是源头 王德威 (原载2012年3月号《文景》) 生命的源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1962年仲夏,婆罗洲沙捞越,一个名叫永的华裔少年加入一场卡布雅斯河探险。大河苍莽,日头炎炎,永在船上遇到探险家兼沙捞越博物馆馆长安德鲁•辛蒲森 爵士。永对探险队的目标——圣山峇都帝坂,土著达雅克人心目中......


李永平
致 “祖国读者” 李永平 (原载2012年3月号《文景》杂志) “祖国!” 这一声可叫得好艰苦、好辛酸。 1947年,我以一个华侨子弟的身份,出生于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邦,古晋市。那时,沙捞越归英国人管,是大英帝国世界版图中一个不起眼的殖民地。南洋的一 个小邦,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当时六十万人口中倒有百分之三十......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