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

我把自己画入图画(童诗)

作者:王君沂

本首童诗获得2016年马来西亚师范学院砂拉越区华文学会主办的木麻黄文学奖童诗特优奖,四张图画是她最近的作品




 

2021年11月2日星期二

美里笔会出版三本散文集

 



杨绣莲(左者)赠送他的新书《青春无悔》给美里省华总,由会长拿督吴健平接收时摄。




美里笔会女作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下,依然不忘文艺创作,今年出版了3本散文集,分别是晨露《排排种两棵》、千桑羽薇《今生有约2》和杨绣莲《青春无悔》。

《排排种两棵》列为笔会丛书之54。作者晨露,原名陈美仙,著有散文集《荒野里的璀璨》《花树如此多情》《鱼说》。

《排排种两棵》共收录76篇散文,书写生活点滴,花香草绿,是作者小小的生活天地。全书分为4辑。辑一:河边洗衣;辑二:我们在一起;辑三:千金不换;辑四:排排种两棵。《青春无悔》列为笔会丛书之56。作者杨绣莲。




《今生约定2》列为笔会丛书之55。作者千桑羽薇,原名黃素晶。

《今生约定2》文集是黄素晶第二本著作,全书彩色,精美如画冊,共計215页,收集35篇得奖作品、旅遊作品及今生的生活记录。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下,作者停職2年共完成2本著作和编著1本合集。




《青春无悔》列为笔会丛书之56。作者杨绣莲。

《青春无悔》是作者第一本著作。此书收录71篇作品,分为10个辑子,分别是〈点滴话人生〉〈小品〉〈岁月追踪·旅游记实〉〈经验分享〉〈与你同在(献词/题词)〉〈杂锦篇〉〈默墨涵情〉和〈照片集〉。



这些作品结集成书,一圆作者心愿,印证自己走过的路,一步脚印,踏踏实实,为乡会、宗亲会和华社献力。作者也借此书作为纪念,给自己燉一道“心灵鸡汤”。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于9月25日上午召开了2021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本次大会因疫情关系,采用了线上视频方式进行,来自各省的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长刘伯举,在开场讲话中,首先感谢代表们抽空出席本次的大会。他表示因为疫情,人们原本的生活形态受到很大的影响,社团也不例外,几乎每个社团在会务的推动上,都因为这场持久不息的疫情而受到波及,至于文协,这二年也取消了大部份的实体活动,而改将会务的重心放在较静态的工作,如: 资料整理、书刊出版等方面。另外,他也提及本会会所的扩建工作,自今年4月动工,间中虽因防疫限制令停顿了一阵子,但现在正有序的在进行中,他预计明年4月前,会所的结构建设,将可以顺利完成,他对本届理事会能负起这项扩建重任深感骄傲,但也提醒,后续的工作,包括新楼空间利用的规划、新设施的装置及旧有设施的提升,以及如何将会所的功能与我们的长远工作目标,相互结合,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统筹策划及分阶段完成。

会长也指出,现阶段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即是扩建经费的筹募,虽然几次的筹款,反应都很令人鼓舞,但仍还没有达到所订下的筹款目标,他希望未来几个月,在筹款方面能取得更多的成绩,包括争取到政府的一些拨款。他也呼吁请理事代表能在各省,透过个人的人脉去协助筹款,鼓励更多社会人士对华族文化事业的支持,至于捐款数额则可以量力而为。
本次大会议程, 除了例常性常年会会务及财务报告之外,最主要的一项议决案是通过章程修改,将理事会任期由现行两年一任改为三年一任,同时将理事人数从现有19人增至22人。由于本会现有的8个团体会员, 均为省华总单位,故有关修改将有助于在领导层的更届及会员代选派方面,彼此能更加协调及一致。至于理事人数的增加,则是希望让更多有心于推动文化事业的代表,有机会参与文协的决策及管理工作,以壮大理事会的阵容。有关通过的章程修改条文,仍需社团注册局正式批准,方能实施。

大会另外也通过一项提案,吁请华社支持本会会所扩建计划, 慷慨捐助扩建经费。在提案文中, 也指出文协是一个非营利的民间文化机构,自创会以来,除致力于砂拉越华族文化的建设工作,还长期搜集及整理华族史料,并积极推动砂拉越华人研究及出版之风气。鉴于会务的不断拓展,加以多年来所搜集的资料数量的累积增加, 以致现有会所的空间及设施,已不敷使用 ,故有扩建的必要, 以因应未来发展的需求。惟有关扩建计划耗资庞大, 实非文协所能独力支撑,故此,吁请华社各界,本着关心族群文化发展,慷慨捐助,共襄义举。




 

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所扩建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所扩建工程正按序推进, 预计将于明年4月前完成建筑主体及部份设施。后续工作将是内部空间使用规划及装修。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黄叶时获得第2届砂拉越华文文学奖

 



砂拉越美里笔会主办的“第2届砂拉越华文文学奖”成绩已揭晓,作家黄叶时荣获此奖。

该项文学奖得到10名老中青砂拉越华文作家热烈的反应,共递交19本个人著作参加文学奖。

经过3名评委(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潘碧华博士担任评委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李忆莙、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财政周锦聪)4个月的评阅与商议后,选出3名参选作家(蓝波、许通元、黄叶时)进入前三名,并从中评定第2届砂华文学奖得奖人。

经过评审后,黄叶时获得3名评委一致决定,推荐为第2届砂华文学奖得奖人。她将获得5000令吉现金奖,砂华文学奖奖杯一座和表扬奖状一张。此项文学奖的宗旨是表扬砂华作家,凸显砂华文学。

第2届砂拉越华文文学奖参赛作家和作品:

林离,作品:《水印》《此后文学》

黄家光,作品:《回首来时路》《岁月留痕》

黄叶时,作品:《流光皎洁》《翠竹依依》

蓝波,作品:《变蝶》《寻找不达大》

煜煜,作品:《下一步棋》《晓色夕照》

志平,作品:《青春的阳光》《烟城》

张雅芳,作品:《记忆·卷起千层浪》

杜明,作品:《笑傲江湖》《阳光雨露》

李艾媚,作品:《一起去走走》《掉进鸡窝里》

许通元,作品:《养死一瓶乳酸菌》《我的老师是恐怖分子》





 


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

《多元文化社会的形塑:第三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正式推出

      由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出版, 陈琮渊编:《多元文化社会的形塑:第三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经于日前正式推出。全书包含导论共16章,分别探讨“华人的历史、认同与角色”、“创作、语言与出版研究”、“华人民间信仰”、“族群互动与经济关系”4大主题,具体勾勒出婆罗洲社会的多元文化特色及当地华人研究的重要议题,为近年婆罗洲华人研究领域所展示的总体研究成果。

2015年,砂华文协与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共同发起联办 “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会议于该年在诗巫举行, 以后轮流于中国南寜、诗巫、厦门举行,迄今已举办了四届, 并出版了三本研讨会论文集,本书为最新的一本, 其他两本分别为石沧金主编《在地化与文化传承:第一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出版, 2017)及郑一省主编《婆罗洲华人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 。
新出版的《多元文化社会的形塑:第三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 共319页, 目录如下:
序一、拿督斯里黄顺舸
序二、陈锡监
导 论:婆罗洲作为方法 /陈琮渊
一、华人的历史、认同与角色
•汶莱发现的最早华人墓碑探讨 /张银启(海庭)
•制衡与平衡: 《砂拉越华人报告书》与《砂拉越华人移民与社群
1868-1917》
中的砂拉越华人经济角色 /林青青
•在他乡重建故乡——两本《华侨在诗巫》的家国想象与民族精神
建构/阮光安
•北婆三邦的左翼运动与“大马来西亚”计划(1957-1963)/王悦
•砂拉越华裔与“一带一路”—契机与博奕 /林煜堂
二、创作、语言与出版研究
•论砂拉越旧体诗之创作意涵 /林良娥
•《海录》所记婆罗洲语言研究 /崔彦
•诗巫三种客家话的初步调查与比较 /吴中杰
•婆罗洲文化局的华文书刊出版与销售概述 /黄其亮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婆罗洲研究 /康敏
三、华人民间信仰
•纳闽华人庙宇和游神概述 /陈爱梅
•砂拉越诗巫拉让江北岸会宁人的大王公信仰 /徐雨村
•The Tales of Three Kongs of Sarawak(砂拉越的三公)/Elena
Gregoria Chai(蔡静芬)
四、族群互动与经济关系
•Chinese and Iban Trading Partnership in Rural Sarawak: A
Study of Patron-Client System, or “Udung”(砂拉越乡区华人与
伊班人的贸易伙伴关系:一项头家—主顾制度[乌顿]的研究)
/Peter M. Kedit(彼德.肯迪)
•Trading at the Edge: A Narrative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Traders in the upper Rejang(边缘地带的贸易:拉让江上游三
代贸易商的叙事)Jayl Langub(杰尔.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