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恍言、惠敏
“文学,就是人学,反映人生、贴近生活的艺术。更妙的是,文学中最丰富的灵感往往就在人生的最平常处中被发 掘。”—肖成。
“时代不同,女作家已经不如从前般甘于自己是女性的角色,她们以博大的胸怀、中性的角度思维创作更丰富的文学,更宏观的题材。” —白舒荣。
“早期,新马华文文学是由大陆的华人加以推动,作品内容都非常贴近大陆的生活,后来,才渐渐加入了当地文化、生活等元素,形成另一种具特色的文学民 情。” —钦鸿。
中国著名作家、东南亚华文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者,肖成、白舒荣和钦鸿一路走来,写过很多著作,抱着过去在文坛上的经验和回忆,怀着对未来的期望 和憧憬,对E世代在文学世界中的新主张作出些分享……
“时代不同,女作家已经不如从前般甘于自己是女性的角色,她们以博大的胸怀、中性的角度思维创作更丰富的文学,更宏观的题材。” —白舒荣。
“早期,新马华文文学是由大陆的华人加以推动,作品内容都非常贴近大陆的生活,后来,才渐渐加入了当地文化、生活等元素,形成另一种具特色的文学民 情。” —钦鸿。
中国著名作家、东南亚华文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者,肖成、白舒荣和钦鸿一路走来,写过很多著作,抱着过去在文坛上的经验和回忆,怀着对未来的期望 和憧憬,对E世代在文学世界中的新主张作出些分享……
年轻人态度让文学作品好难
过去备受人类尊重、推崇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经过时间洗礼,对年轻一代而言,依然重视如昔吗?或,专注科技的社 会已经改变年少的一群……
“以前的人,对文学非常重视,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性去细读,去了解和研究长篇的文学作品,所以,新型的题材越来越 多,形式上的变通也越来越大胆丰富。尽管已经逐渐变成一种快餐文化,现实、通俗,但它始终是一种精神食粮,日常所需啊!”肖成表示。
她重申,尽管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花很多时间,静静的坐下来研究或习写文学作品,但科技的便利,加上传媒的广泛,年轻一辈要接触文学实在太方便了。 翻开报纸,看到一篇文章,心中有所感触,那就是文学!
生活化作品更适合忙碌都市人
白舒荣则认为年长一辈的文学家与新时代的文学家在思想、角度和创作手法上的确有差,难免造成代沟。
“现代的年轻人静不下来,工作忙,休闲时间接触的文学作品也不再属长篇大论、研究性质的,倒是小说、散文和小品成了他们的心头好。尤其是贴近生活,记 事性的、游记性的,生活化的作品更能打动老百姓……”白舒荣悠悠解说。
文学历史应尊重老作家更该受敬仰
而说到文学的历史发展,他们都认为,年轻一代不该推翻和否认前人在文坛上所作出的努力、探索与追求。那些对后人而言都是营养,是基础。
“年轻人应该要尊重老一辈的文学作家,要懂得珍惜他们的文学财富,循序渐进,为文学发展开拓新空间,制造新气象。”钦鸿补充道。
“以前的人,对文学非常重视,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性去细读,去了解和研究长篇的文学作品,所以,新型的题材越来越 多,形式上的变通也越来越大胆丰富。尽管已经逐渐变成一种快餐文化,现实、通俗,但它始终是一种精神食粮,日常所需啊!”肖成表示。
她重申,尽管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花很多时间,静静的坐下来研究或习写文学作品,但科技的便利,加上传媒的广泛,年轻一辈要接触文学实在太方便了。 翻开报纸,看到一篇文章,心中有所感触,那就是文学!
生活化作品更适合忙碌都市人
白舒荣则认为年长一辈的文学家与新时代的文学家在思想、角度和创作手法上的确有差,难免造成代沟。
“现代的年轻人静不下来,工作忙,休闲时间接触的文学作品也不再属长篇大论、研究性质的,倒是小说、散文和小品成了他们的心头好。尤其是贴近生活,记 事性的、游记性的,生活化的作品更能打动老百姓……”白舒荣悠悠解说。
文学历史应尊重老作家更该受敬仰
而说到文学的历史发展,他们都认为,年轻一代不该推翻和否认前人在文坛上所作出的努力、探索与追求。那些对后人而言都是营养,是基础。
“年轻人应该要尊重老一辈的文学作家,要懂得珍惜他们的文学财富,循序渐进,为文学发展开拓新空间,制造新气象。”钦鸿补充道。
推动文学角色学校教育最为重要
在于扮演推动中华文学的角色上,家庭、教育以及传媒可谓是各司其职。父母可以从小给孩子灌输文学概念以及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及涵养,学校可以达到强化文 学的教育特色,而传媒则扮演着从生活中旁敲侧击、让文学更轻松进入民心的角色,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举个例子,父母如果在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选择华校,中华文学的知识不被普及化,而接触的传媒层面又不是以华文为主,那么孩子自然会出现与中华文学脱节的现 象,这是肖成及白舒荣两位女文学家的解说。
钦鸿进一步强调,三方面之中,学校的教育却占了尤其重要的地位!学校是教学的地方,自然拥有最根本的文学基础,并以更完整的系统让学生们接触文学。而且, 根据他个人的心得,马华对于文学教育的推展可说是不留余力的,就以东南亚而言,马来西亚是拥有最多华小的国家,不懈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华人为保住自己母语
从没松懈全力推动华文教育工作
中国一直以来也举办了不少国际间的中华文学交流活动,对外界赠送许多汉语教材,各国的反应良好,所以说宣扬中华文学的责任是双方面的。
对于中华文学,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教育政策上当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先以中国而言,中文是当地的母语,人民从小到大接触的就是中文,也是从生活到实际应用上 的基本语言,教育上顶多也是加入了英文为学习的外语。而马来西亚的情况就不同了,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马来族群居多,华文也只不过是教育的一部 分,接触的层面自然被减少了。
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中华文学的前程可说是非常乐观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学的领域上虽然更丰富了,也更多元 化了,毕竟时代进步了,人们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为了一篇伟大的创作而举民共欢。
尤其一些现代化国家,文学无可避免地出现逐渐被边缘化的局势,人们因为对生活、对财富的追求,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创作和欣赏文学。就以最日常的情况 来说,每个人都忙着工作,工作占去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及精神,阅读看报纸的时间相对地减少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现实本来如此。庆幸的是,总有喜欢文学的 人存在,它不会消失,它会一直以其独有的色彩存在着,而且,经过各种文化的冲击,我们将会创造出更精彩的文学创作。
文学要靠传播 网络便是作家们制作工厂
虽然时代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然而,让文学与时并进却并非难事。文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传播,而不单单是书本或其他的纸面传媒。好的作品,可以拍成 电影;唯美的诗歌,可以穿插在音乐录影中,等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灵活变通的,那么中华文学就可以以更生动、更活跃的方式表现并融入生活当中了。
不过以上所说的这些方式,都需要金钱上的投资,以现今这个网络时代来说,网络、博客是再好不过的发表空间了!它不需要投资,却可以全球化发表,而且有 此一说:“网络是作家的制作工厂。”在网络的世界,发展空间大,大家都能写,即使是小学生!它可以圆每个人的作家梦,优秀的更容易被出版商相中而进一步出 版成刊物,所以说,网络是最容易制作作家的途径。
文学无处不在 它滋润我们精神所需
而今,手机的应用也非常普及化,在中国,非常流行利用手机发送各种生动的文学短讯,朋友们可以一起分享,虽然仍属于短讯文学的萌芽期,可那无疑也成了 另一道推动文学的途径。
总结地说,文学是无处不在的,它无声无息,却又默默地滋润着我们的精神所需…
2006年11月9日刊登于国际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