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5年1月17日星期六

《阿娘的土地》专书、及《画里乡村--新尧湾》短片推介礼


《阿娘的土地》砂拉越新尧湾的信仰与歷史专书是一本由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教授罗烈师撰写的书籍。封面题字则是书法家沈保耀。

新尧湾水月宫理事会将于1月20日(星期二)傍晚7时,在新尧湾水月宫升平台前举行新尧湾水月宫甲午年酬恩答谢合境神良福、《阿娘的土地》专书、及《画里乡村--新尧湾》短片推介礼。

《阿娘的土地》砂拉越新尧湾的信仰与历史专书是一本由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教授罗烈师撰写的书籍。封面题字则是书法家沈保耀。

“阿娘”是新尧湾人对观音娘娘的尊称。这本书将让外界更加了解新尧湾小镇的神秘面纱。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信仰、历史、文化资产和长途篇,除了从实地考察新尧湾的历史和文物记载。

罗烈师自2011年初抵新尧湾小镇,至今已前后到新尧湾9次,包括2011年一次、2012年5次及2013年3次,并进行深入考察。今天则是他第十次到新尧湾。

《画里乡村--新尧湾》短片则是一部特别制作,特别介绍新尧湾镇的一部短片。短片的编导题是黄绍腾,制作人则是吴茗就,庄文辉摄录。

拿督杨昆贤将受邀为这项活动主持推介礼。

2015年1月3日星期六

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

穿行老巴剎: 诗巫街巷摄影集

一部记录诗巫老街市的摄影书籍─《穿行老巴剎: 诗巫街巷摄影集》,于本月间由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正式出版。

社会急遽的变迁,城镇人口的激增,店屋的扩建;乃至1990年代后城镇的改造计划;使诗巫老巴剎很多早年为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形态及景象,都渐渐自眼帘中消逝。

2013年底,文协为了将老巴剎的生活景象,加以纪录下来,特制订了一项摄影计划。几位摄影工作者,希望能用自己的相机镜头,为诗巫留下珍贵的记忆光影,志愿参与了这项任务,透过穿行老巴剎的街道巷弄,将眼前所见,凡值得纪录者都拍摄下来。街巷的人文形态,包括老行业、旧建筑及招牌,被列入了此次拍摄的重点主题。它们既展现了诗巫老巴剎仍存有的生机;也隐藏着在流光褪变中岁月的痕迹。

这本摄影集基本上是这项拍摄计划的成果总结。摄影的魅力是将瞬间化变成永恒。一纸照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直观的感受,还包含影像背后所隐藏的悠远故事。或许20年过去,阅读这本书的人,会感叹诗巫变化的迅速,正如这群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摄影中所衍生的感受一样。

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梁放新著《流水暮禽》

砂拉越著名作家梁放新著《流水暮禽》,10 月间由本会正式出版。本书共收入作者近年与早期诗文共38篇, 题材多采撷自作者日常生活与身边人事。全书文字简朴明快, 情感真挚, 在淡墨皴染中, 体现其风格醇雅,咀嚼回甘的感染力。诚如作者所言:“散文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亲身体验, 大抵不会有你期待曲折、刺激、离奇。书写语言也净是自己模索中提炼出来的方言与中英口语, 一贯从简,与华丽沾不上边,不会牵引你的回肠荡气。” 但“ 渗透这部小说各篇章字里行间的一片片赤诚,我这下也一样真心实意地全部送给你”。

原名梁光明的梁放,出生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镇-砂拉卓, 自小即喜爱阅读及文学, 1970年代开始创作,作品包括诗歌,散文与小说。已出版的著作包括散文集:《暖灰》1986、《旧雨》1990、《读书天》1992、《远山梦回》2002;小篇小说集《烟雨砂隆》1985,《玛拉阿妲》1989,及长篇小说《我曾听到在风中哭泣》2014。

其散文作品除了收入国内外大型散文选集,编入国内中学与大专教材, 也连续多年入选台湾多间大学中文教材。部份小说作品也被译为马来文,日文及韩文。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堡的对比

十月到诗里阿曼,看到 Fort Alice在修建中,它的旧板仍然保留,许多破洞以新板补上,屋顶也盖好,不像以前被荒弃。隔月到加拿逸,看到Fort Emma杂草丛生,反而感觉Emma堡像一个遗弃的老人......

 Fort Alice, Sri Aman 

Fort Emma, Kanowit

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友会全球校友征文赛 - “那些年,我在一中……”成绩揭晓






图示:全体得奖者与嘉宾及筹委合照留念。前排坐者右起为评审罗叶玲、古晋一中校友会名誉会长何晋兴校董、颁奖主宾古晋中中校董会主席黄良杰、古晋一中校友会会长蔡集淞、文教组副主任陈应桐及秘书长黄锡平。
古晋一中校友会配合创会25周年主办之“那些年,我在一中......”全球校友征文赛成绩已经揭晓,并于日前举行一项别开生面的颁奖礼。有关颁奖礼在一中的课室里进行,得奖校友和嘉宾及该会执委围席而坐,有如召开一场班会。
该会会长蔡集淞致词时表示,该会主办是项征文赛,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各界校友的妙笔,将不同年代的一中生活记录下来。有关资料将丰富母校的史料,尤其可以作为古晋中中校董会规划中的“中中文史馆”的参考资料,弥足珍贵。
随后,一中校长叶宗元及颁奖主宾古晋中中校董会主席黄良杰先后致词。黄良杰高度认可这项征文赛,并且欣慰看到比赛获得各届校友的支持,认为有关征文活动可以考虑再办。他也提及学校的一些发展计划,让在座的校友更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
该会文教组副主任陈应桐进行活动简报时,提及希望来年若该会再办征文赛,可以获得更多校友的支持。这次征文赛的来稿中,包含不同年代的校友,也包括生活中国外的校友的作品。
也是我国著名诗人、作家兼古晋一中资深华语老师的陈应桐(田思)表示,透过推广写作,我们才能唤起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他鼓励一中校友中的写作好手,更积极支持这类活动。
颁奖礼在司仪宣读得奖名单后,也请得奖者逐一发表感言,对母校与华文教育以及对恩师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最后,颁奖仪式就在温馨的气氛中完成。
主办当局也感谢负责评审工作的三位作家——韩岳洧老师、江泽鼎老师以及罗叶玲女士。
兹将得奖名单列出如下:
首奖:郑航廷(少杭)
佳作奖:田可亮(亮)、张峰帼(吉普赛)、张玉华、林佩佩(德德)
安慰奖:郑燕云(怀旧)、叶美琪、沈碧龙(真龙)、卢院丽、姚双顺(孤雁)、陈俊伊(伊人)、张伟良(张威廉)、温佳倩(小晟)、蔡志雄(杜明)、沈宗毅。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在古晋老街见蓝波


与蓝波在古晋老街谈起李永平的《吉陵春秋》和砂华作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