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

砂活出诗来星籁奖華語詩歌朗诵赛


砂拉越星座诗社与青草路中学华文学会将继续携手推动学生文学和文化活动,为提昇各界人士对诗歌创作、鉴赏与演绎的能力,培养诗心,让诗融入生活,将协办2025活出诗来砂星籁奖华语诗歌朗诵公开赛,并于即日起接受报名。

诗社旨在为诗人、读者和朗诵者架起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催生更多扎实、丰沃的艺术创作下,此前与青中华文学会也举办了星诗奖武侠征诗赛,并从中遴选了18首入围作品,加上诗社社员2首诗作,共20首诗作编成诗册,供此次朗诵公开赛的指定朗诵诗歌。

砂星籁奖华语诗歌朗诵公开赛将于3月23日(星期日),在古晋婆罗洲博物馆讲堂举行,报名截止为3月2日(星期日)。

朗诵赛欢迎对诗歌朗诵有兴趣的学生与公众积极报名。此次竞赛不分组,采公开赛形式,参赛者须以小组参赛,每组最少2人,不得超过6人。并自拟队名,每组报名费RM30,报名时须从诗册中选择一首诗作为参赛用,选定诗作后,不得临时更换。

参赛组别可按演绎,采取不同诗篇的结合呈现,但以所选朗诵诗作整首为主,不得断章。参赛组别受鼓励运用各种朗诵技巧,为强化表演艺术效果,可加入配乐、演唱、造型等呈现形式(配乐须提供MP3,于报名截止日呈交),以不喧宾夺主为要,唯不得使用背景图或视频辅助。

比赛现场仅提供至多3支麦克风供参赛组别使用。各参赛组别朗诵时间以不超过6分钟为限。

主办当局将视报名人数决定是否进行初选赛,并选拔优胜队伍进入决赛;初赛日期、时间、地点和方式将另行通知。

评审评分项目分为朗诵技巧:40%;基调意境:30%;吐字发音:20%;表演创意:10%。主办方将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审,评审团所评定之成绩为最终决定,任何参赛者不得持有异议。

砂星籁奖华语诗歌朗诵公开赛奖励为星籁奖一份:砂奖金RM1000、优秀将三份:各奖金RM500,以及特别奖五份:各奖金RM200。

有意報名者可以WhatsApp至016-8983200,以索取“星籟獎”朗誦詩冊和谷歌報名表格鏈接,在選就朗誦詩作和填妥報名表格後呈交,唯只有在報名表上附報名費收據,報名方為有效。

而由拉越星座诗社与青草路中学华文学会协办的砂星诗奖武侠征诗赛,共收到54篇诗作,经过初步遴选后,收18篇入围诗作,得奖名次将于朗诵赛现场公布并颁奖。

砂星诗奖武侠征诗赛入围名单如下:

1.剑胆诗心;2.天下;3.心中的江湖;4.别相夷;5.不为杀戮,而为守护;6.负国:朝向诗的燕子坞;7.牛马少侠;8.山不弯腰,你来弯;9.侠义江湖在凡尘;10.所谓江湖;11.为何执剑;12.无刀无剑有江湖;13.杏坛剑影;14.余生未尽;15.唯快不破;16.破阵行;17.江湖云涌·砂州谣;18.那天我问风。


 

文协南溪越田调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田调队伍于2月16日(上周六)前往南溪越(NG. Wak)巴剎进行半日的历史调查。南溪越是一座少为人知的乡镇, 创建于1950年代, 位于如楼河上游, 归泗里街省峇干县所管辖。巴剎仅有一列六间店屋, 目前仍有两间还在营业。文协此次调研的目的, 除了要搜集当地父老的口述历史及历史文献, 也希望藉此了解, 类似南溪越这类乡区巴剎, 在社会变迁中所处的境况, 上月间文协在斯里阿曼省峇都林当巴剎,也进行过同样调查, 可以作为参照比对。

这些巴剎或乡镇, 是早期砂拉越华人在深远山林乡区与土著进行交易, 所留下的实证,而从地方父老口中娓娓道来的陈年旧事, 是学校历史课本中所找不到的故事, 很多也不见于正式记录, 但却是华人最鲜活的社会史及奋斗史。

参加此次的文协成员包括: 本固鲁蔡雄基、蔡增聪、阮光安、余雪兴、林礼长、黄其亮、杨贻钫, 还有负责驾驶及协助联络工作的郑元杰及黄祥耀。








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

赠书










 

2025年2月4日星期二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作家代表大会将在马来西亚举行 推动华文文学国际化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总会长孙德安表示,“第十三届世界华文作家代表大会”将在马来西亚举行。

“ 我们衷心感谢美里笔会会长许敬平及其理事团队热心承办。本次大会由美里笔会主办,该会曾经成功举办亚洲华文作家代表大会,展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与责任感,因此,此次承办可谓驾轻就熟。”

这次世华大会的宗旨不仅在于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文学,还致力于弘扬婆罗洲华文文化与文学,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简称“世华作协”)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走过33个年头。该协会的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亚洲华文作家协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球华文作家们的重要交流平台,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与推动华文文学的国际地位。

世华作协秉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追求美好人生”的宗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与平台,促进全球华文作家的沟通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协会鼓励会员用华文书写记录生活与历史,不仅传承中华文化,还推动华文文学走向世界,增进国际文学界对华文文学的关注与认可。

世华作协目前是世界上会员最多的华文作家组织,会员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六大洲。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华文作家的声音通过这个平台得以传播,形成一个跨越地域、种族与文化的文学共同体。

在协会的努力下,华文文学逐渐走出一片广阔天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与学者的目光。通过组织国际文学论坛、书展、翻译计划等活动,世华作协正为华文文学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高的地位。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华作协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全球华文作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协会计划未来举办更多国际性文学活动,为会员提供更广泛的展示与合作机会,同时扩大华文文学在国际文学领域的影响力。

成立33年来,世华作协始终以促进文化交流、提升文学地位为己任。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一文学共同体将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姿态迎接未来,为华文文学的全球传播贡献力量。


世界作协会长孫德安率领理事向中国驻汶莱使馆肖建国大使拜年,左起国防武官戴祁林伉俪、王海涛领事、肖建国大使、世华会长孫德安、邢秀珠、林美玉、陈丽珍、朱运利和黄炳贤 。

世界作协会长孫德安。

世华会长与美里笔会合影前排左起张猷疋、李佳容、杨绣莲、蔡宗祥、孙德安世华会长、许敬平会长、余求福。后排左起李锦瑛、陈麒以及黄素晶。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田调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田调隊日前赴斯里阿曼省丰洛峇都林当及峇谷进行查访, 以搜集当地华人历史资料, 参于者包括文协名誉会长本固鲁蔡雄基、副会长吴诰赐、执行主任蔡增聪, 历史组副主任林礼长及郑元杰等。

位于丰洛河畔的峇都林当共有钦合、春茂及承丰三间华人店铺, 设立于1950年代初期, 该乡镇处于与印尼接壤的边陲地带, 以伊班族占多数, 华人则以潮州人及客家人为主, 早年多以务农及与土著进行交易为生。现任甲必丹吴潮顺祖父即是其中最早在当地落户的华人先驱, 据他表示华人与当地土著关系密切, 通婚的现像极为普遍, 大部份华族居民都通晓伊班语。丰洛中华公学即是一所能反映这种族群融合现像的华小, 土著占有学生的大部份, 其中许多是来自华伊通婚家庭。峇都林当保存下来的文献史料不多, 甲必丹将之归咎于1970年代初的一场次严重水灾, 毁掉了许多文书纪录。峇都林当并不是丰洛河域华人最早的聚居点, 据称客家人早在一百年前即在此活动, 下游的巴谷是最早开设店铺的地点, 原本存在有三间店铺, 现仅留下一间。 这地带据称早年还有华人进行采金。文协田调队当天也到巴谷访查, 并与当地留下的唯一店铺—长丰号店家进行访谈, 了解更多地方的情况, 也参观了当地中华公学。

在丰洛调查之后, 文协田调队原本打算到荷万依勿河, 对当年雷州人的聚落位置进行航拍,后因故转改至荷万航拍早年旧巴剎及天云官的位置。

此次田调也获得吴汶滨先生给予协助领路, 文协副会长吴诰赐对当地华人社会背景的认识, 也让田调工作进行得较为顺畅; 本固鲁蔡雄基对峇都林当老店最终可能面临拆迁的命运, 表示应该要及时将当地的历史纪录下来, 这也是本次田调的主要目的。执行主任则认为这地区是研究华人与伊班族共生关系最理想的场域, 可以鼓励学者开展这方面的学术探索。

丰洛河

峇都林當老店



田調人員與當地甲必丹吳潮順(左一)及吳汶滨合影

老店牆上的老照片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

星诗奖


文学有梦、生活才不会苦闷
生活有诗、人生才会有远方

#砂拉越星座诗社 携手
#青草路中学华文学会 诚邀
犀乡的儿女们
云游这片江山纵观江湖诡谲
书写豪情满怀的诗篇

"星诗奖"遂广发英雄帖
诚邀

公开向所有砂拉越公民征稿,特別是在籍学生。惟限身份证有k字样砂拉越公民。
诗歌長度为20行至50行。
星诗奖征诗赛总獎金RM2500。設星诗獎一份、评審獎和入圍獎若干。
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提交诗稿请点击

https://bit.ly/3Dq875g
或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