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浅论沈庆旺《蜕变的山林》

  • 黄裕斌
唯有怀著都市的优点,重投丛林的纯真,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之道。——沈庆旺
二○○七年七月,大將出版社的婆罗洲系列推出沈庆旺的散文集《蜕变的山林》,详述砂拉越州原住 民的文化和习俗,探討少数族群的生存和文化危机,揭示了婆罗洲热带雨林鲜为人知的广阔世界。这本书描写原住民的生活细致,尽其所能將原住民的本质呈现出 来,在砂华文学的书写史上,显得独树一格。

本书是沈庆旺在1989年至1993年间,乘工作上的方便,行旅於拉让江上游至加里曼丹边界巴 贡地区一带,收集他喜好的原住民图案时的结晶品。这期间,他近距离的接触了伊班、加央、肯雅等族群,令他有所感触,以为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如果再不好好记录 和保存,过一些时候必將被文明给遗忘。於是,记录山林蜕变的《蜕变的山林》便有了其雏形。隨后,他在“犀鸟天地”

专栏陆陆续续书写了这一类原住民文化的文章,反应鼓舞,继而结集出版。

《蜕变的山林》共分为三个部份,即民族篇、习俗篇及伤情篇。以民族篇为例,他细致地介绍砂拉越 15个原住民,包括族名的由来、生活习俗、特征及服饰等。文章开篇先大谈伊班名称由来,非常仔细考究︰海达雅族(Sea Dayak)又称为伊班族(Iban);因他们使用船只,而且多数集居於河流两岸或沿海地带。他们被称为海达雅,是因为在1840年间,他们常与海盗於鲁 巴河(BatangLupar)及泗里末河(SungaiSaribas)抢劫。但是关於这样的族名,早期伊班人之间也有爭论,达雅人说“伊班”的意思就 是“一个人”、也可指“谁”或“有人吗?”的意思;因此“我们伊班”就是指“我人”或“我们族人”的意思。但是在加央语“伊班”(Ivan)则是“漂泊者”的意思。

类似的书写,在介绍各原住民的族名时丝毫不马虎,尽显其用心。此外,在书写伊班族生活习俗的部 份也非常细致的探討和描绘,如伊班人种植旱稻的书写︰早期他们从寻找耕地、播种到收割都必需举行悦神祈祷仪式,而仪式和信仰和战爭是联繫在一起的,因为他 们不但要藉著战爭获得耕地,也要以战爭保全土地;他们在部落间的战斗猎取人头,以成为族群中的英雄;那是伊班族的风俗,在拉者时期已被禁止。

伊班族的种稻方式是选择山坡丛林,用巴冷刀砍了树芭,然后放火焚烧整个森林,藉以取得天然肥料;然后以尖木杵在土地山插洞,布下种子。在同一耕地种两三造或当收成减少或长屋人口增加时,便迁移到更深的森林深处另寻耕地,而他们的人口也因此扩散到砂劳越各地。

在描写伊班人的特征与服饰方面,也很有考究,不放过任何细节,总以最凝炼的文字,將他长期观察 伊班人传统习俗的所得,作最真確的报导,让我们这些同样生於斯、长於斯的婆罗洲之子汗顏。儘管已经迈入廿一世纪,我们还是立於李永平《拉子妇》那种充满华 人优越感的崇高地位看我们的友族同胞!有多少人曾经真正去瞭解友族的生活习俗呢?

阅读《蜕变的山林》,最可喜的是,沈庆旺在采风记录时,没有停留在奇风异俗的表面描述,哗眾取宠,也不是“猎奇”

式地耸人听闻。他带著理性的探討,为常被外界人士曲解的原住民昔日习俗“相亲” (Ngayap)辩护。沈庆旺指出,许多社群以外的人或外地游客听闻原住民的Ngayap习俗,往往因好奇而到长屋、部落去尝试Ngayap习俗,却因不 瞭解这种风俗的意义,认为原住民对性放任和滥交,有者更抱著淫秽的动机到访,完全乖离与诬蔑了原住民的习俗。

对於原始原住民社会的“猎人头”习俗,沈庆旺表示那是该部落、族群为求爱、求地位、求丰收的一 种习俗。对该族群而言,猎人头最主要的意义在於求生存。猎人头可抑制敌人势力,拓展自己族群的耕地和生活范围,也减少自己族群面对的威胁,这是原始生活中 求存的方式之一。虽然猎人头是原始落后、残忍野蛮的行为,但这习俗已是歷史名词。反观现代文明高科技战爭所造成的破坏和残酷,沈庆旺不免质疑,到底是谁比 较原始、残忍?

在二十四个较大的族群中,伊班族(海达雅族)是最大的一支,也是沈庆旺比较熟习的族群;其次是 比达友族(陆达雅族),其余如加央族、肯雅族、加拉必族、姆禄族、诗加邦族、本南族、普南族、马兰诺族。他在书中就儘量据知详述各民族的风土习俗、传说、 神话故事等,让我们对马来西亚的兄弟族群有更深一层的瞭解。

毋庸置疑,沈庆旺是砂华眾作家中,对砂拉越各族群瞭解较深入的一位。当然,他笔下的各民族习俗 是否可当成“史实”呢?我相信这尚须参照歷史学界或人类学界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才能確定。然而在探討砂华文学在地文化的实践上,我以为沈庆旺已经將其最瞭 解的原住民习俗,以文学的笔触写出来,达到了他想与中文阅读世界的读者分享原住民文化习俗的目的。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哭乡的图腾 (沈庆旺著)



http://hornbill.cdc.net.my/sko/index.htm
 
目录:

     
其他创作:
散文: 
台北的雨
台北地铁火车站
台北呓语
台北老咖啡馆
也许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等待存在
继续存在
生存信念
必须记忆
除了回忆
午夜的灯光
那一夜的雨声
午夜里的收音机
没有距离感的空间
Everyboby looking for something
I AM WHAT I AM
我们很想放肆
我们还能怎样呢
孤独程式
寒冷台北
星期五、黑色
雨 声 
欲望
读书
恬静 
蟑螂
滋味 
存在
简单
时间
梦话
记忆形式
寂寞寒夜
我确定我没有睡着
无意识的咖啡郁悴
无聊的咖啡下午
咖啡恋情
咖啡馆
咖啡人生
享受一杯咖啡
在城市里活着
城市無夢
城市生活
城市口袋
熟悉生活
感觉时间
感觉快乐
感觉明亮
苦瓜
另类体验
如此而已
灯影、高处
烟火、人间
言语、时空
狮城地铁
视觉残留
完美的祈望
膜拜一种文学
星光三越广场
习惯於寂寞孤独
新年感觉
繁忙的寂寞
摇摆意识

倾斜的月
最后一个希望
频牵挂、渐消瘦
诱惑的欲望
相约在庙前
一个人生日
所以我的头很疼
乡粥
阿嬷的炸米香
蚂蚁搬家
童年的电影
焦渴的世纪
二十一世纪
地球的眼泪
人与大自然
塑胶袋
垃圾与资源
垃圾分类
垃圾污染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和网络“写作”
 
诗:
凝视蛹的蜕变---消逝的图腾
容我穿过河的子宫
温暖
故乡的河
 
论文:
雨林文學的迴響--1970-2003年砂華文學初探
探寻砂华写作人的刺青 
     

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原住民系列 (沈庆旺著)


  •  盛大的祭典--鬼节(加威安都gawai antu)



  • 猎人头
  • 原住民文化
  • 庆典
  • 伊班族
  • 丰收节
  • 部落仍然是部落
  • 亮丽的腰带--兰必(lampit)
  • 边缘地带
  • 都市与丛林
  • 陆达雅族--毕达友
  • 我们的大楼
  • 摇晃中的长耳垂
  • 肯雅贵族
  • 肯雅族的阶级制度
  • 部落里的酒
  • 丛林里的艺术家--加央族
  • 伊班祭司--孟南


  • http://hornbill.cdc.net.my/yzm/index.htm犀鸟天地/原住民研究

    精灵的嘆息──給沈慶旺

    沈庆旺的《哭乡的图腾》,是 以砂拉越原住民為主題素材,借詩句傳達了其民族文化正逐漸遺失的哀傷,他們的圖騰正面臨文明霸道的摧殘,其命運將如何?令人忧心!讀完詩集后,我就寫了一 首詩,題為《精灵的嘆息 ──給沈慶旺》。沒想到沈君已猝于9月6日英年早逝, 現將此詩發表,算是我對這位文友的懷念:

    精灵的嘆息      
    ──給沈慶旺
    作者:張孔興       
        今年6月,我在新加坡文藝恊會的網頁http://sgcls.zhongwenlink.com/news_read.asp?NewsID=14082
    讀到一篇由迦南寫的詩評:读马来作家沈庆旺的《哭乡的图腾》,過后很幸運地于今年詩巫舉行的婆羅洲文化節時,在詩巫中华文藝社所設的本地著作專賣攤買到該本詩集。
       
        作者沈庆旺(上圖)以砂拉越原住民為主題素材,借詩句傳達了其民族文化正逐漸遺失的哀傷,他們的圖騰正面臨文明霸道的摧殘,其命運將如何?令人忧心!讀完詩集后,就寫了一首詩,題為《精灵的嘆息 ──給沈慶旺》。
        我沒想到的是,如今沈君已猝于9月6日英年早逝,噩耗傳來,令我驚愕惋惜不已!
        我將該詩發表于下,算是我對這位文友的懷念:

    精灵的嘆息 ──給沈慶旺
    如果瓮中精灵
    自那柱圖騰頂端
    騰空
    它就看到暗影下的長廊
    懸吊的乾枯頭顱
    風化成
    一縷縷青煙
    翻山越雲
    向后退,退得遠遠的
    森林河邊,祖先
    曾用紅木瓦、竹片、樹皮、山籐紥成長屋
    岸邊橫著一艘獨木舟
    山林就是糧倉、銀行
    抄起吹筒、長矛,吆喝幾只獵犬
    跟蹤野豬鼠廘滿山飛走
    甜米酒招待客人
    鑼鼓聲
    旋開了朵朵刺青的戰士舞
    把一棵樹彫成一朵夢,把夢
    豎立在一弦殘月之下
    荒野吹起流浪的口弦
    是文明的咒語?
    山燕飛到城鎮
    就回不了故鄉 ………
    而部落依舊,依舊
    聳着背脊退縮
    今夜的月仍是那麼白
    讀着你的詩句,我怕
    听到那精灵幽幽的一聲
    ───噫!

    註:著名馬华作家兼詩人田思為《哭乡的图腾》所寫的序可以在其部落上讀到,http://sixiangqi.blogspot.com/search/label/%E5%BA%8F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