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星座诗社将于4月13日(星期日)上午,在古晋中华第一中学(一中)冷气讲堂举办星座诗社丛书第21册《徜徉心田阡陌》(田思著)与第22册《大蓝河》(李景光诗集)推介仪式。诚邀文教界人士,包括学校文学团体师生、民间文教团体代表及文学爱好者,共襄盛举,见证砂拉越中文文学在时代风尘中熠熠生辉,记录文学探索者的执着与追寻。
本次推介仪式,星座诗社荣幸邀请砂拉越旅游、创意产业及表演艺术部副部长拿督陈超耀担任主宾,亲临现场主持新书发布,与众共享文学盛宴。
这是星座诗社继3月23日于古晋婆罗洲文化博物馆展演厅成功举办别具风韵的“星籁奖”全砂华语诗歌朗诵赛,以及“星诗奖”全砂武侠征诗赛与“星籁奖” 全砂华语诗歌朗诵赛联合颁奖典礼之后,再一次以文学激荡情怀、释放能量,为文坛注入不竭的灵思与热忱。
在民间的关怀与参与、在官方的支持与鼓励之下,星座诗社秉持初心,愿与广大文学同道携手前行,让诗意长存,让薪火相传!
文学承继与创新——诗社的使命
《徜徉心田阡陌》与《大蓝河》之前,诗社出版的3册丛书为诗选《六弦琴》、《七星图》及42位砂华新生代文集《烟。火燎原》。
《烟。火燎原》对砂拉越文坛的后继培养意义深远,该社乃通过举办青少年《烟。火》文学营,并将参与者中41位新生代的优质诗、散文与小说创作收录成书,不仅肯定了文学新锐的才情与风采,更证明了在文学的道路上,年轻的探索者与耕耘者正不断涌现。他们,正是文学传承的朝阳与希望。
星座诗社在2022年结束了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后,站在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明确 “文学传承与延续” 的使命,也深刻认识到:尽管资深一代依然 “初心如是” ,但要确保 “星辉熠熠” ,就必须把 “文学传承与延续” 作为核心任务,并且主动走向文学新生代,实现 “传承与重塑” 的愿望。
於是,2023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分水岭。这一年,诗社通过举办《活出诗来·2023星籁奖》全砂诗歌朗诵公开赛,衔接了新出版的两本丛书《六弦琴》和《七星图》。通过年轻朋友们积极参与的朗诵赛,为这两本丛书的出版画上了一个跨越文学世代的完美句号。年轻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使这两部作品成为跨越世代的音响,象征着诗社与新生代文学创作者的携手共建文学承传的新格局。
田思——文坛耕耘者的深情与责任
即将推介的《徜徉心田阡陌》作者田思(陈应桐),刚于2024年荣获第37届林连玉精神奖及美里笔会主办的第3届华文文学奖。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责任感,影响了无数学子及文学、华乐爱好者。他曾获:
• 2005年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 “金质侨教荣誉奖章”
• 2007年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华文教育终身成就奖”
• 2015年 首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
• 2012年 新加坡方修文学奖(诗歌组首奖)
• 2013年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 “文坛长青奖”
田思先生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获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在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执教逾40年,后任职于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退休后,仍长期指导 “一中少年作家坊”,为文学新生代提供写作辅导。
《徜徉心田阡陌》——文化的礼赞,文学的回响
本书分六辑,包括对潮州文化的礼赞、重走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事迹的记录,以及田思先生未曾收录于其他著作的诗文作品,并囊括学术性书评、旧体诗创作及现代歌词谱写。六个系列分别为:
• “聆听韩江流韵”
• 《徜徉心田阡陌》
• “泛舟书海粼光”
• “品味诗词新声”
• “重走滇缅公路”
• “摭拾文穗余粒”
在自序中,田思先生写道:“韩江日夜奔流,流向潮州、客家人的故土,也流进海外华人的文化领域。我们这些承袭潮州文化基因的后辈,不仅珍惜先贤留下的文化种子,也愿意在科技时代努力充实自我,守护华文教育,与各族同胞共建美好未来。”
《大蓝河》——河流与诗意的交汇
《大蓝河》诗集作者李景光,出生及受教育于美里,长期服务于船务与物流行业,拥有英国船事专业学会和马来西亚交通与物流学会双特许会员资格。早在70年代,他便以 “李谨光” “晓鸟” “嘶征” “火儿” “胡亦” “克魁” “张涛” 等笔名,活跃于文学创作,作品广泛见于砂拉越及马来西亚半岛的报刊,并被收录于多本星座诗社诗选。
尽管长期居住古晋,他仍选择以诗歌回望故乡,以诗书写大蓝河的流动与深情,通过“大蓝河”(Sungai Dalam)这一意象,书写美里河的支流,承载文化、思想与历史的回响。
诗集中收录了:
• 《大蓝河母亲》
• 《大蓝河系列》
• 《大蓝河滥觞再塑工程》
• 《大蓝河逸事》及续篇2.0、3.0
• 《后离散的大蓝河》
• 《砂拉越版悠悠蓝河流向》
• 《大蓝河柏林苏志》
• 《八月天·砂拉越的经验》
• 《雪梨冬晚》
李景光先生以诗意的语言,赋予大蓝河母性的深邃与温柔,象征流动的生命力。诗歌中,河流不仅滋养大地、孕育生命,也承载着沿岸居民的历史与情感。河流如母亲般包容而沉静,却又承受着岁月的风霜。这种慈悲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类文化与土地紧密联系的隐喻。
诗意流淌,文学相续
《徜徉心田阡陌》与《大蓝河》的推介,见证了诗社在文学传承与延续之路上的坚定步伐。诗社将继续深耕本土文化,为砂拉越文学提供更多创作平台,让诗意如溪流般涓涓不息,让薪火在阡陌交错间代代相传。
在 大蓝河的流淌中,我们听见时光轻柔的回响——那是一条见证岁月的河流,承载着地方记忆与文化脉络,虽不澎湃奔腾,却以温润的姿态浸润生命,滋养思想。在心田阡陌的徜徉里,我们看见文学的延展与丰盈——它不仅是诗意的驻足之地,更是学术与评论交汇、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田园。
作者田思与李景光将应邀发表创作感言,推介礼更将以诗歌朗诵点亮文学的韵律。届时,朗诵声缓缓回荡,如大蓝河般静静流淌,映照出土地的厚重与故事的沉淀;亦如心田阡陌般蜿蜒铺展,交织着思想的轨迹与文化的脉络。让我们在 文脉的流转与诗意的阡陌 之中,共同见证文学的生生不息!
欢迎有意出席的朋友在当天上午9时30分之前抵达现场;惟为方便筹备工作,祈请儘快请点击以下链接,提前填写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