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砂華文寫作人 手稿徵集計劃 陳錫監: 反應理想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会长陈锡监表示,该会从今年起推行砂华文写作人的手稿征集计划,目前反应颇为不错。

他表明今日该会展出的手稿只是一个开始阶段的成果,希望借此能鼓励更多资深写作人将手稿原件资料捐献给该会保存,以当砂华人的一项珍贵文字资产加以保存,同时在需要时,还可以提供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用途。

他指出,手稿作为研究写作人的创作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讯息,但是由于过去人们较不注重手稿的保存,因此目前可以见到的资深写作人的手稿,数量并不很多,尤其是在电脑文字处理普及化的今日,手稿今后就更加显得稀罕。

他希望透过该会的工作及大家的支持,以尽快设立一个砂拉越写作人的手稿特藏,“配合我们的手稿计划项目,明年如果资料足够,我们也可以考虑出版一本手稿选辑。”

陈锡监在该会主办的“笔尖下的凝思”砂拉越华文著作人手稿展暨学术交流会致词时,表明该会推动了不少砂州学术活动的第一,就如此次的展出应是州内首次主办。

他称,过去该会曾主办一项刘子政手稿特展,而此次虽然只是一项小型展览,但展出的却有近20位写作人的手稿,因此其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在此次交流会上,该会副秘书长吴诰赐及执行主任蔡增聪分别报告墙内集体手稿-《伊华辞典》的故事及钩沉辑佚以终老-从刘子政手稿探析其治史历程。

吴诰赐表示,一本书往往代表一个时代的记忆,但一份手稿可提供的时代讯息远超过记忆,因此手稿的发掘与诠释可以为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解释,而且手稿中的字迹,可以让后人体会写者的心情、思路、态度等,以及当时的周遭环境情况。

蔡增聪引用黄显功所写的一段话来阐释手稿的定义,“手稿是指作者以文字、符号亲自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是作者将其正式印行(或传抄)发布前的各种文本,诸如初稿、历次修改稿、定稿与清样(或打印)、校改稿等。”,并且也表示手稿也涵盖了著作撰述过程中所留下的其他相关文本记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