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

吴岸序跋集







《吴岸序跋集》前记

吳岸

 我初入文坛时,得到文学前辈杏影先生,姚紫先生的提携。杏影先生为我在1962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盾上的诗篇》作序。他的热忱和爱护使我对文学产生终身不渝的信念。著名文史家方修先生是我的另一位恩师,他为我的第二本诗集《达邦树礼赞》写序。因为这些缘故,自80年代开始以来,我便竭尽绵力,支持或提携文学青年作者,为他们的著作看稿写序,至今屈指算来约写了70余篇。
    199611月,中国海南大学周伟民与唐玲玲两位教授,来我国考察与研究马中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他们在古晋访问期间,曾语重心长地向我建议,希望我把所写的序跋文章编辑成书出版。他们说序跋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悠久的传统,是散文中具有特色的一体。他们当时大约已阅读过我为马华作家著作所写的序言,认为有编辑成书的必要。他们返国后,以马来西亚诗歌创作本土化的个案艺术经验进行研究,并合著了《奥斯曼和吴岸比较研究》一书,于1999年由大马翻译与创作协会出版。
    为了说服我,他们过后自海南大学寄邮来两部《中国现代文学序跋丛书》散文卷与小说卷,这两卷各厚达1600页,由柯灵主编,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巨著,共收入中国19191949年文学著作的序跋文章,目的是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历史提供资料。书中所收的文章,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为自己或别人文集的序跋,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献史料价值。
    我很赞同他们的建议,但因种种主客观上的原因,一直未予重视,一来总觉得我写的序文仅是我个人的阅读观感,个人的创作经验谈,未必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二来是觉得这些文章大都已收集在我已出版的四本文集里。
    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华文学的研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作为马华文学组成部分的砂华文学,也渐渐受到关注。有些大学与学院的师生,来信或到砂拉越来访,目的在收集本地作家的著作及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或撰写论文,但我手头甚少存有这些作家的书籍,所以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的参考资料。面对这种情况,我又萌起当年周唐两位教授的建议,编一本序跋集子。
    现在付诸行动,编就了这本集子,除希望能给马华文学研究者提供一点资料外,也作为我与作者们在文学上曾经的切磋的存档。
    在编辑过程中,回想起这60余部著作的作者,不能不感叹岁月的易逝。这些作者中,洪钟,乌斯曼·阿旺,端木虹,李一文,融融,陈育青等均已作古。而当年中年的,如今也和我一样年届古稀。但其中一些年轻一辈的,凭着他们对文学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契而不舍的努力,已青出于蓝,活跃在今日马华乃至国际文坛上。
    这本序跋集除我为作家友人写的序文外,也收入我为自己著作写的序言与后记。
甄供先生写于2004年的一篇题为《论吴岸的文艺评论——格式别致的序跋体散文》的文章,对我的序文有深入的研究,这篇文章原载于他的《吴岸及其作品研究》一书中,原文很长,转载于《爝火》期刊时,作者曾予以减缩。现蒙甄供先生允应,根据他的减缩版,作为本书的导言,我谨此表示感谢。

201361日于古晋葛园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