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殘損的微笑:吳岸詩歌自選集


  • 作者:吳岸
  • 出版社:釀出版
  •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29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976170
  •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砂勞越是個美麗的盾,
  斜斜掛在赤道上,
  年青的詩人,請問
  你要在盾上寫下什麼詩篇?

本書是馬來西華資深詩人吳岸的現代詩自選集,作者曾投入砂勞越獨立運動,本書一共選入121首詩作,詩篇內容亦具有濃厚的鄉土關懷味道,是「地誌書寫」的代表作品。

本書特色
  1.作者吳岸曾獲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學獎(2000年)、「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09年,第十二屆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為中國以外海外之首位獲此獎項之詩人)。
  2.詩集內容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馬來西亞砂勞越),是現代詩中罕見的書寫方向。

作者簡介
吳岸
   原名丘立基,1937年生於砂勞越古晉。十五歲開始詩歌創作,創作生涯已逾半個世紀,仍耕耘不輟,為馬來西亞華裔作家堅持寫作最久作家之一。吳岸的處女 詩集《盾上的詩篇》於1962年在香港出版,被譽為「拉讓江畔詩人」。1966年因參加砂勞越獨立運動,入獄達十年,出獄後繼續文學創作,已出版多部詩 集。其文學成就受國內外學術界肯定。1995年獲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頒「崢嶸歲月」獎,同年獲砂勞越政府頒文學獎。2000年獲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學獎。 1998年與1999年,北京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詩探索》雜誌社及馬來西亞華校董聯會曾分別舉辦吳岸作品學術研討會。2009年獲第十二屆國際詩人筆會 頒「中國當代詩魂金獎」,為中國以外海外之首位獲此獎項之詩人。


目錄

 

「馬華文學獎大系」總序∕葉嘯
【自序】∕吳岸
【導讀】從鄉土認同到婆羅洲地誌書寫--論吳岸詩歌的獨特性∕張光遠
序詩

【歲月篇】南中國海
祖國
盾上的詩篇
荒村
待渡

靜夜
人行道

歷史
古箏
清明
粵海亭
媽媽的影子
如若你滴落在我塵衣
依舊

詩里末河
還鄉
懷念
我看見我少年時候的臉
星遇
秋之夜
鄉間小路
重建家園

【故園篇】美哉古晉
陽春台
撿門記
古甕
小瓷盤
銅鯉燈
記憶
後園小景
粽子賦
我何曾睡著
琵琶手
蓮葉煙碟
流蝕之後
青山岩
越河吟
碧湖
燈龍

【真情篇】成長
寄海鷗飛處
給來自邦咯島的青年
碰擊之歌
達邦樹禮讚
椰頌
詠含羞草
榴槤賦
真情
自白
生命存檔
寂寞
執著
瀟灑
等待
青春
波浪
在時空的雲層外
風與石
瀑的話
第三類鄉愁
脊椎骨
灰燼
倒影
樹的懷念
音樂噴泉

傷痕
沉默
破曉
舞者
破曉時分
朦朧

哀白鷺


【犀鄉篇】飛舟
長屋之旅
飲杜阿
迎賓
賽鼓
犀鳥頌
天猛公之筵
鵝江浪
守護的神
達雅族盲人歌手
阿都加林的來信
卡布安河傳說
NGAJAT
Sunday Market
浮木

【行腳篇】夜宿江中
拉讓江渡頭
尼亞河野渡
摩鹿山
降陸之前
山打根掠影
竹聲
讚美
老漁夫
漁巷
亂瓦
華燈
夜裡當電光一閃
壁畫
餘興
斯里巴克灣之晨
水鄉行
漢江
新宿
碧瑤道上
今夜你能否安睡
菲律賓女傭
旅者
長安賦
信念
陽朔感懷
登長城
西湖之春組詩


 

自序
  我自一九五三年學生時期開始寫詩以來,屈指已近一個甲子。六十年來,人類社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我的家鄉砂拉越也已經從一個英國殖民地變成馬來西亞國的一個州屬。我則從激情的學生時代,經歷了十年系身囹圄,出獄後闖蕩江湖,終又罹患癌症受盡煎熬,生活歷程堪稱滄桑。

  自幼體弱多病的我,年輕時常有生命短暫的預感,現在能活到耄耋之年,不能不感謝上蒼的厚愛,而自小並無大志的我,,在文學上小有成就,則應感謝文壇前輩、文友們的提攜幫助,更不忘伴我風雨一生的亡妻的扶持.

   《殘損的微笑》所收作品,選自我的八部詩集,即:《盾上的詩篇》、《達邦樹禮讚》、《我何曾睡著》、《榴槤賦》、《旅者》、《生命存檔》、《破曉時分》 及《美哉古晉》。要從這八部寫於不同時空及題材繁雜的詩作中編選成一本詩集,頗費周章。為閱讀上的方便,我不按編年史,而以內容類別輯為七輯,即歲月、故 園、真情、犀鄉、行腳等篇。內容既繁複如此,取書名亦不容易,姑以拙詩〈殘損的微笑〉名之,聊表些許生命的滄桑感。

  我的第八部詩集《美 哉古晉》,是以我出生地馬來西亞砂拉越古晉市華族歷史為題材的系列詩歌結集。我的祖父在清朝光緒年間移民至此,歷經一個世紀。這是一部關於我的誕生、成長 和生活的市鎮,關於我、我的家族、族群和先輩的記憶與歷史。我以《美哉古晉》拋磚引玉,籲請東南亞詩友們也以各自所在地區華人先民的史蹟與滄桑為題材進行 創作。畢竟我們都是幾百年前到南洋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的後代。

  《美哉古晉》獲得令我鼓舞的反響。台灣陳大為教授在來信中寫道:「我覺得馬 華前輩作家大都錯過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自己的生命經歷,尤其歷經英殖民,日據,馬共∕砂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苦難與精彩,比起我輩平平凡凡的生平, 有更高的寫作價值。如果您可以將個人(或祖父輩)與古晉的生活經歷寫下來,成為一部自傳體散文集,一定非常吸引人,那是一部家族史,也會是馬華散文史的重 要地景。」

  我很贊同陳教授的看法與建議,但以我目前的年齡與健康,我在給他的回信說,希望有生之年盡力而為了。

  大馬作協和臺灣秀威資訊科技合作為文學獎得獎人出版選集,方北方出版基金贊助出版,作協秘書長潘碧華博士親臨古晉舍下探訪,張光達先生為本書撰寫評論,謹此向所有協助此書出版的單位和朋友致萬二分謝意。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于古晉葛園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