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此博客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

“地球日”中的生态环境忧患意识与生态伦理意蕴

作者:刘富丽 (台州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按照新马华文文坛20世纪80年代所流行的“字辈断代法”,四十年代出生的著名诗人田思(陈应 桐)应该属于承上启下的“中生代”。在诗歌创作中,田思所秉承的“前行代”作家的现实性、乡土性和人文性等文学追求与他自身朴素谦诚的人格品性交融辉映, 体现出博大深邃的爱心和悲悯忧患的社会关怀,这种关怀超越了诗人对家乡砂拉越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歌颂,通过诗行把对自然万物的爱升华为庄严博大的人文情 怀。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田思创作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诗,“地球日”便是其中一首。在 诗中,诗人以艺术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赤子对地球母亲的殷殷关爱。全诗15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老态龙钟的母亲——地球生态环境现状;2、百 病丛生的母亲——人类生态危机种种;3、青春再现的母亲——重构和谐生态环境。在凝练的短诗中,诗人以激昂的诗行向全人类展示了地球当前所面临的种种生态 危机,唤起人们拯救地球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 老态龙钟的母亲——地球生态环境现状
《地球日》开篇运用拟人手法,把地球比喻成一位老态龙钟的母亲,简介了其身体状况、年龄和生日,点明了“地球日”这个题旨:

兹有老态龙钟者一位
被子女遗弃
年龄约四十六亿岁
生日或于4月22日(田思、何乃健,《含淚為大地撫傷》41)

诗 人用“老态龙钟”形容地球母亲相貌衰老,行动不便,使人顿生怜惜之情。“一位”表明了诗人对地球母亲的尊敬之情。“被子女遗弃”一行,最耐人寻味。子女遗 弃了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不仅有悖伦理道德,更令自己失去了生命的根,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被遗弃的地球母亲年龄约“四十六亿岁”生 动地描绘出地球由太阳系中的宇宙尘埃聚合而成的漫长过程:经过数10亿年的演化变迁,地球才逐渐由最初一团没有生命的峥嵘巨岩,聚积形成了丰富的资源,蜕 变成一颗生机勃勃的行星。然而,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福祉的同时,经济发展科技发达所引发的物欲膨胀也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 的掠夺无休无止,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肆无忌惮,让这颗充满生机的星球灾难重重。这种负面效应不断累积的结果,最终超过了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方面的矛盾 和冲突, 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马来西亚的工业化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政府加强技术力量供给的技术发展战略,建议采取韩国式产业政 策对特定部门采用倾斜式政策以帮助本地企业建立技术基础,强调利用国内丰富的自然資源,如木材、橡胶、棕榈、石油等,优先发展资源型制造产业,如木材加工 业、橡胶制造业、棕榈油开采业、石油精炼产品等。这些制造产业为马来西亚赚取了大量外汇,但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河流和水的污染是马来西亚人要付出的高 昂代价,而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导致的森林过度砍伐更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深受中华文化熏陶,把“天人合一”视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田思,一贯的主张 是“诗人是在俗世中寻找自我的真实,在大我中寻找小我的价值,在大自然中寻找人与环境的和谐。”(田思 111)因此,在目睹人类迈入科技高度发展的阶段之后,竟然对本身所依存的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疯狂地袭击与掠夺富饶的大地,毫无节制地挥霍与浪费大自然中 的资源之后,田思感到痛心疾首,为地球母亲的生日写下了情真意切的诗行。然而,这些诗行不是欢快的礼赞,而是悲恸的挽歌,读来更加令人哀恸、使人警醒。

“地 球日”活动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和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 “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 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20世纪90年代,“地球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 日”活动的开展。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地球资源环 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
紧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人为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反思,诗人用拟人化手法刻画的“老态龙钟”、“百病缠身”的地球母亲更令人不寒而栗,其痛苦挣扎的凄凉晚景喻指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令人担忧。

二、 百病丛生的母亲——人类生态危机种种
构 成“地球日”第二部分的一组句子是诗歌主体部分,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诠释了“老态龙钟”一词,艺术地再现了地球当前所 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遭破坏、乱砍滥伐森林、全球气温上升、河流干涸、大地干旱、山洪时有爆发、气候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一幅幅凄 惨荒凉的画面,历历在目,让人怵目惊心:

因吸烟过多绿肺生癌
仅靠破洞的臭氧层苟延残喘
老者严重脱发皮肤龟裂
血管阻塞体温不断上升
排泄失禁脾气乖戾
已患上帕金森症(田思、何乃健,《含淚為大地撫傷》41)

地 球母亲本该拥有一头秀发——郁郁葱葱的森林;拥有明亮的眸子——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拥有健康的肌肤——肥沃的土地,如茵的绿草;拥有温和的脾气——风调 雨顺的气候。而现在她何以变得如此不堪入目,脾气乖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是栖居其母体之上的子女——人类的一味索取,是他们忘恩负义不懂回报。

人 类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同时也让自然生态环境饱受罹难。以工业烟尘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为例,在工业革命源地之一的英国,公元1661年, 伊夫林的《驱逐烟气》一书出版,阐述了对伦敦烟尘污染及其治理方面的见解;公元1668年, 英国学者加斯特洛发表《消烟机械》,论述了消烟除尘的装置和原理;公元1775年, 英国医生波特发现烟囱清扫工多患阴囊癌,指出某些癌症的发生同长期接触某种环境物质有关;公元1819年, 英国议会召开第一次烟尘控制委员会会议,讨论减少蒸汽机车和燃煤炉排放烟的问题。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酸雨便是危害之一。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 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 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 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大气污染还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 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 遭到破坏,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就会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 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 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此以来,“吸烟过多绿肺生癌”也就成为地球母亲难逃的厄运。 “仅靠破洞的臭氧层苟延残喘”的地球,她的未来怎能不令人担忧?

人类对地球的损害不仅仅是大气。在今天的地球上,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我 们的绿色屏障,地球的“绿肺”——森林不仅“生癌”,而且在一块块被鲸吞蚕食:地球上森林的面积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 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的土地变成沙漠,其中,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也难逃劫难,已由沃土变成荒 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作为地球的血管,很多河流出现了断流,即诗人所描述的“血管阻塞”。46亿岁的地球,宇宙的众多星球中,她还年 纪轻轻,由于“严重脱发皮肤龟裂”而显出老态。此外,地球上森林面积的减少还降低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体温不断上升”。 地球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气候的失常,干旱、洪水时有爆发,即诗人拟人化的表达“排泄失禁脾气乖戾,已患上帕金森症”。

至此,诗人爱地球母亲之切,恨子女不孝之深的心情已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在 诗人的祖国马来西亚,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高达80%。对于马来西亚人来说,森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木材及木制品在马来西亚经济中历来占有相当 大的比重。然而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占地项目的开发和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年平均减少量,1965—89年 为1.1%,其中1980—90年为2.1%,到1990年森林面积已经只有17.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森林覆盖率己经不到50%,而且失去的 森林又通常都是木质比较好、因而经济效益也比较高的部分。当人们忽然发现,森林的过度砍伐不仅威胁到了他们的财源,更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 就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早在70年代初,马来西亚就颁布了环境质量法,这项法案包括控制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水土污染、石油污染等内容。环境质 量法规定, 新的工程在得到批准和实施之前要预先作出环境影响评估,把污染控制作为一种治疗性的措施。法案颁布后, 马来西亚政府相继对它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最近又增补了关于解决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导致的环境威胁;马来西亚虽然是较早开始提倡环境保护的发展中国家,但 是,由于环境保护法执行力度不大,马来西亚的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比如森林减少,河流和水污染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等,环境保护仍需广泛的关注。

在田思笔下,我们栖身的地球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千疮百孔、行将崩溃,亟待人们加以保护和拯救。诗人对严重破坏环境所带来的灾难的忧思,让人们警醒:难道地球的末日真的已于无声无息中悄悄地到来?

三、青春再现的母亲——重构和谐生态环境
诗歌的结尾部分,作者真诚地呼吁子女能够“顾恤养育之恩”,以一颗感恩的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拯救地球母亲,还她以青春的容貌,健康的肌肤,温和的性格,因为她是我们唯一的共同家园:

如有子女顾恤养育之恩
请至宇宙老人院探亲
并于4月22日当天
栽种绿色植物一株
以表报答的心意(田思、何乃健,《含淚為大地撫傷》41)

地 球在距今46亿年前诞生,距今32亿年前形成了地表生命,随后又经过数亿年的生物进化和环境进化过程才形成了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稳态结构机制。 作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的人类在2、3百年的工业革命进程中就破坏了地球几十亿年才形成的协同进化结构机制,造成了全球生态危 机,丝毫不“顾恤”给了人类血肉,提供衣食的地球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于是呼吁人类,地球的子女,去“宇宙老人院探亲”,向母亲表明关切之心、热爱之 情,向感激和报答自己的母亲一样,真诚地感激并报答大自然的养育之恩。然而,由于子女的戕害,老态龙钟的母亲已经青春不再,无法再伸出有力的臂膀,向人类 敞开温暖的怀抱。至此,人类会不会良知苏醒,产生深深的悔罪感?这种深深的忏悔意识可以通过“栽种绿色植物一株”体现出来,即在“地球日”种一棵草,植一 棵树,用实际行动让母亲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以表报答的心态”。

种草植树为何能够表达对地球母亲的报恩之心?答案在于她已经“吸烟过多 绿肺生癌”、“严重脱发皮肤龟裂”,草木能够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人类在“4月22日”能自觉“栽种绿色植物一株”,其象征意义似乎不止于此。对一草一木的精心呵护体现了敬生爱物的柔性情怀,这种情怀植根于人与自 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人类敬生爱物就是关爱自身:如果把整个生态系统描述为由人和自然存在物共同组成的“无缝巨网”,人类只是网上的一个“节”而 已,“网上”其他任何部分的损失都会殃及人类自身。人类能否与自然界建立伦理关系,向自然界施以道德关怀,让自然界进入人的本质,人进入自然界的本质,让 人性与自然融为一体(曹梦勤232)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也只有如此,人类才能“不只是提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而是提出对它的恰当的尊重和义务问 题”,“进而维护自然系统的稳定与和谐,保证人类生存的幸福与繁荣”(雷毅 38)。

至此,“地球日”的主题已经跃然纸上:“顯然的,他把人類對自然的責任作為文本的主要倫理取向。看到人對地球的征服、控制、改造、掠奪和摧殘,他呼籲人對自然的保護和對生態平衡的恢復、以期人類重返和重建與自然的和諧。”(孫彥莊 3)

值 得一提的是,诗人呼吁人类要“顾恤”地球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不是要让人类匍匐于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而是要唤起人们的良知、义务感和责任感,自觉地维护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地球母亲”青春永驻,容光焕发。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由于“天地无心”,有情感、有理性的人类就要扮演大自然知己的角色。对 于这两者的关系,聂珍钊教授的观点十分中肯:“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此可以凭借理性认识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既有利于人也有利于自然的关系(87 —88),换句话讲,人既要扮演自然的享用者,也要扮演自然的回报者的角色,只有如此,二者才能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没有评论: